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省竹林资源丰富,发展“以竹代塑”产业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潜力。从2023年起,靖州积极响应国家《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引进了以领高新材料为主的竹纤维、竹模塑等重大竹产业项目,目前已攻破了竹纤维防油、防水关键技术瓶颈,自主研发了纸浆模塑专用生物
我为怀化“十五五”规划献一策“金点子”摘登⑪
支持靖州开展“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先行先试
靖州县委副书记、县长 张艳阳
我省竹林资源丰富,发展“以竹代塑”产业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潜力。从2023年起,靖州积极响应国家《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引进了以领高新材料为主的竹纤维、竹模塑等重大竹产业项目,目前已攻破了竹纤维防油、防水关键技术瓶颈,自主研发了纸浆模塑专用生物基竹纤维、国内首创全自动、高产出、低能耗智能设备。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试运营阶段,正式投产后,靖州将成为省内最大竹本色纤维生产基地、模塑餐具制造基地、有机特肥智造中心,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但靖州“以竹代塑”产品的推广和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和短板,为更好抢占“以竹代塑”风口,加快构建品类齐全、业态丰富、特色明显的竹产业体系,建议大力支持靖州开展“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先行先试,打造“以竹代塑”湖南样板。
一是强化政策补贴。对企业采购用于生产“以竹代塑”制品(如可降解餐具、包装容器、车辆构件等)的先进专用设备,按投资额给予一定额度的一次性补贴;对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给予一定额度奖励。
二是强化市场推广。 要求省内各级政府在办公用品、公共活动用品采购中,优先采购符合标准的“代塑”竹制品。同时,在全省范围内鼓励群众在餐饮外卖、商超购物等场景优先选用竹制餐具、包装袋等替代塑料制品。
三是强化项目扶持。 支持靖州建设“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投入等方面给予 专项资金倾斜或贷款贴息。
四是强化金融保障。设立省级“以竹代塑”产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以竹代塑”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贷款给予一定额度贴息。
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溆浦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杨嵩岳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产业发展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引擎,承担着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使命。然而,当前乡村产业面临特色资源开发不足、科技融合深度不够,要素保障机制不活(土地、金融),品牌溢价能力薄弱、流通效率偏低,以及联农带农利益联结不紧密等核心挑战,亟需系统性破解。
一是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深挖资源价值。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编制产业规划,开展县域资源“深度体检”,系统梳理本地特色农产品、优势矿产资源、独特自然/人文景观、传统工艺等。引入专业智库或科研机构,结合市场需求与趋势分析,科学编制《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一县一业”)、重点村镇特色产品(“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技术路径和保障措施。
二是强化土地金融支撑,盘活要素资源。创新要素保障机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重点明确入市范围、入市主体、入市程序、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县域土地交易平台;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 探索“点状供地”、租赁、合作、入股等多种方式,支持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发展乡村民宿、康养、文创、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简化审批流程,完善产权登记和权益保障,激活闲置土地资源;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针对特色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发专属信贷产品。
三是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畅通现代流通。成立由政府引导、协会运营、企业参与的公共品牌管理委员会,负责标准制定、授权管理、监督打假和整体营销。鼓励和支持生产经营主体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PGI)、地理标志证明商标(GI)等认证。建立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一品一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打通供应链堵点。集中力量打造县域核心公共品牌,统一品牌形象、宣传口号、包装主视觉。
四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拓展融合业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完善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机制,保障农民深度参与并分享增值收益。大力培育三产融合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文旅、康养、研学深度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等新增长点。
支持中方县艾草产业发展
中方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尹秀常
当前随着健康养生需求提升,艾草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该产业已在中方县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也面临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问题。因此,要持续做大做强该产业,需要从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切入,打造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艾草健康产业集群;突出“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实施武陵艾草全链升级工程,打造“中国艾芯”国际品牌。
一是加强高起点规划。将中方县艾草产业列入怀化市“十五五”中药材产业重点发展规划,明确艾草产业作为中方县“一县一特”主导产业来布局。帮助中方县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质量,力争“十五五”期间,中方县艾叶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
二是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加强沟通对接,联合科研机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艾灸制品、精油、药用提取物)。如指导中方县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湖南医药学院、中科院植物所共建研发中心,重点攻关艾草抗炎镇痛成分提取技术。
三是加强艾草康养文旅综合体建设。依托研发机构,结合民间医药文化,帮助指导中方县创建一批具有一定特色和功能的康养馆,形成种植-加工-研发-康旅全产业链,打造中方艾草康养文旅地域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掌上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