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姜思序堂案头研磨的石青、朱砂,到《千里江山图》卷上流转的青绿,每一抹色彩的背后,都藏着中华民族对天地万物的感知与表达。当这份沉淀千年的色彩智慧遇见现代品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便有了起点。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肌理深处,色彩从不是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是矿物在时光里淬炼的秘语,是画师指尖凝结的山河,是千年画卷中未曾褪色的人文温度。
从姜思序堂案头研磨的石青、朱砂,到《千里江山图》卷上流转的青绿,每一抹色彩的背后,都藏着中华民族对天地万物的感知与表达。当这份沉淀千年的色彩智慧遇见现代品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便有了起点。
9月9日,卡百利正式官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画颜料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仇庆年,出任品牌“首席色彩文化顾问”。这不仅是一次合作,更是非遗国色与现代设计的双向奔赴。
仇庆年出生于1944年,师从姜思序堂传人薛庚耀学艺,是传统中国画颜料工艺嫡系传人。2008年建立苏州“庆年堂仇氏颜料印泥研究室”。2017年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里,作为国宝守护人出镜。2018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为舞剧《只此青绿》担任艺术指导。
卡百利与仇庆年的相遇,恰是“传统技艺”与“现代表达”的同频共振。前者深耕色彩设计多年,早已搭建起一套兼顾艺术与生活的色彩体系。“莫兰迪色系”、“梵高色系”、“马卡龙色系”及“国潮色系”四大色彩体系,将艺术与生活完美融合,“好色彩”实至名归。
仇庆年的加入,为这份 “色彩图谱” 注入了最醇厚的文化内核。那些从矿物中提炼的国色,通过 “寻色”“呈色”“焕色” 三大步骤,一步步走出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
寻色,是溯源传统与赋色现代的起点。卡百利与仇庆年将撷取天地矿物之菁华,承袭古法匠心之精粹,让色彩拥有 “千年不褪” 的生命力,也让现代家居色彩有了传统的根脉。
呈色,是大师执笔与定色山河的融合。以匠人之心,运笔墨之气运;纳山河之象,凝色彩之魂灵。仇庆年将国画 “色阶” 理念以及非遗传承的色彩技艺带入现代设计,那么家居空间就瞬间染上了东方韵味。
焕色,是东方色彩与万家灯火的相遇,东方造物哲学就这样通过卡百利一抹抹色彩,融入了百姓日常生活,“万家灯火,自此不同”,墙面有了更多的内涵。
若说色彩体系是卡百利的“色之骨架”,那“觅色”系列设计师游学便是其“色之血肉”。这是专为设计师群体量身打造,联合跨界资源与设计大咖,以深度游学的形式,让创作者走出工作室,在山河间寻找“色彩的源头”。
截至目前,卡百利设计师游学之旅的足迹已遍布新疆、云南、江西、敦煌、呼伦贝尔、南京、六盘水、顺德、椰城等全国风景胜地,下一站将去到赛里木湖。
每一次驻足,都是一次“色彩溯源”,在自然中触摸色彩肌理,在人文里读懂色彩故事,最终让那些沉睡的东方色,在现代设计中重新“苏醒”。
从仇庆年的矿物颜料,到特有色彩体系与“觅色”之旅,卡百利行走在成为世界文化的“转译者”与“传播者”的路上。
未来,当卡百利将仇庆年提炼的朱砂、石青等色彩融入更多家居设计,当“觅色”之旅的灵感转化为千家万户的墙面色彩,东方色彩从不是“老古董”,而是能点亮万家灯火的“生活诗意”。
而这,正是这场“国色交响”的终极意义:于一抹石青中看见敦煌的风沙,于一缕朱砂中触摸千年的文脉,让华夏色彩的风华,在现代生活里生生不息。
来源:涂装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