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草书《昼锦堂记》十二屏欣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8:51 3

摘要:在明代书法史上,文彭的名字与篆刻艺术革新紧密相连,而他的草书作品更藏着“吴门书派”的笔墨精髓。中国嘉德2005春拍场上,其隆庆庚午(1570年)所书《昼锦堂记》十二屏惊艳亮相,以24.2万元成交价远超估价,为世人揭开这位书法名家晚年创作的风采。

在明代书法史上,文彭的名字与篆刻艺术革新紧密相连,而他的草书作品更藏着“吴门书派”的笔墨精髓。中国嘉德2005春拍场上,其隆庆庚午(1570年)所书《昼锦堂记》十二屏惊艳亮相,以24.2万元成交价远超估价,为世人揭开这位书法名家晚年创作的风采。

这套十二屏单幅纵197.3厘米、横47.6厘米,尺幅恢弘却不失细腻。文彭在题识中落款“隆庆庚午秋九月,三桥文彭书”,彼时他已至晚年,笔法更显老辣。通观全篇,笔墨间既有父亲文徵明的严谨根基,又融入怀素、张旭的狂放意趣,形成“放而不纵、收而不拘”的独特风格——笔画提按转折清晰,起笔多露锋却不尖锐,收笔重顿笔而不滞涩,如“锦”“堂”等字,笔画连绵却丝毫不乱,尽显草法章法之妙。

印章的运用更添作品韵味。“文彭之印”三次钤盖、“文寿承氏”二次浮现,搭配“国子先生”印,不仅是身份的标识,更与笔墨形成视觉呼应。印章朱色与墨色对比鲜明,既打破整幅作品的单调,又让十二屏在独立成幅的同时,通过印章排布形成整体连贯性,可见文彭对作品布局的精心考量。

从内容来看,《昼锦堂记》是欧阳修颂扬韩琦的经典散文,文彭以草书演绎,将文章的豪迈气势与书法的灵动特质完美融合。字里行间,既能感受到“昼锦还乡”的豁达心境,又能体会到书家晚年对艺术的通透理解——没有刻意追求奇险,而是以平和心态驾驭笔墨,让每一个字都自然生发,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如今,这套作品虽经岁月流转,却依然能让观者感受到明代书法的气韵。它不仅是文彭个人艺术生涯的重要见证,更折射出“吴门书派”在明代书法史上的地位,为后世研究明代草书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参考,堪称传世书法中的佳作。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