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观察丨丰收节,齐鲁“丰”景里的“农”墨重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1-09-04 02:16 2

摘要:看秋日的齐鲁大地,满目皆是金黄、火红、翠绿与深蓝交织的丰收画卷——那是铺得似满地碎金的玉米、是缀满枝头的苹果、是藤蔓间溢出香甜的葡萄,还有蔚蓝海洋之下涌动着生机的“蓝色粮仓”……在这片孕育了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沃土,迎来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全国主场活动。这

海报记者 仇晶 张大卫 烟台报道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硕果盈枝,穰穰满家。

看秋日的齐鲁大地,满目皆是金黄、火红、翠绿与深蓝交织的丰收画卷——那是铺得似满地碎金的玉米、是缀满枝头的苹果、是藤蔓间溢出香甜的葡萄,还有蔚蓝海洋之下涌动着生机的“蓝色粮仓”……在这片孕育了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沃土,迎来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全国主场活动。这不仅是一场节日的欢庆,更是观察山东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发展成色的一扇窗口。

“五良”集成发力 赋能“齐鲁粮仓”

山东以占全国6%的耕地、1%的淡水资源,贡献了全国8%的粮食、10%的肉蛋奶、11%的蔬菜、12%的水果和13%的水产品。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1142亿斤,连续四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源于“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的集成发力。

走进烟台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的丰收节主会场,最先吸引记者视线的是一排排“巨无霸”农机装备。智能拖拉机、高精度播种机、联合收割机静候展示,展现着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图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山东持续强化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7.4%,并通过“齐鲁农云”数字平台累计创建近1000个智慧农业场景,推动“会种地”迈向“慧种地”。

“良机”的轰鸣,离不开“良田”的支撑。在招远,整县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育出“烟台苹果·招远味道”、大户葡萄、齐山蜜薯、源珑黑牛等一批“土特产”名优品牌。放眼全省,截至去年,山东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43.7万亩,让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变成了“稳产田”,为丰收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良种”是丰收的基石。山东构建起产学研融合的现代种业体系,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780个,玉米、小麦等粮种推广面积全国领先,白羽肉鸡苗、水产苗种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筑牢种子这一农业“芯片”。

助力农业生产正常运行的是现代化的“良法”。在智慧农业展区,数字屏幕实时显示着“齐鲁农云”对土壤、气候的分析数据。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高效生态农艺广泛推广,数字技术深入田间地头,描绘着何为“藏粮于技”。

一切则由“良制”托底保障。记者了解到,为发挥金融助农的力量,山东推动金融资源精准助农,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开发了“好品山东・特色农产品贷”等产品,为特色农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提供解决渠道,泰山财险则与山东省气象局共同探索“保险+气象”风险减量服务,以制度创新激活要素流动,确保了强农惠农的政策红利能精准滴灌,凝聚起共建美好乡村的最大合力。

片区联动 塑齐鲁乡野新貌

漫步于大户陈家村整洁的街巷,白墙黛瓦与丰收的瓜果相映成趣。在乡村特色文化嘉年华区域,农民画、剪纸、面塑等非遗展示吸引游人驻足,点燃了节日的热情。这里展现的是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和美乡村。

大户陈家村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并没有孤芳自赏。它带动着周边12个村共建起“大户庄园”乡村振兴片区,整合资源、联动发展,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这种“连片规划、连片建设”的模式,是山东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核心实践。目前,山东省市县三级已建设此类片区1959个,覆盖村庄近2万个,从“一村美”到“一片强”,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共富”,片区建设激活起全域振兴,齐鲁乡村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丰收节期间,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上人头攒动,全国优质农产品与山东“土特产”在此交汇。同时,招远市通过承办全国村BA北部大区赛、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马拉松等一批重磅赛事,发展温泉康养、乡村民宿,深挖“金、泉、山、海、古村落”的旅游资源,让乡村游超越了简单的采摘品尝,升级为一种深度的生活方式体验。今年上半年招远市乡村游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证明了乡村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

这场在乡村举办的全国性节庆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农村,不仅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更是充满机遇的发展热土。

凸显农民主体地位 经济上得实惠精神上更富足

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更是农民的主场。在大户陈家村主会场,“村BA”赛场上奔跑跳跃赢得欢呼和掌声的是庄稼汉,“农家美食汇”里展示厨艺的是笑容淳朴的乡村巧妇,“新农民故事会”上侃侃而谈的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农民的身影,活跃在节日的每个角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要让农民真正受益,关键在产业。今年山东省专门召开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大会,出台《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强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业态,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近期举办的“齐鲁新农人”电商直播大赛,总销售额破亿元,正是山东推动农产品上行、培育乡村人才的缩影。

丰收节也是文化平台,山东一直坚持推动教育、文艺、体育等优质资源下沉乡村,让农耕技艺、非遗传承有了展示的舞台。农民不仅收获物质的丰盈,更获得精神的富足与价值的认可。

丰收,是前一季的圆满句点,也意味着新一轮耕耘的开始。丰收节如同一面旗帜,凝聚起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广泛共识。2025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山东为窗口,向世界生动展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画卷。这份丰收的喜悦正转化为持续奋进的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故事续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来源:大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