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言律诗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蕴厚重”,是古典诗歌中最见功力的体裁之一。史上七律数量繁多,其中这21首顶级七律是跨越千年的经典,唯有这21首能扛起“巅峰”之名。这些诗或抒家国情怀,或写人生况味,或绘山河之美,每一首都值得反复品读,下面就让我们逐一领略其魅
七言律诗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蕴厚重”,是古典诗歌中最见功力的体裁之一。史上七律数量繁多,其中这21首顶级七律是跨越千年的经典,唯有这21首能扛起“巅峰”之名。这些诗或抒家国情怀,或写人生况味,或绘山河之美,每一首都值得反复品读,下面就让我们逐一领略其魅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被清代诗评家杨伦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的泣血之作。首联以“风急”“天高”“猿啸”“渚清”勾勒深秋江景,声色交织间满是苍凉;颔联“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将个人渺小置于天地苍茫间,意境雄浑到极致;颈联“万里”“百年”细数漂泊与病痛,“常作客”“独登台”道尽孤苦,对仗堪称“句中对”典范;尾联藏忧国伤时之思于身世慨叹中,全诗八句皆对,字字沉郁,是七律“沉郁顿挫”风格的天花板。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杜甫初到成都时凭吊诸葛亮的咏史名篇。首联以设问起笔,“柏森森”既写祠堂古柏苍翠,又暗喻武侯精神不朽;颔联“自春色”“空好音”以乐景写哀情,碧草黄鹂本是美景,却因“自”“空”二字显露出祠堂寂寥,暗含对英雄被遗忘的怅惘;颈联浓缩诸葛亮“三顾定计、辅佐两朝”的功绩,“频烦”“开济”见其忠勤;尾联“出师未捷”一句,既叹武侯壮志未酬,也暗抒自身报国无门的悲慨,成为千古英雄共鸣的绝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李白少有的七律佳作,借凤凰台怀古抒怀。首联以“凤去台空”起笔,既写凤凰台的荒凉,又暗喻六朝兴衰的无常;颔联“吴宫花草”对“晋代衣冠”,细数历史变迁,将繁华落尽的怅惘藏于“埋幽径”“成古丘”中;颈联绘金陵山水,“三山半落”“二水中分”画面开阔,对仗工整却不见雕琢;尾联“浮云蔽日”暗讽朝廷奸佞当道,“长安不见”抒怀才不遇之愁,打破李白一贯的豪放,多了份沉郁的家国忧思。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田园七律”的代表作,写于辋川隐居时期。首联“积雨空林”写雨后山林的静谧,“蒸藜炊黍”显农家生活的闲适;颔联“漠漠水田”对“阴阴夏木”,“飞白鹭”“啭黄鹂”动静相衬,色彩明丽,被清代王士祯赞为“千古名句”;颈联“习静观槿”“清斋折葵”写自身隐居生活,暗含禅意;尾联借“争席”“海鸥”的典故,表露出与世无争的淡泊,全诗意境清幽,禅味十足,是“诗佛”风格的极致体现。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堪称“春日七律第一”。首联点明钱塘湖位置,“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早春湖景的柔和;颔联“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以“早”“新”二字抓早春特色,活泼生动;颈联“乱花”“浅草”写春景渐浓,“渐欲”“才能”见出诗人的细腻观察;尾联“行不足”直抒对湖东美景的喜爱,全诗语言浅白如话,却满是春日生机,读来如沐春风。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是李商隐七律的“朦胧代表作”,历来解读甚多。首联以“锦瑟五十弦”起兴,“一弦一柱”勾起对青春年华的追忆;颔联化用“庄生梦蝶”“望帝啼鹃”的典故,既写人生的迷茫,又抒深情的执着;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绝美意象写思念的绵长与美好事物的虚幻;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将过往的怅惘与当下的醒悟交织,语浅情深,余味无穷,是“无题诗”风格的延伸。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是杜甫在成都登楼时所作,融写景、怀古、忧国于一体。首联“花近高楼”本是美景,却因“万方多难”显“伤客心”,以乐景衬哀情;颔联“锦江春色”对“玉垒浮云”,纵写天地春色,横写古今变迁,意境壮阔;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表对大唐的忠诚,“西山寇盗莫相侵”显抵御外敌的决心;尾联借后主刘禅的典故,既叹朝廷昏庸,又抒自身愿像诸葛亮般报国的壮志,沉郁中见豪迈。
第8首 唐朝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虽曾被争议“是否为严格七律”,但因其意境与艺术水准,被公认为“七律名篇”。首联以“昔人乘鹤”起笔,“空余”“空悠悠”写黄鹤楼的寂寥,满是沧桑感;颔联“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将时间拉得极长,凸显历史的厚重;颈联“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绘登楼所见之景,色彩明丽,对仗工整;尾联“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抒思乡之愁,将个人愁绪融入天地苍茫中,苍凉动人,连李白见此诗都曾“搁笔”。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阁中度过除夕时所作,写尽战乱中的悲凉。首联“岁暮”“天涯”“霜雪”,点明时间、地点与环境,满是凄寒;颔联“五更鼓角”对“三峡星河”,一边是战乱的悲壮,一边是天地的壮阔,对比强烈;颈联“野哭千家”写战乱之苦,“夷歌数处”显民间的苦中作乐,暗含对百姓的同情;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叹英雄终会逝去,“人事音书漫寂寥”抒身世的孤独,沉郁中见哲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李商隐“无题诗”中最著名的七律,写尽爱情的缠绵与执着。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直抒胸臆,“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暮春之景衬离别之苦;颔联“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以极致的比喻写爱情的忠贞,成为千古情话;颈联“晓镜愁鬓改”“夜吟觉月寒”,从男女双方写思念之苦,细腻入微;尾联“蓬山”“青鸟”借神话表期盼相见的心意,虽伤感却不绝望,缠绵悱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游庐山时所作,是“哲理七律”的典范。首联“横看”“侧看”“远近高低”,写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的不同景象,生动形象;颔联“不识庐山真面目”点出核心困惑,“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全诗语言浅白,却以小见大,将山水之美与人生哲理完美融合,读来引人深思。
第12首 宋朝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所作,抒报国壮志与身世感慨。首联“早岁气如山”写年轻时的豪情,与“世事艰”形成对比;颔联“楼船夜雪”“铁马秋风”,以工整对仗回忆早年抗金经历,画面壮阔,满是豪情;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叹壮志未酬,“镜中衰鬓已先斑”写岁月流逝,悲怆动人;尾联借诸葛亮《出师表》,表对英雄的敬仰与自身报国的决心,豪迈中见悲凉。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所作,是“爱国七律”的绝唱。首联“辛苦遭逢”“干戈寥落”,简述自身科举入仕与抗元经历;颔联“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以“风飘絮”“雨打萍”喻国家与个人的困境,贴切沉痛;颈联“惶恐滩”“零丁洋”双关地名与心境,将危难中的孤独与恐惧写得淋漓尽致;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一句,突破个人悲苦,升华为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成为千古传颂的正气之歌。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是王安石任鄞县知县时所作,是“言志七律”的代表作。首联“千寻塔”写飞来峰塔的高耸,“鸡鸣见日升”绘登塔所见的壮阔景象;颔联“不畏浮云遮望眼”表不畏惧奸佞小人的阻挠,“自缘身在最高层”显高瞻远瞩的胸襟。全诗借登塔抒怀,语言豪迈,哲理深刻,尽显王安石变法前的自信与抱负。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这首诗是刘长卿路过贾谊宅时所作,怀人伤己,哀婉动人。首联“三年谪宦”写贾谊的遭遇,“万古楚客悲”表对贾谊的同情;颔联“秋草寻人”“寒林见日”,以萧瑟秋景衬宅第的寂寥,“独”“空”二字见出孤独;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叹贾谊虽遇明君仍遭贬谪,“湘水无情吊岂知”抒自身怀才不遇的共鸣;尾联“寂寂江山”“摇落处”,将个人悲苦融入天地间,哀而不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奉诏入京时所作,满是闲适与忧愤的交织。首联“世味薄似纱”抒对官场的厌倦,“骑马客京华”显无奈;颔联“小楼听春雨”“深巷卖杏花”,写临安春日的闲适,“一夜”“明朝”见出时间的流转,成为千古名句;颈联“闲作草”“戏分茶”写日常琐事,看似闲适,实则藏壮志未酬的苦闷;尾联“素衣莫起风尘叹”表不愿被官场污染,“犹及清明可到家”显归乡的渴望,清淡中见沉郁。
第17首 唐朝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幕府任职时所作,写尽羁旅孤独。首联“清秋”“井梧寒”“蜡炬残”,点明时间与环境,满是凄冷;颔联“永夜角声悲自语”写战乱的悲凉,“中天月色好谁看”抒孤独的心境,“悲自语”“好谁看”见出无人共赏的寂寥;颈联“风尘荏苒音书绝”写与亲友隔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叹战乱中的艰难;尾联“已忍伶俜十年事”写十年漂泊之苦,“强移栖息一枝安”显无奈的妥协,沉郁中见辛酸。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这首诗是黄庭坚任泰和县令时所作,是“闲适七律”的名篇。首联“了却公家事”写办完公务的轻松,“倚晚晴”显登阁的闲适;颔联“落木千山”对“澄江一道”,“天远大”“月分明”绘登阁所见的壮阔秋景,意境开阔;颈联“朱弦为佳人绝”表对知音的渴望,“青眼因美酒横”写饮酒的闲适,暗含怀才不遇的感慨;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表归乡的渴望,“与白鸥盟”显与世无争的淡泊,豪迈中见闲适。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首诗是韦应物寄给友人李儋的七律,融友情、忧民、思乡于一体。首联“去年逢君别”“今日又一年”,以花开花落写时间流逝,满是思念;颔联“世事茫茫”写人生的迷茫,“春愁黯黯”抒孤独的心境;颈联“身多疾病思田里”写自身的病痛与归乡渴望,“邑有流亡愧俸钱”显对百姓的同情与为官的愧疚,尽显仁者之心;尾联“闻道欲来相问讯”写对友人来访的期盼,“西楼望月几回圆”抒思念之苦,真挚动人。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这首诗是陈与义南渡后登岳阳楼所作,写尽家国沦丧后的悲怆。首联“天入平湖”“夕帆和雁”,绘岳阳楼的壮阔秋景,“晴不风”“正浮空”显静谧;颔联“楼头客子”写自身的漂泊,“日落君山”绘天地的苍茫,意境开阔;颈联“北望可堪回白首”叹北方沦陷、归乡无望,“南游聊得看丹枫”写南渡后的无奈,悲怆动人;尾联“翰林物色分留少”表对美景的赞叹,“诗到巴陵还未工”显谦逊,实则藏对家国的深情。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这首诗是范成大出使金国时所作,是“爱国七律”的名篇。首联“州桥南北是天街”点出地点,“父老年年等驾回”写中原百姓盼南宋军队收复故土的执着;颔联“忍泪失声询使者”绘百姓的悲苦与期盼,“几时真有六军来”写百姓的疑问,字字泣血。全诗语言质朴,却以小见大,将中原百姓的家国情怀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以上21首顶级七律,涵盖了唐、宋两朝的巅峰之作,既有杜甫的沉郁、李白的豪迈,也有陆游的壮志、文天祥的正气。每一首都是千年诗史的瑰宝,值得我们反复品读。你心中还有哪些七律佳作,能与这些诗媲美?欢迎分享交流。
来源:诗词之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