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同学聚会,张磊来得最晚。他坐下时,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没碰酒杯,只用茶水润了润喉咙。片刻后,他忽然把那张纸拍在桌上,声音不大却格外清晰:“就这两万元,让我彻底想明白了,人情这东西,真经不起钱的考验。”那是一张五年前的借条,借款人是他的发小阿凯,担保人一
上周同学聚会,张磊来得最晚。他坐下时,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没碰酒杯,只用茶水润了润喉咙。片刻后,他忽然把那张纸拍在桌上,声音不大却格外清晰:“就这两万元,让我彻底想明白了,人情这东西,真经不起钱的考验。”那是一张五年前的借条,借款人是他的发小阿凯,担保人一栏,清清楚楚写着张磊的名字。当年阿凯要开汽修店,资金不够,便找张磊帮忙周转。张磊刚工作,手头紧,便牵线让阿凯向自己的表姐借了两万块。为了表示诚意,他也签了担保人。那时他觉得,兄弟之间,这点忙必须得帮,签个名字不算什么。可谁也没想到,这张纸后来成了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
阿凯的店没撑过一年就关门了,还钱的事也再没人提起。张磊起初不好意思催,后来表姐开始频繁联系他,语气从委婉到焦急,再到失望。她说:“我当初是看你的面子才借的,现在人不还钱,你这个担保人就得负责。”张磊心里难受,去找阿凯,对方却激动地拍桌子:“你现在就盯着那点钱?当年你失恋,是谁陪你喝到天亮的?”那句话像针一样扎进心里,张磊哑口无言。
去年春节,亲戚聚餐,表姐当着全家人面拿出借条,指着张磊说:“我这钱怕是打水漂了,以后谁再对人太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张磊父母尴尬不已,叔叔劝和,表姐却冷笑不止。那天他提前离席,走在寒风里,手机震动,是阿凯发来的短信:“以后别联系了,这点钱看清一个人,值了。”那一刻,他想起小时候阿凯把唯一的冰棍掰给他一半,想起表姐出嫁前偷偷塞红包鼓励他读书。回忆越暖,现实就越冷。
后来张磊东拼西凑还了表姐的钱,两家关系却再也回不到从前。清明扫墓相遇,表姐低头避开目光;阿凯换了微信头像,朋友圈对他设了限。他翻出那张被泪水晕染的借条,字迹模糊如心事。直到整理旧物,发现阿凯送他的日记本,最后一页写着:“张磊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他怔了很久,终于明白,钱不是照妖镜,而是试金石,照出的是我们在困境中是否还留有体谅与退让。
他把日记本和借条一起放进铁盒,锁进衣柜深处。如今再有人开口借钱,他会先问自己:“这笔钱就算回不来,我能不能承受?这个人,我愿不愿意为此冒险?”能,他就借;不能,他便坦然拒绝。这不是冷漠,而是成长。他学会了在情义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也懂得了,真正的珍惜,有时恰恰是不让金钱去考验感情。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