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期间,英国许多知名经济学家也曾联名给《伦敦时报》写信,督促英国政府不要硬撑,暂时退出欧洲汇率机制,让政府降低利率,才是帮助英国度过经济衰退这一难关的关键。
英国继续宣布会坚守他们的政策,将英镑的价值维持在欧洲汇率机制的范围内。
尽管约翰·梅杰一直在强调这一点,但反对的压力仍在不断增大。
期间,英国许多知名经济学家也曾联名给《伦敦时报》写信,督促英国政府不要硬撑,暂时退出欧洲汇率机制,让政府降低利率,才是帮助英国度过经济衰退这一难关的关键。
[1992年6月]
可是,不管怎样,英国政府依旧坚持认为降低利率会削弱英镑,届时,投机者和货币套期保值者就将乘虚而入,英镑将不堪一击。
1992年9月16日,一位男子在伦敦桥上读报。黑色星期三(Black Wednesday)是“一场灾难性的一天”。
索罗斯坚定地相信,英国政府一定是会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未来几个月里,建立足够大的仓位,去跟英国政府对赌。
这场赌局能不能赌赢,关键就要看英国政府手中的筹码,也就是外汇储备到底有多少了,英国是否会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英镑是否会应声下跌,都取决于此。
当然,凭一己之力,索罗斯的筹码自然不敌一国,但索罗斯相信,人们对英国政府的做法、对英镑价值的判断已经开始陷入混乱,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英镑失去信心后,群体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将会推动市场朝单一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和索罗斯一样的投机者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英国政府要面对的就不只是索罗斯一人了。
那到底谁会是对的呢?是时任英国首相的约翰·梅杰(John Major)还是天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或是说索罗斯们呢?
随着时间的延续,[8月1日]英国国内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大,伦敦各路金融专家都在质疑政府的汇率政策,企业领导人集团也在集体呼吁降低利率,至少降个3%,但是这些专家和企业领导人的请求并没有打动政府。
当年[8月28日],财政部长再次强调:"如果,如一些人所希望的那样,我们退出欧洲汇率机制,降低利率的话,那么事情会变得更糟。
因为英镑会一落千丈,还会引发通货膨胀。
"不仅如此,他还在一篇报道中称:"我意已决,即便有再多不同的声音,我也不会毁掉我们已经取得的进步。"
可以看出,为了维护英镑的价值,政府的立场可谓相当明确且绝对。
"我们对欧洲汇率机制负有责任,这就是我们的核心政策。"
索罗斯的最终准备另一边,索罗斯也为在抛出赌注做最后的准备。
8月末,他与德国中央银行总裁史勒辛格进行了一场谈话,在这一过程中,他确信德国并不会为拯救其他欧洲国家而采取降低利率的计划。
因为史勒辛格明确表示,德国不会做任何有损自身经济利益的事情。
那既然如此,英国想坚持到德国主动降息便会遥遥无期,那么强弩之末下的英国又能坚持多久呢?看着这场灾难正在逐步形成,索罗斯确信是时候入场了。
当然,准备入场的并不只有索罗斯一个人,在货币套期保值上一直都很活跃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都在开始抛售疲软的欧洲货币。
外汇交易员们也很快就注意到,他们为客户处理的交易量在逐渐增加,英格兰银行能继续捍卫英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终于,时间来到1992年9月3日,英国政府依旧没有动摇之前的决策,但相比起以前消极的拖延时间。
英国政府终于开始为维护自家货币而采取行动了。
当日,财政部长宣布,政府将计划向一些国际银行借贷75亿英镑的外汇,用以买进英镑,捍卫英镑的价值。
一周后,首相约翰·梅杰[9.10]也进行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他非常强硬的表示:
"选择疲软,选择贬值,选择通货膨胀,在我看来,都是对我们未来的背叛。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这断然不是政府的政策。"
政客的演讲虽能赢得群众的欢呼,但并未能动摇索罗斯的决心,他坚信这一切虚张声势只不过是他们最后的挣扎罢了,在目前经济停滞的情况下,英国要维持高汇率必须承受巨大的压力。
索罗斯确定,一定有颗定时炸弹会在英国引爆,只不过他目前还不能确定计时器上还有多长时间。
对于他来说,问题不在于你是对是错,而在于你知道你是对的时候,要最大限度地把握住机会。
"这就像瓮中捉鳖。只要瓮在那里,你就尽管上前捉就是了。"
索罗斯的三重布局当然,索罗斯要做的布局,肯定要比捉鳖更复杂,或者至少可以说,他眼前摆着三只装着鳖的瓮。
第一,欧洲货币价值的重新调整;
第二,欧洲利率的急剧下降;
第三,欧洲股市的变动。
也就是说,索罗斯既可以做空包括英镑在内的,疲软的欧洲货币,也可以在其利率和证券市场上分别下注,实现股市、汇率、利率的三连杀。
所以,索罗斯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卖空70亿美元的英镑,另一边反向买入价值60亿美元的德国马克和少量的法郎。
同时,索罗斯还买入了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他相信,在一国的货币发生贬值后,其股票一定会普遍上涨。
同理,德国马克的升值会对德国的股市带来负面影响,而有助债券价格上升,于是他也开始做多德国和法国债券,做空他们的股票。
虽说索罗斯不是唯一一个这样下赌注的赌徒。
但可以说他一定是信念最为坚定的那个,他不仅入场时间很早,并且他这次出手资金规模为100亿美元左右,这是他可支配资产的1.5倍,没错,他还为此加了杠杆。
1992 年黑色星期三。索罗斯卖空英镑赚了数十亿美元。英国退出汇率机制
索罗斯的三重布局策略:同时做空英镑、做多德国马克、买入英国股票
投机者们的举动自然逃不过英格兰银行的眼睛,只不过,英格兰银行起初依然有信心去对付乔治·索罗斯这样的投机者。
毕竟这些投机者们做空英镑的弹药都是借来的,就算英镑真的会贬值,只要想办法拖延住时间,也能逐步消磨这些投资者们的筹码。
所以只要英镑下跌,英格兰银行就会动用外汇储备,高调买入英镑,再把汇率给拉回来。
[1992年9月15日,11am]星期二,在午餐时间前不久,英格兰银行的交易员们开始注意到,另一只疲软的欧洲货币:意大利里拉正在下跌,随后他们便意识到,投机者们下一步就要转战英镑和德国马克了。
果然,时间来到下午,英镑开始一路下挫,此时,英格兰银行毫不犹豫的直接买入了30亿英镑。
但令人意外的是,此举犹如石沉大海,并没有让英镑下跌的趋势有任何反弹的迹象。
当晚收盘后,英镑迎来了加入欧洲汇率机制以来,价值的最低点。
按理说,英国政府也该果断采取一些更为猛烈的措施来应对了,否则英镑价值处于最低点这则消息,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会煽动起无数嗜血的投机者们倾巢而出。
而此时,英国财政部长还徒劳的与德国央行的官员取得联系,还寄希望于德国能主动降息,自己再跟着一起降。
但是,很遗憾,德国官员不出意外的表示:他们不会因此选择降息。
此番沟通无果后,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的官员们才开始紧张起来,他们意识到,是时候拿出应对危机的方案出来了,次日一始,英格兰银行必须对市场进行大规模干预。
如果需要的话,他们甚至会选择会提高利率。
未完待续...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见证"黑色星期三"的到来,看英格兰银行如何做最后的挣扎,以及索罗斯如何在这场世纪赌局中赢得20亿美元的惊人利润。
❝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一):动荡童年与生存智慧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二):伦敦困顿与华尔街机遇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三):哲学思辨与金融炼金术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四):量子基金诞生与投资哲学的形成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五):全球布局与军工能源的精准伏击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六):决战前夜——欧洲汇率机制的致命缺陷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七):百亿豪赌——狙击英镑的完美布局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九):一战封神——媒体神话与20亿盈利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十):盛极而衰——狙击马克与双线溃败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十一):世纪审判——国会听证与公众形象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十二):开放社会——从金融巨鳄到慈善家来源:柳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