摘要:每年全球生物科技界的目光都会汇聚于一份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的榜单——由权威媒体 Fierce Biotech 发布的“Fierce 15”。该榜单始终致力于发掘那些处于早期至中期阶段、却已展现出卓越创新活力、颠覆性潜能与技术引领性的生物科技企业。这不仅是对全球生
每年全球生物科技界的目光都会汇聚于一份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的榜单——由权威媒体 Fierce Biotech 发布的“Fierce 15”。该榜单始终致力于发掘那些处于早期至中期阶段、却已展现出卓越创新活力、颠覆性潜能与技术引领性的生物科技企业。这不仅是对全球生物技术领域创新力量的集中展示,更是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今年上榜企业涵盖了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到自身免疫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它们共同构成一扇观察窗口,展现了生物科技领域在突破、融合与挑战中奔涌向前的壮阔图景。
突破传统:从靶点发现到治疗范式革新
今年的Fierce 15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它们不再满足于对现有治疗手段的渐进式改良,而是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疾病治疗的方式。以Alentis Therapeutics为例,这家瑞士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Claudin-1蛋白靶点,在器官纤维化和癌症治疗领域开辟了新路径。其首席医学官Luigi Manenti博士表示:"Claudin-1是一个真正新颖的靶点,我们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通过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技术,不仅瞄准了癌症治疗,还将适应症扩展至肝纤维化等器官瘢痕疾病,展现了跨疾病领域的创新思维。
Pharma ONE药物研发大数据平台显示,在Alentis Therapeutics的8个在研项目中,针对Claudin-1靶点的开发居于核心地位,共计布局了4款候选药物,具体包括立尤德拜单抗、ALE-P02、ALE-P03及eclutatug。
Alentis Therapeutics在研项目
数据来源:Pharma ONE药物研发大数据平台,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同样引人注目的Alterome Therapeutics则通过其Kraken计算化学平台,实现了从概念到临床的快速转化。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ung Choi表示,他们能够在短短三年半时间内将两个候选药物推进至临床阶段,这种速度在生物技术行业堪称罕见。Alterome的KRAS选择性抑制剂被Choi称为"KRAS领域的金发姑娘解决方案(the Goldilocks of KRAS)",旨在填补当前KRAS抑制剂只能针对特定突变或导致不必要毒性的空白。
Nuvig Therapeutics致力于用非免疫抑制方法替代源自血浆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该公司首席科学官Pamela Conley博士表示,他们的方法能够在不损害患者免疫功能的情况下提供治疗效果,这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是相当独特的。
技术融合:AI与生物技术的深度结合
人工智能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已经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今年的Fierce 15中有多家公司展示了AI如何加速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Character Biosciences通过其基于遗传学的人工智能平台,重新定义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治疗方式。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heng Zhang表示,他们正在进行"大胆的尝试",通过早期干预来预防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发生。
Congruence Therapeutics则利用生物物理模型来理解蛋白质折叠这一复杂生物学过程,并将其转化为罕见疾病的治疗方法。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larissa Desjardins博士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找到能够使突变蛋白变得和健康变体"全等"的小分子药物,使其恢复功能。这种基于热力学原理的计算机模拟方法,为罕见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Formation Bio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专注于通过AI技术解决临床试验这一药物开发中最长、最昂贵的环节。该公司首席执行官Ben Liu表示,他们的AI系统Muse能够将患者招募活动的准备时间从两个月缩短至几分钟,每次推理调用成本仅为8美元。这种效率提升对于降低药物开发成本、加速新药上市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治疗:从癌症到自身免疫疾病的跨界创新
免疫治疗仍然是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但今年的Fierce 15企业展现了更加精细和个性化的治疗策略。Georgiamune公司通过靶向T细胞主开关来重新编程免疫行为,在癌症免疫治疗和自身免疫疾病两个看似“相反”的领域都取得了进展。该公司首席执行官Samir Khleif博士表示,他们不是简单地处理症状,而是寻找T调节细胞的"主开关",通过激活它来解决问题。
Ouro Medicines则采用工程化T细胞衔接器技术(T-cell engager),试图结束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对免疫抑制药物的永久依赖。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aideep Dudani博士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成为免疫重置治疗的领导者,相信通过T细胞接合模式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这种从肿瘤学借鉴的技术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代表了治疗范式的重大转变。
Umoja Biopharma则通过其体内CAR-T平台,采用体内慢病毒递送,实现对T细胞的持久改造,试图解决当前CAR-T细胞疗法制造复杂、成本高昂的问题。该公司首席执行官Andrew Scharenberg博士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创建这一代持久的制药公司,通过简化生产过程,让更多患者能够获得这种革命性治疗。
神经科学:瞄准未被满足的巨大需求
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长期被制药行业视为"墓地",但今年的Fierce 15中有几家公司正在挑战这一难题。Trace Neuroscience专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治疗,其候选药物TRCN-1023旨在修复细胞产生UNC13A蛋白的能力,这种蛋白对神经元间通信至关重要。该公司首席执行官Eric Green博士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为98%的ALS患者提供第一个基因药物,而不仅仅是针对2%的SOD1突变患者。
Seaport Therapeutics则利用其Glyph技术平台,通过经淋巴系统递送,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并减少副作用。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aphne Zohar表示,他们的方法能够将已经证明临床疗效但从未上市的老化合物转化为可销售药物。该平台的首个应用是治疗重度抑郁症的GlyphAllo,目前已进入2b期临床试验。
代谢疾病:在激烈竞争中寻找差异化
肥胖症治疗领域在GLP-1受体激动剂的成功推动下变得异常火热,但Verdiva Bio相信仍有机会通过差异化产品占据一席之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Khurem Farooq表示,他们的口服GLP-1激动剂通过每周一次的给药频率,在耐受性和疗效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更重要的是,该公司拥有口服GLP-1和口服胰淀素激动剂的组合,为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独特优势。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2025年Fierce 15榜单中可见,生物技术行业正步入一场结构性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多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对疾病机理的系统性洞察,以及对患者个体化需求的精准回应,共同催生了新一代生物技术公司的崛起。然而,这一领域依然面临着共性的挑战:资本环境的周期性波动、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临床开发的高风险属性以及商业化落地的复杂路径。但恰恰是这些挑战,塑造了生物技术行业独特的韧性与创新生态,激励着企业家和科学家们不断突破科学和技术的边界。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Fierce 15公司的故事永远提醒着我们: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从未因挑战而止步,反而在逆境中迸发出更强大的创新动能。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向善的力量必将穿越周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照亮前路。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