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12 日,安徽合肥某酒店举办的 "霸都国际纹身展" 现场,一段时长 15 秒的视频记录争议时刻:身着黑色透视装的参赛女子突然走向评委席,跨坐在男性评委身上并做出腰部扭动动作,主持人当场惊呼 "哇哦",台下观众爆发出起哄声。画面中,评委双手僵置于身体两侧
9 月 12 日,安徽合肥某酒店举办的 "霸都国际纹身展" 现场,一段时长 15 秒的视频记录争议时刻:身着黑色透视装的参赛女子突然走向评委席,跨坐在男性评委身上并做出腰部扭动动作,主持人当场惊呼 "哇哦",台下观众爆发出起哄声。画面中,评委双手僵置于身体两侧,表情略显错愕,整个过程持续约 8 秒后女子起身离开。
视频经社交媒体传播后,短时间内播放量破百万。纹身行业从业者张先生表示:"纹身展本应是艺术交流平台,这种博眼球行为让整个行业蒙羞。" 网友 "刺青匠人" 评论:"评委全程被动,明显超出正常互动范畴,怀疑是故意炒作。" 有法律博主指出,公共场所实施明显不当肢体接触,可能涉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
展会筹备者徐先生向极目新闻证实,涉事女子为报名参赛的文身师,事发时正值 "选手才艺展示" 环节。"主持人询问是否有额外才艺,她突然做出过激举动,我们完全来不及反应。" 他强调展会前期已向警方报备,流程中并无此类互动设计,网传视频存在掐头去尾现象。酒店工作人员则表示,当天活动按正常流程审批,未接到现场秩序异常报告。
辖区派出所证实,9 月 13 日接到报警后已介入处理,目前已传唤涉事女子及评委到案接受问询。据接近调查的人士透露,警方正从 "是否存在事前约定"" 是否违背公序良俗 " 等角度展开调查,暂未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4 条,公开场合实施猥亵行为可处 5-10 日拘留,具体定性需结合证据链判定。
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艺术表达边界的广泛讨论。部分纹身爱好者和从业者从文化角度为该行为辩护,认为纹身文化一直强调个性解放与突破常规,舞台上的互动环节应给予创作者足够空间,不应以传统观念去束缚。但大部分网友和行业专家持反对态度,他们指出,任何艺术表达都不能脱离公序良俗的框架,评委在事件中的被动反应足以说明该行为已越过正常互动的界限,更像是一场博眼球的低俗炒作。
纹身行业协会的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近年来各地纹身展频繁出现类似打擦边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正面形象。她建议,行业内部应尽快建立表演者资质审核机制,所有上台展示人员需提前提交表演内容、形式说明及相关视频,展会主办方进行严格备案审查,从源头杜绝此类低俗行为的发生 。
在此次风波中,主办方的责任认定成为另一大争议点。法律专家陈律师在分析该事件时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展会主办方对现场秩序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即便女子的行为属于突发状况,主办方也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避免不良影响扩大。若经调查发现主办方存在事前默许或事后利用该事件进行炒作的嫌疑,将可能面临市场监管部门、文化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等 。
目前,该展会主办方已紧急删除前期发布的宣传视频,并在官网首页显著位置发布 "严正声明",强调展会一贯秉持的 "专业、健康、积极" 理念,坚决抵制任何低俗行为,将全力配合警方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但部分网友对主办方声明持怀疑态度,要求其公布完整的活动审批文件、选手报名资料等,以自证清白 。
这起事件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纹身行业激起千层浪。事件发酵后,原计划于国庆举办的上海、广州等地纹身展均表示将加强流程审核。上海某纹身展负责人透露,他们已组织团队重新梳理活动流程,细化每一个环节的执行标准和应急预案,尤其是对才艺展示、互动环节等可能出现风险的板块进行重点审查。部分展会新增 "禁止肢体过度接触" 条款,明确规定在舞台表演、互动环节中,表演者与评委、观众之间的肢体接触需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违反者将被取消参展资格。
某纹身 APP 数据显示,近两日用户对 "展会规范" 的搜索量激增 300%。许多纹身爱好者在平台上留言,表达对行业乱象的担忧,同时呼吁加强行业自律。一些纹身师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声,希望通过此次事件,行业能够痛定思痛,建立更加完善的规范和标准,提升纹身展的专业性和艺术性,重塑行业正面形象 。
社会学者王教授指出,这起事件折射出当前社会中部分人在 "流量至上" 心态下的行为失范。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做出一些低俗、出格的行为。然而,任何场合的表达都应恪守法律与道德双重底线,以低俗手段博眼球,最终只会付出代价。"
随着警方调查深入,这起突发公共事件或将成为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的典型案例。法律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各类展会、活动的监管力度,明确活动主办方的责任和义务,完善审批流程和监管机制。同时,也应加强对公众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养,引导人们在追求个性表达的同时,尊重社会公序良俗,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
合肥纹身展的这场争议,本质是 "个性表达" 与 "公共秩序" 的碰撞。无论是艺术展会还是商业活动,突破法律与道德边界的行为终将引发反噬。随着警方调查的推进,事件如何定性?主办方是否担责?这些问号背后,是对每个公共场所参与者的警示:自由之上,必有边界。# 社会热点追踪# #纹身展争议事件# #公共场所文明#
来源:夜刀神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