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伙的中国“粮”缘:一粒米背后的乡村振兴故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19:44 2

摘要: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2024年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一则名为《非洲小伙的中国“粮”缘》的短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曾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非洲青年门杜,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跨越1500公里来到港中坪村,为我们带来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2024年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一则名为《非洲小伙的中国“粮”缘》的短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曾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非洲青年门杜,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跨越1500公里来到港中坪村,为我们带来了一段关于“一粒米”的精彩故事,展示了中国乡村振兴以及耕地保护、守护粮食安全的经验。

“米粒”切口,展现农业创新发展

短视频打破传统农业报道思路,以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的稻米为核心元素。通过呈现育秧、耕种、深加工等环节中“一粒米”的变化,借助门杜的亲身经历,全方位展示了稻米生产过程。从中我们能看到新时代中国农业以稻米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成果,以及耕地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从先进的育秧技术到现代化的耕种设备,再到多样的深加工产品,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中国农业的进步与创新。

青年对话,突显中非合作力量

青年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也是国际交往的活跃力量。报道聚焦于极具代表性的中非青年,有走访过中国40多个乡村的门杜,也有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过的港中坪村青年种粮大户戴宏、“90后”农村合作社理事长陈帅宇等。以他们在田间、车间的对话为主线,生动展现了中非合作中青年的重要作用。这不仅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各国青年“为世界人民团结发出青年之声,为全球发展进步注入青春之力”的殷切期望,也让我们看到中非青年在交流合作中,为乡村振兴乃至全球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

深度挖掘,见证耕地保护成效

湖南作为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一直秉持着“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理念。该短视频深度挖掘耕地保护工作核心,从门杜了解育秧,到学习操作插秧机、农用无人机,再到稻谷加工成米以及相关深加工产品,从产业、人才、环境等多维度,全景式呈现了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在粮食生产与耕地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广泛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外传播,短视频采用门杜全英文介绍,并配有中英文字幕。相关视频在湖南电台新媒体平台推出后,迅速被中国自然资源报公众号、i自然、芒果TV等众多权威新媒体平台转发,还有外国友人将视频英文版转发至Facebook等自媒体平台。上线后全网点击量突破500万,这不仅加强了国际传播,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经验与成果,感受到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全球发展方面的担当与贡献。

《非洲小伙的中国“粮”缘》,用一粒米的故事,串联起中非青年的交流,展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魅力,也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声音。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故事,继续书写中非合作的美好篇章,为全球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马栏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