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自营+自助”校园餐改革,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幸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18:34 1

摘要:9月1日,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中午,鹤壁市第一中学的学生陆续走出教室,走进食堂,在入口处“刷脸”识别身份,步入明亮整洁的自助餐区,多种菜品、主食、汤粥和水果整齐陈列,学生按需取餐,餐后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与回收……

校园餐虽是日常

却事关学生健康成长

更能促进教育公平

培育学生良好饮食习惯

鹤壁将其视作“天大的事”

保证安全、营养、吃好、满意

并创造性引入“家长守护者”理念

让校园餐回归公益

既解家长忧

也为校园餐改革

提供了“鹤壁思路”

↓↓↓

鹤壁:校园餐“自营自助”,让学生吃得“安好”

9月1日,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中午,鹤壁市第一中学的学生陆续走出教室,走进食堂,在入口处“刷脸”识别身份,步入明亮整洁的自助餐区,多种菜品、主食、汤粥和水果整齐陈列,学生按需取餐,餐后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与回收……

“菜品种类丰富,搭配也好,自由选取,想吃什么取什么,想吃多少取多少。学校食堂这样改,我喜欢。”该校学生庄东晨高兴地说。

这一幕,是鹤壁市新学年深入推进以“自营+自助”为核心校园供餐模式改革的缩影。从该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体局纪检监察组“动真格”清障破冰,到市教体局大刀阔斧推行“自营+自助”供餐模式,再到家长、媒体全方位融入监督,在鹤壁,一场关乎校园餐的创新改革正全力推进,多方都在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幸福”。

高位推进:尽心解决家长心坎上的民生问题

一餐一饭总关情。校园食堂,方寸之地,这里的饭菜是否安全、营养、实惠,却是关乎成千上万学生健康成长、关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民生高地”。校园餐以其就餐人群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办好学校食堂,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提升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建设安全、卫生、营养均衡的学校食堂不仅是民生实事,更是政治要求,教育及相关部门要同心协力,积极探索新模式新办法,推行‘自营+自助’供餐,把之办实、办好,让家长和学生满意。”今年年初,鹤壁市委常委会听取校园餐专题汇报后,市委主要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安全、卫生、营养、满意”成了鹤壁校园餐创新改革的关键词,“自营+自助”成了鹤壁校园餐创新改革的风向标。

随之,鹤壁市将校园餐集中整治、创新改革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纳入市委督查范畴。市委常委会每两个月专题听取一次校园餐集中整治、创新改革情况汇报,进行专题研究;市政府常务会每月专题研究一次校园餐集中整治、创新改革工作,督促指导教育及相关部门抓实抓好每项推进事项;市纪委监委把校园餐集中整治、创新改革作为重点监察督查内容,要求教育及相关部门以“脱贫攻坚精神”全力推进。在鹤壁,从“管理、实施、监督”高位建立起了校园餐集中整治、创新改革的推进机制,为校园餐整治与改革把稳了“方向盘”。

8月6日,鹤壁市教体局召开市直学校食堂“自营+自助”供餐工作现场推进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抓好每个环节,抓实每项工作,把这件民生实事办细办实办好,真正让学生吃得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要通过‘自营+自助’,切实降低运营成本,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最终实现‘质优价廉、营养安全’的目标。”鹤壁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玉川强调。会议还明确了推进“自营+自助”改革的时间节点、方法措施、责任划分等具体事项。

该市以鹤壁市高中、外国语中学、第一中学3所学校为先行试点,创新推行中小学校食堂“自营+自助”供餐模式,围绕厨师团队、管理服务、食材采购、餐饮服务、选餐形式、监督机制等关键环节综合施策,全力打造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校园餐饮服务体系。

“校园餐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外包模式,推动食堂从‘经营主体’向‘服务主体’彻底转变。”鹤壁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冯华山介绍,“我们在鹤壁市高中、外国语中学、第一中学3所学校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新学年开学,在全市中小学食堂全面推进‘自营+自助’供餐模式改革,通过优化服务管理,实行米、面、油、肉、蛋等大宗食材统一招标采购,依托规模优势有效降低成本,让学生吃得安全、实惠、营养、舒心。”

“在推进校园餐‘自营+自助’改革中,我们在学校食堂配备营养师,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坚持以小米、玉米、燕麦等谷类食物为主,合理搭配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烹饪食材做到少盐少糖少油炸,学生食物平均每天12种以上,每餐都有新鲜蔬菜,每天保证1种水果,饭菜一周5天不重样,食谱每月一换。”淇县教体局局长李明科介绍。

模式重构:“自营+自助”烹出幸福味道

改革的核心,在于回归公益,促进公平。鹤壁市教体局深刻认识到,唯有斩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彻底实现直营、自营,才能把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唯有科学膳食、荤素搭配、菜品多样,且自助、自选,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口味需求,让学生吃得营养、舒心。

“在‘自营’管理上,我们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对学校食堂米、面、油、肉、蛋等大宗食品原料采购,积极推进‘统一招标、集中配送’模式。”鹤壁市教体局副局长蒋宪菊介绍。全市通过对米、面、油、肉、蛋等大宗食材进行统一招标,凭借规模效应有效降低了学校食堂采购成本。

教育时报记者在该市采访中了解到,鹤壁市高中、外国语中学、第一中学等学校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和每日动态采购,实现了供应商遴选、订单处理、物流配送、质量验收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将食材采购成本精准控制在65%左右,从源头保障了食材新鲜度和价格优势。同时,严格执行食材溯源、质量查验和检测留样等制度,从源头保障食材安全与品质。

“自营+自助”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厨师团队建设。鹤壁市教体局在进行集中培训、明确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组织各学校通过公开招聘、技能培训等方式,组建专业化的厨师队伍,配备专兼职营养师,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如鹤壁市高中通过公开选聘,组建了以高级中式烹调师为核心、平均从业经验8年的厨师团队;鹤壁市外国语中学则面向社会招聘了两名职业经理人,用专业化管理提升校园餐质量和管理效益。

“以前给老板干,现在是为孩子们干。听到孩子们说‘叔叔做的饭真香’,比多发奖金还高兴!我们在学校管理下,在保障孩子们吃饱吃好的同时,努力打造温馨、文明、和谐的餐厅文化。现在,我不只是个‘厨师’,也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者、助力者。”鹤壁市外国语中学一位食堂老师傅一边在大锅里翻炒着一边说。从“做饭者”到“育人者”,身份转变带来了责任感的飞跃。

8月23日午餐时分,参加完军训的鹤壁市高中高一新生在食堂门口刷脸后,有序进入食堂。大家在打餐区排队、按需取餐,用餐后把餐盘分类放置,把残渣入桶,“光盘行动”在这里已成为一种自觉。“饭菜特别好吃,还能自主选择,我们都争着‘光盘’呢!”学生邹奕萱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军训期间,学生体力消耗大,我们在菜谱设计上最看重两点: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早餐提供鸡蛋、酸奶、豆浆和各种粥品;午餐和晚餐合理配置肉类、蔬菜和杂粮。我们还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水果,包括西瓜、哈密瓜、香蕉、苹果等。考虑到天气炎热,食堂还特别供应绿豆汤、红糖水等解暑饮品,帮助学生补充水分、缓解疲劳。”该校食堂厨师长李亚彬说。

“每天近1000名学生在校就餐,饭菜可不可口、学生吃得饱不饱、家长满意不满意,特别是有没有食品安全隐患,是这次校园餐创新改革的着力点和关键点。”鹤壁市鹤山区高级中学校长宋清民说,“我们坚持以安全为底线,以营养为标准,以吃好为目标,以满意为追求,把校园餐看似关乎学生生活的日常小事,当作心中天大的事,不留余力,一刻也不放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多方共治: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幸福守护”

走进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食堂,食材溯源全程可查,这得益于全市124所中小学校“明厨亮灶”系统的全覆盖。在后厨,学校监控存储90天,16个摄像头无死角覆盖食材存储、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关键区域;在前台,刷脸支付便捷高效;在云端,采购数据实时上传至已在市直学校食堂推广使用的“学校食堂阳光饮食信息化服务平台”,阳光采购、智能收货、财务共管等功能悉数上线,实现了采购流程、资金开支全流程数字化、透明化管理。

鹤壁市各级纪委监委派驻教育部门的工作机构将校园餐作为纪检监察的重点,通过“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深入学校食堂开展检查,直击食材溯源、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累计发现问题243个,整改242个,查处55个,为“校园餐”提质升级保驾护航。

鹤壁市教体局还创造性地提出“家长守护者”理念,将家长、社会的力量深度融入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鼓励家长深度参与。与此同时,各学校还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如鹤壁市高中构建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监督组织架构。“我们从食谱制定、食材验收到烹饪加工,全程都能参与监督。看到孩子们吃得好,我们比谁都安心。”该校一位家长委员在接受教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了“家长守护者”,在鹤壁各中小学,局领导不定期陪餐、校级领导每周陪餐、教师每日陪餐、家长轮换陪餐的四级陪餐制度已然形成。陪餐超越了“一起吃”的范畴,成为一种制度化、常态化的监督机制。陪餐者不仅是食客,更是监督员,他们需记录菜品口味、观感、温度,并反馈意见。一顿平凡的午餐,将管理者、教育者、受益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食品安全最前沿的“哨点”。

“今天亲眼看到‘明厨亮灶’,仔细查看了食材检测报告,尝到了和孩子一样的饭菜,不仅味道好,价格还实惠,我真切感受到学校就餐环境变化非常大,我们很放心!”参加完家长陪餐活动后,鹤壁市高中学生家长胡耀华感慨地说。

除了内部监督,鹤壁市还大胆引入外部力量,借助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8月23日,在鹤壁市高中举行的“食堂开放日”活动中,校方主动邀请媒体教育时报记者与部分学生、家长代表一同考察后厨、查阅台账、试餐。这种敢于“自曝家底”、主动接受全社会最广泛监督的魄力,赢得了在场人员的一致好评,更彰显了鹤壁市教体局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从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进,到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清障;从教育部门的统筹推进,到学校的创新落实;从家长的参与守护,到媒体的外部监督……鹤壁市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全覆盖、无死角的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一餐饭,一颗心,一片情。鹤壁市学校食堂“自营+自助”供餐改革,远不止经营模式的简单转换,更是一场深刻的育人实践。它向社会传递的,是政府的公信力、教育的温度和城市的文明底色。鹤壁市正以食育人、以制护航,用一餐餐热气腾腾、安全营养的校园餐,书写了一份充满温度、饱含智慧的民生答卷,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生动的“鹤壁样本”。

来源:教育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