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口市,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是中国东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是大龙邮票的诞生地和发行地之一,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民族金融业的起兴之地,曾是东北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宗教文化传播中心及各种物资的集散地,被誉为“东
027.全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城市分析(连载)——营口市
一、城市概况
营口
营口市,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是中国东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是大龙邮票的诞生地和发行地之一,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民族金融业的起兴之地,曾是东北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宗教文化传播中心及各种物资的集散地,被誉为“东方贸易总汇”和“关外上海”之称。英国、法国、俄国、日本、德国、美国、荷兰、丹麦、挪威、奥地利等国曾在营口设立过领事馆或领事机构,曾是东北面向世界的窗口。
营口市,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物产丰盛、交通便利,是东北重要的出海通道,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交通节点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东北亚地区最具发展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辽东湾中心城市,辽东湾经济区中心城市、辽东湾经济金融中心,辽东湾现代服务业中心,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二、主导产业
“跨境电商+产业带”
示例图:“跨境电商+产业带”监管创新示例图
镁质材料产业。营口市传统优势产业,被国内外誉为“中国镁都”。镁质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33.76亿吨,其中菱镁矿总储量19.26亿吨、镁橄榄石总储量9.45亿吨、白云岩总储量5.05亿吨,是辽宁省唯一的国家级白云石规划区。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涉镁企业6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达202家。营口市镁质材料行业主要分为镁质耐火、镁质化工、镁质建材、镁合金材料,以镁质耐火材料为主,产品覆盖60%的国内市场和40%的国际市场。
装备制造业。营口市工业的支柱产业,形成了重大成套装备、汽车零部件、汽保设备、机床、钢结构、电线电缆等装备制造工业体系。主要产品包括大型透平压缩机组、输变电设备、专用改装车、太阳能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专用机床、汽车零部件、汽车保修检测设备、印刷设备、安全智能装备、节能锅炉和起重设备等。
海蜇产业。营口特色海洋产业,营口市海蜇产业链完整,营口市拥有年繁育海蜇苗4亿头、养殖面积超5万亩的海蜇牧场,营口市不仅盛产海蜇,更拥有完整的海蜇全产业链,从海蜇养殖、捕捞、收购、加工到贸易,业务遍及海内外,营口海蜇贸易量约占全国80%以上。营口海蜇年加工量和年出口量均排在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海蜇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海蜇之乡”称号。
农林牧产业。营口素有“三水之乡”之美誉,形成了水稻、水果、水产“三水”和柞蚕、绒山羊“两宝”以及海蜇“一特”六大主导产业。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9.31万亩,是辽宁省粮油种植的优势区。水果栽培历史悠久,有“天惠之地苹果之乡”之美称,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11个优势品种、35个优势区域中心之一。全市水果种植面积65.3万亩,产量112万吨,果品远销俄罗斯、越南、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国内各地。营口是中国高纬度海产品盛产地,全市水产品产量52万吨,水产养殖面积61.2万亩。海蜇年养殖量0.8万吨,年捕捞量17万吨,年加工产量(成品)23.6万吨,养殖量、捕捞量、加工量、销售量、出口量均占全国70 - 80%左右。此外,营口动物养殖门类齐全,围绕绒山羊、生猪、肉鸡、肉鸭、蛋禽五大产业链,形成了畜牧业发展格局,尤其绒山羊产业,被誉为“中华国宝 中国绒山羊之父”。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8.7万亩,产量73万吨,设施蔬菜面积5.57万亩,产量27.96万吨。营口市柞蚕放养历史悠久,年放养柞蚕1.5万把左右,产茧1万吨。
三、外贸载体
外贸载体
(一)跨境综试区概况
中国(营口)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围绕提升开放能级、做强对外贸易,统筹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先行区以及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创新开放优势,积极探索直播电商与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建设两大平台、实施五大工程、构建六大体系,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全域跨境电子商务大格局,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新动能。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创新制度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释放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活力。坚持分步推进,重点突破。按照“先易后难、靶向攻坚”原则,以创新性思维化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持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壮大。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重点实施跨境电子商务五大工程,构建更加专业、完善的监管服务模式和制度体系,围绕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形成全域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详细分析,点击链接:【重磅发布】七批次165个跨境综试区城市建设实施汇总解析
(二)综合保税区介绍
营口综合保税区是东北沿海唯一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85平方公里,2017年初,营口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综合保税区的申请;2017年12月21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2018年12月19日通过预验收;2018年12月27日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的正式验收。营口综合保税区四至范围为:东至静海路,南至新海大街,西至听海路,北至新联大街。2019年7月10日,营口综保区开展首票以保税物流方式办理的海关业务,标志着营口综合保税区的正式运营;2020年6月16日营口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在营口综合保税区首票1210跨境电商进口货物顺利入区,标志着营口综保区跨境电商进口保税备货业务模式正式启动。2021年7月21日营口综保区完成“97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首单业务;2021年10月13日,东北首票跨境电商“9810”出口货物在营口自贸区通关,标志着营口综保区“9810”跨境出口业务的开通。
详细分析,点击链接: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分析汇总——完结篇
(三)保税物流中心(B型)概况
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08年12月26日经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批准设立,2009年9月16日顺利通过四部委联合验收,并正式封关运作,是东北地区第一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座落于港区内的保税物流中心。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位于营口港港区内,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距离码头仅600米,具有通关便利、物流周转快捷、成本最低等突出特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将极大的发挥出港口国际物流的集聚及辐射效应。
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自2009年9月16日正式封关运行以来,货运量连年稳居全国保税物流中心首位;进出口货值在全国保税物流中心的排名始终位居前列;出口贸易额保持着占营口地区三分之一强的比重,为腹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至此,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扩容15万平方米”获得了国家海关总署的批准。扩容后,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总面积将达到65万平方米,这标志着营口港保税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详细分析,点击链接:全国海关保税监管场所(B型保税物流中心)分析汇总——完结篇
四、数据统计
1、营口市土地总面积为5427平方公里。
2、2023年,营口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79.4亿元,比上年增长5.3%。
3、2023年,营口市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4.9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6.6万人。
4、2023年,营口市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476.2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总额231.5亿元,下降11.9%;进口总额244.7亿元,增长19%。
5、2023年,营口市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01亿元,增长21.9%;全年邮政业完成函件52.42万件,包裹1044.57万件。规模以上快递5994.3万件,规模以上快递业务收入5.97亿元。
6、2024年,营口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全年进出口额共完成6.65亿元人民币。
示例图:跨境综试区业务脑图
示例图:综合保税区业务脑图
示例图:保税物流中心(B型)业务脑图
备注:
1、全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城市分析每周二、每周四更新;
2、以上数据来源:海关总署、政府官网及相关报告、网络信息收集等;
3、若上述信息有误或涉及侵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
4、发布的各省份“跨境电商+产业”城市分析排名不分先后;
5、图片来源网络、“勤曦运营”及《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总则》;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免责声明:若上述内容、文字、图片等存在错误,或涉及侵权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一经反馈,我们将立即核实,并迅速采取修正或删除措施,确保内容准确无误、合规合法 。
来源:勤曦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