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证监会网站注册结果显示,近日,安徽古麒绒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麒绒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注册申请终于正式获批,实现全国羽绒材料领域企业主板上市“零突破”。
古麒绒材董事长兼总经理谢玉成(来源:天下徽商)
3月,当羽绒服进入销售淡季,羽绒材料行业却迎来了新的消息。
据证监会网站注册结果显示,近日,安徽古麒绒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麒绒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注册申请终于正式获批,实现全国羽绒材料领域企业主板上市“零突破”。
这家站在波司登、海澜之家、森马、鸭鸭等知名羽绒服品牌背后的供应商企业,历时近550天,经历了注册制改革、财务数据过期、五次更新招股书提交注册等风波后,终于有望登陆深交所主板。
在更为广阔的市场中,随着新能源、新消费等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供应链企业正从幕后走向台前,掀起一波IPO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已有十余家供应链企业提交上市申请,涵盖光学器件、食品快消、智能硬件、高端制造等领域。这些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行业红利,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隐形冠军”。
01/古麒绒材年营收近十亿
据古麒绒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注册稿)(以下简称“招股书”)显示,古麒绒材2001年成立,位于芜湖市南陵经济开发区。
主营业务聚焦于高规格羽绒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鹅绒和鸭绒,产品主要应用于服装、寝具等羽绒制品领域。
古麒绒材定位中高端市场。客户包括海澜之家、森马服饰及其旗下童装品牌巴拉巴拉、罗莱生活、际华集团、波司登、太平鸟、鸭鸭股份等。
招股书
古麒绒材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 2800吨功能性羽绒绿色制造项目(一期)、技术与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古麒绒材近年来业绩表现稳中有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96亿元、6.67亿元、8.3亿元和9.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净利润则分别为7681万元、9701万元、1.22亿元和1.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
在2024年上半年,古麒绒材实现营业收入5.11亿元,净利润9663万元。此外,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逐年提升。
从产品结构来看,羽绒类产品是古麒绒材销售的主要产品类型,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已达到100%。公司主要生产鹅绒和鸭绒产品,其中鸭绒产品占比较大,但毛利率相对较低。为了改善产品结构,古麒绒材计划通过IPO募资投入年产2800吨功能性羽绒绿色制造项目(一期),以期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
02/油漆工逆袭
IPO前,古麒绒材董事长兼总经理谢玉成直接持有7,037.4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 46.92%;董事会秘书谢伟(谢玉成之女),直接持有公司1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 0.67%。谢玉成、谢伟父女二人合计持有公司 47.58%的股份,系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谢灿(谢玉成之女)直接持有公司1.73%的股份,并通过芜湖新筑间接持有公司 0.67%的股份,合计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 2.40%的股份。
谢玉成、谢伟和谢灿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为一致行动人,谢玉成、谢伟能够直接或间接控制古麒绒材49.98%的股份。
事实上,谢玉成并非古麒绒材的最初创始人。据公开资料披露,谢玉成最初从事的是油漆行业,给村里人的家具喷涂油漆。
1983年前后,安徽芜湖光华玻璃厂有一个油漆工程交给了蒲桥乡建筑公司,乡建筑公司需要油漆工。据《徽商总卷》描述,“在母亲的努力下,谢玉成找到了时任乡建筑工程队经理。”
1988年,谢玉成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在南陵县蒲桥乡建筑工程队工作。1991年,谢玉成辞职创业自己单干承包公司,到1994年谢玉成已是拥有200多万元资产的小老板。
2004年,谢玉成创办上海新龙成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总承包和分包。
古麒绒材前身南翔羽绒成立于2001年10月15日,由刘建国、刘小霞分别以实物30万元、货币20万元出资设立。
古麒绒材
2008年1月,刘建国因资金需求暂时退出,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妻子刘小霞及翁木林在内的15名自然人。
2010年2月,谢玉成出资1000万元,持股比例仅次于刘晓霞。2年后,刘建国选择归位,受让前述除翁木林外14人所持公司股权,合计出资额1500万元,持股比例达到50%,而谢玉成持股达到33.33%。
随后,由谢玉成控制的上海龙成新增注册资本2000万元,同时谢玉成、刘建国分别将其持有的1000万元、50万元出资额转让给上海龙成。彼时谢玉成成功上位拿下古麒绒材的实控权,控股比例达到61%。
在经历2014年1月、6月两次增资后,谢玉成直接以及间接控制上海新龙成(也即上海龙成)合计控制公司73.125%的股权。当年8月,南翔羽绒召开股东会决定将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公司名称由芜湖南翔羽绒有限公司变更为古麒羽绒股份公司。
至此,谢玉成拿下了公司控制权,开始为之后的上市路埋下伏笔。
2016年,古麒绒材曾挂牌新三板。2022年启动主板IPO后,公司经历注册制改革、财务数据过期等波折,五次更新招股书,直至2025年3月7日终获证监会放行,成为深交所主板注册制下耗时最长的案例之一。
03/供应商闷声发财
近年来,不仅是明星消费品牌吃到了“红利”,站在它们身后的供应商也正在闷声发财、排队上市。
据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包括黄山谷捷、天和磁材、恒鑫生活、宝立食品、汇通控股等多家新能源、新消费等产业的供应链公司纷纷走入IPO。
明星消费品牌的规模化扩张,为上游供应链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订单和增长空间。蜜雪冰城、奈雪的茶等品牌近年营收激增,其供应商恒鑫生活(纸杯吸管供应商)等相继提交招股书。恒鑫生活2021年营收7.19亿元,仅瑞幸一家便贡献超8300万元收入。
以3月4日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交易的汇通控股为例,该公司2006年创立于安徽合肥,主要从事汽车造型部件和汽车声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车轮总成分装业务,是国内多家自主品牌汽车厂商的一级配套供应商。2024年1至6月,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振宜汽车、东南汽车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 94.37%。
尽管背靠明星品牌,供应链企业仍需应对行业内卷与角色重构的压力。例如,德馨食品早年从果汁转型现制饮品配料,菲诺(瑞幸椰奶供应商)经历C端试错后回归B端,均体现出供应链企业需在技术升级与市场定位间平衡。
合肥汇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资本亦推动供应链企业向“超级供应商”进化。
弘章资本指出,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更易脱颖而出,如三元生物(元气森林代糖供应商)凭借赤藓糖醇技术成为全球龙头。同时,部分企业尝试纵向延伸,如海底捞拆分蜀海供应链独立运营,年服务收入超10亿元,探索第二增长曲线。(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常诚 编辑:龚凤琴)
来源: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