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全员备战罗永浩!1.8万人迎战老罗,90%网友却一边倒支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3 16:14 2

摘要:9月12日深夜,西贝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全员大会,会议标题赫然写着“1.8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这场动员大会的背后,是西贝与罗永浩之间持续发酵的预制菜争议。

一场由预制菜引发的餐饮界“大战”正在上演,罗永浩与西贝之间的对决引发了全社会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关注。

9月12日深夜,西贝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全员大会,会议标题赫然写着“1.8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这场动员大会的背后,是西贝与罗永浩之间持续发酵的预制菜争议。

与此同时,凌晨3点21分,罗永浩依然在微博发声质疑:“如果不使用防腐剂,有机西蓝花的保质期能到24个月?还能做成适合给儿童食用的菜肴?”

01 事件起因:一顿饭引发的餐饮界风波

这场风波的源头要追溯到9月10日。当天,罗永浩在微博发文称,去西贝吃饭,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

他直言“实在是太恶心了”,并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这条微博迅速引爆网络,将西贝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品质信任危机”和“高价与价值不匹配”的不满情绪被彻底点燃。

02 西贝反应:从断然否认到全员备战

面对罗永浩的质疑,西贝反应迅速而强硬。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带领多家媒体,来到罗永浩就餐的餐厅,并直言“一定起诉罗永浩”。

贾国龙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按照国家六部门今年3月发布的最新定义,罗永浩当日所点菜品‘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并称罗永浩的说法“挺伤害我们的”。

西贝不仅否认指控,还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从9月12日开始,西贝推出罗永浩同款菜单,并宣布全国370多家门店后厨将对外开放。

更引人注目的是,西贝要求所有员工品尝“罗永浩菜单”。这一举措既是为了收集真实反馈优化产品,也是为了统一内部认知,让员工成为品牌信任的传递者。

03 罗永浩回应:直播拆解争议,强调知情权

面对西贝的强硬回应,罗永浩在9月12日晚间进行了一场持续1小时的直播,直接回应西贝预制菜事件。

罗永浩直播间背景板上挂着“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字样。他多次表明态度:自己不反对预制菜,反对的是卖预制菜伪装成不是预制菜

在直播中,罗永浩展示了媒体拍到的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包装配料表,指出配料中含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保质期长达18个月。

他提出核心质疑:虽然这条鱼到店时是生的,但经过添加剂的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所理解的“鲜鱼”。

04 网友态度:九成支持率背后的消费者心声

令人意外的是,一向褒贬不一的罗永浩这次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他在直播中表示:“这个事件的评论把我感动了,支持的人超过了90%”。

甚至开玩笑说:“今天受宠若惊,今天几乎没人骂他的,很不适应。你们骂骂我吧,我不习惯,我习惯一半人支持我,一半人骂我。”

这种一边倒的支持并非针对罗永浩个人,而是反映了消费者对餐饮行业透明度的强烈渴望。罗永浩本人也认识到这一点:“网友不是挺我,而是瞧不上你(西贝)。”

05 行业对比:老乡鸡成模范生,凸显透明度重要性

在这场预制菜风波中,其他餐饮品牌的做法提供了有益对比。罗永浩在直播中特别称赞老乡鸡,称其为“行业表率”。

他指出:“老乡鸡每道菜现做还是预制,标注很清楚”。这种透明化的做法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偏好做出选择,避免了知情权被忽视的问题。

罗永浩表示:“我还没吃过老乡鸡,以后准备去试试”。这种表态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核心观点:不是反对预制菜本身,而是反对不透明经营。

06 深层思考:预制菜争议背后的行业真相

预制菜争议背后,是整个餐饮行业面临的共性挑战。随着餐饮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预制菜已成为行业“半公开的秘密”。

大多数品牌选择“回避”或“模糊回应”的做法,而西贝的强硬回应策略反而引发了更大危机。

消费者反感的并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想每口饭都吃得明明白白6。正如罗永浩所说:“麦当劳、肯德基、乡村基、真功夫等80%都是用预制菜,但人家卖得很便宜,一份就是快餐的价格。”

问题关键在于:当消费者支付人均一两百甚至两三百元的价格时,他们期待的是现做美食而非解冻的预制食品。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西贝总部要求全国门店员工品尝“罗永浩菜单”。

这一举措背后,既是收集真实反馈优化产品,也是让员工成为品牌信任的传递者。

餐饮行业的现代化之路不该建立在模糊不清的告知义务上。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支付高价购买的究竟是现做美食还是预制菜肴。

来源:零点商业评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