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家亦舒说:“花开花落,顺其自然。得失从缘,随遇而安。”人活于世,所求不过舒服二字。年轻的时候,会因各种内卷,焦虑迷茫;会因一点挫折,悒悒不乐;会因一时得失,耿耿于怀。
作家亦舒说:“花开花落,顺其自然。得失从缘,随遇而安。”人活于世,所求不过舒服二字。年轻的时候,会因各种内卷,焦虑迷茫;会因一点挫折,悒悒不乐;会因一时得失,耿耿于怀。但小半生过去,才发现:繁华三千,看淡不过浮云;烦恼无数,看开即是花絮;悲喜得失,看远都是风景。人生在世,烦恼愁苦没什么可惧怕的,淡然风轻、坚信自己,方能行稳自远。
心往静处安,修身心只求身静心安好,不羡门前车马喧。——文肇祉《归来》俗话说,心静则清,心清则明。人的人生,就像一棵树,如果不剪掉多余的枝丫,可能就会停止生长。要想过上舒适安心的日子,就要学会抛弃杂念。做一个心静如水的人,处事淡然,遇事坦然。电视剧《围城》热播后,钱钟书的新作旧著,被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面对这种火爆,钱钟书始终保持静默。对所谓的“钱学”热,他认为“吹捧多于研究”、“由于吹捧,人物可成厌物”。有人用钱策动他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大家都渴望站在聚光灯下,钱钟书却在他平淡的日子里过得自得其乐。生活是一场修行,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波澜,也有遗憾。这时,越急躁,越容易身心俱疲;越从容,越可能收获惊喜。人生苦短,生活不易,与其逐名逐利,伤痕累累,不如沉心静气,从容生活。“人从悲哀中落落大方走出来,就是艺术家。”——木心成年人的生活里,风平浪静是意外,磕磕绊绊是常态。偶遇花香满径,就闲庭信步;遭遇狂风骤雨,就砥砺前行。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心态,决定了不同的结果。很多时候,不是生活本身没意思,而是你看事情的态度太过消极,直接影响了你生活的状态。之前听过一个寓言小故事:有两个水桶被挂在一口井上,开始谈论起了“桶生”。一个水桶垂头丧气地说,“这样的生活真没意思,总是刚刚被装满,一会就又空了,真是一场徒劳。”另一个水桶说,“我倒不这么想,我们总是空空地来,然后满满地回去啊。”这样想的水桶,经常心情愉悦,对生活充满信心。曾仕强说:“上天有好生之德,遇到事情都要往好处想,事情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遇事先想好的一面,不负时光,不忘成为自己的光,一切最终都会否极泰来,峰回路转。心存阳光的人,所到之处皆是繁花似锦,生活顺遂明朗。
人往远处看,升眼界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正所谓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谁都不是天生坚强,谁的生活也不会是一马平川,总会有些磕磕碰碰。行走世间,要学会眼光往长远看,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让遇到的困难都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助燃剂。作家李尚龙曾说:“你总要把目标放得更远,才能看到更广的世界。”人生舞台有多大,在于一个人的眼界多远。眼界短浅,死守着“一亩三分地”,那么这辈子都会停步不前;放眼未来,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就像《一代宗师》里说得那样:“一个人要往远处看,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唯有眼光长远,才能放下一时得失,在前行的路上,拾级而上,逐光而行。
林清玄曾言:“在不安的世界里,只有放下执念,才能让内心回归平和,活出人生的好时节。”心往静处安,坦然面对岁月的无常,过往不究,心安即归处。事往好处想,乐观对待人生的意外,积极面对,乐观且从容。人往远处看,从容应对生活的磨砺,长期深耕,坚定并上进。路漫漫其修远兮,潮起潮落,风雨兼程。 来源:一品姑苏城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