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以人为本的“微更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08:00 1

摘要:医院前的过街天桥加装电梯了!据本报报道,位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周边的两座过街天桥新增电梯近日正式投用。接下来,本市将逐年分批推进医院周边过街天桥增设电梯工作。

邱凌

医院前的过街天桥加装电梯了!据本报报道,位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周边的两座过街天桥新增电梯近日正式投用。接下来,本市将逐年分批推进医院周边过街天桥增设电梯工作。

对健康人群而言,爬天桥或许不成问题,但对于不少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尤其“一老一小”来说,上上下下可就费劲了,更别说推轮椅走坡道了。本次两座新增电梯投用后,现场观测数据显示,早上就医高峰时段,肿瘤医院天桥电梯每小时运送近五百人次,中日友好医院天桥电梯每小时运送四百余人次,大大方便了老年人、病患、残障人士等群体。

从民生需求出发,瞄准痛点施策,体现的是城市治理的用心。当然也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过街天桥建设年代久远,改造起来难度不小。毕竟,给过街天桥加装电梯要考虑的不仅有地上,还得通盘谋划地下空间是否满足建设要求。就拿本次改造的中日友好医院来说,过街天桥周边有医院、小区及商业设施,同时地下还有电缆、燃气等各类管线。有关方面因地施策,修整该修的、拆除该拆的、腾挪能腾的,才保障了电梯的正常施工。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凡事向前一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调动各方资源,方能找到最优解。

对于今天的城市来说,大拆大建的阶段已经过去,城市更新不只追求“高大上”的气派,更呼唤“小而美”的贴心。这也决定了,提升治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这些细致具体的“微更新”上。比如,城市边边角角的闲置空间,相继升级化作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微景观”串起“微幸福”。比如,今年春运开始,北京一些火车站一改“梳齿式”单向门,取而代之的是轿厢式AB门、红外感应平开门等新门型,让拖着行李的旅客不再“卡包”,轮椅出行者也能无障碍通过。关注“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城市便会拥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不断满足不同群体愈发多元的需求,让关怀与包容成为城市发展的底色,相信人们会在城市生活中找到更多归属感、获得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