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隶书千字文册》高清完整版欣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8:51 1

摘要:在明代书法史上,文彭的名字常与篆刻革新紧密相连,而其隶书佳作《千字文册》(纸本,34.9×61cm,共85页,现藏美国杨致远观远山庄),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其隶书造诣的窗。这幅署款“嘉靖辛酉”(1561年)的作品,既是文彭艺术成熟期的见证,更是明代隶书“复古

在明代书法史上,文彭的名字常与篆刻革新紧密相连,而其隶书佳作《千字文册》(纸本,34.9×61cm,共85页,现藏美国杨致远观远山庄),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其隶书造诣的窗。这幅署款“嘉靖辛酉”(1561年)的作品,既是文彭艺术成熟期的见证,更是明代隶书“复古出新”的典范。

从字形风貌来看,文彭此作摒弃了明代前期隶书常见的拘谨刻板,转而追慕汉隶的雄浑古雅。他笔下的字形宽博方正,横画蚕头燕尾分明却不刻意张扬,竖画挺拔沉稳如松柏立岗,撇捺舒展间透着一股从容气度。比如“天地玄黄”四字,“天”字横画起笔藏锋圆润,收笔略顿显力道;“地”字左竖内敛,右撇自然延伸,既保留了《曹全碑》的秀逸,又融入《张迁碑》的厚重,将汉隶的“筋骨”与文人的“雅趣”巧妙融合。

章法布局上,85页的册页篇幅并未显得杂乱,反而尽显匠心。每页字数相近,字距大于行距,疏密有致间形成稳定的视觉节奏。文彭格外注重字与字的呼应,如“日月盈昃”四字,“日”字收笔轻顿,“月”字起笔顺势承接,“盈”字右点与“昃”字左撇遥相顾盼,让静态的隶书生出流动的气韵。这种布局既避免了小字隶书的琐碎感,又不像大字隶书那般张扬,恰如其分地契合了文人书写的内敛气质。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诞生于嘉靖年间,彼时“台阁体”盛行,书法多趋规整刻板,文彭却跳出窠臼,以汉隶为宗,注入个人意趣。他不刻意追求“古拙”的表象,而是在笔法上融入楷书的精细,让隶书既有古意又不失灵动——横画的粗细变化、竖画的细微倾斜,都透着他对“自然”的追求,这种“不泥古、不媚时”的态度,正是其艺术价值的核心。

如今,这幅佳作藏于杨致远的观远山庄,虽远隔重洋,却仍能通过影印本感受其墨韵。它不仅是文彭隶书创作的巅峰,更见证了明代文人对传统书法的革新与传承,为后世学习隶书提供了“师古而不泥古”的绝佳范本。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