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接到深圳一个做医用耗材的老板电话,声音都带哭腔:"年底盘点,仓库里过期灭菌手套、滞销的导尿管,加起来快400万,占我全年利润的三分之一!上游厂家压货,下游医院回款慢,中间这库存像肿瘤一样疯长。"这不是个例。
上周接到深圳一个做医用耗材的老板电话,声音都带哭腔:"年底盘点,仓库里过期灭菌手套、滞销的导尿管,加起来快400万,占我全年利润的三分之一!上游厂家压货,下游医院回款慢,中间这库存像肿瘤一样疯长。"这不是个例。
2025年生物医药行业利润增速高达25.3%,但中小企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比行业龙头多出35天。
今天咱们就扒开医疗器械行业库存管理的那层窗户纸,看看为什么传统方法失灵,以及怎么用绩效机制把这"肿瘤"变"肌肉"。
王姐的医疗器械公司主营一次性输液器,年营收6000万,听起来很稳。但滞销库存。
医院采购有周期,她怕断货,每种规格都备3个月安全库存。结果国家集采政策一变,某款输液器价格腰斩,她仓库里还有80万的货,进价高于现价,卖就亏,不卖更亏。
更惨的是,灭菌有效期只有2年,一批价值50万的货,因为仓库管理员懒得做先进先出,过期直接报废。
她上过ERP,花了20万,结果采购员还是私下用微信跟供应商下单,入库数据滞后3天;生产部为了赶工,一次性领走3个月原料,用不完堆在车间角落;销售为了冲业绩,盲目承诺客户有现货,结果账上有货,仓库找不到。老板天天吼"要管控",但谁来管?怎么管?管好了有什么好处?没人知道。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因库存管理不善导致的损失,平均占营收的3.2%,而行业龙头企业这个数字只有0.8%。差距不在流程,在"人心"。
传统管理思维是"库存高,就降库存",于是老板们搞运动式清理,搞全员降库存KPI。结果采购不敢买了,生产停工待料了,销售丢单了,老板说"你们怎么不早点说",员工心里骂"你早干嘛去了"。
核心矛盾点:
库存不是降下来的,是"转"起来的。而"转"的动力,来自人性中的"趋利避害"。
你光靠罚,员工只会把库存从仓库搬到车间,从账面数据做漂亮;你光靠奖,员工可能为了奖金过度促销,损害品牌。真正的反常识是什么?
不要把库存当成本,要把库存当"理财产品"——谁能让它快速流转产生收益,谁就分钱。
浙江宁波一家做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企业,员工250人,2024年因库存积压差点倒闭。老板陈总2025年开年做了大胆改革:
他上线了一个内部"库存周转积分系统",用简道云搭建,零成本。
每个SKU都有"周转目标天数",采购、仓储、销售共享一个积分池。每提前一天周转,系统按解放资金额的1%自动计算积分,1积分=1元钱。
采购员小李这个月让熔喷布周转快了15天,解放资金30万,积分账户多了3000元,月底直接提现。他说:"这比年终奖还刺激,天天能看到钱在涨。"
生产部领料不再是"领",而是"租赁",按天计算租金。比如领走价值10万的原料,如果3天用完,租金为0;如果超期7天,每天按0.05%收占用费。
但这钱不交给公司,而是进入部门奖金池,如果周转快,部门还能从池子里分钱。生产主管老周以前一次性领一个月原料,现在精确到按周领,因为"省下的租金就是团队的团建费"。
销售部背的不再是销售额,而是"有利润的销售额"和"库存周转天数"。
公司划出20%的呆滞库存,让销售员认领,底价给他,卖出后差价归个人。销售员小张把一批快过期的手套,通过线上医疗平台低价批发给诊所,赚了8万块,公司也收回了50万成本。老板说:"与其报废,不如让销售当老板。"
效果:
6个月,库存周转天数从98天降到45天,呆滞库存从380万降到60万,现金流回转了320万。更惊喜的是,销售为了清库存,主动开发新渠道,营收同比增长40%。老板现在每周看的是"积分排行榜",而不是库存报表。
这套机制的核心,是把库存管理的"责权利"彻底下放,让每个人成为库存的"小老板"。
第一板斧:建立库存收益共享权
划定"收益田" :
把库存分为战略储备、正常周转、风险呆滞三类。只把"正常周转"部分纳入收益共享。
设计"分红池" :
每季度计算一次,库存周转率提升带来的资金占用减少额×年化6%×50%=分红池。
分配"股权制" :
采购占30%(负责买得准)、仓储20%(管得好)、销售30%(卖得快)、生产20%(用得省)。每个部门内部,按岗位级别和贡献二次分配。注意:必须让基层员工也能分到,哪怕每人几百块,激励效果远超高管的几千块。
第二板斧:推行库存责任终身制
1、一料一码一责任人:
每个SKU从采购下单那一刻起,系统(用简道云零成本实现)自动绑定责任人。采购员、入库员、领料员、销售经办人,全程可追溯。
2、呆滞物料"连坐制" :
超过150天未周转的物料,触发预警,责任人需提交处理方案。超过180天,每月从责任人绩效奖金中扣除资金占用费(年化4%),但同部门的其他人可以"众筹"帮他处理,处理后收益共享。这叫"责任到人,帮扶到组"。
3、损失"倒追制" :
因过期、损坏导致的库存损失,按责任比例倒追12个月。比如某批次物料因仓储不当报废,仓储主管承担40%,仓管员30%,质检员30%。让员工知道,今天的疏忽,明年的奖金还要买单。
第三板斧:搭建零成本透明化看板
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工具的ROI数据显示,零代码平台的实施成本仅为传统软件的1/10,但员工使用率高出3倍。
工具选择:
简道云、金蝶云星辰等,年费几千到几万块,手机扫码出入库,库存预警自动推送。重点是"零培训成本",50岁的仓管员10分钟学会。
数据透明化:
每天下午5点,系统自动推送"库存周转红黑榜"到企业微信群。红榜前三名,发50元红包+表情点赞;黑榜后三名,不批评,只@他,并附上"明日改善建议"。公开但不说教,让员工自己"要面子"。
老板"退居二线" :
老板从"天天盯库存"变成"每周看榜",只在榜单异常时介入。把管理权交给数据,把激励权交给机制。员工从"为老板打工"变成"为自己挣积分"。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但增长率高的同时,淘汰率也高。那些活下来的中小企业,不是靠技术多先进,而是靠"人心多齐"。
记住:库存周转慢,根子在激励少;库存降不下,原因是分钱不精准。
老板们,别再迷信"上系统就能解决一切"了。系统只是放大镜,放大的是好的机制,也放大坏的懒惰。先修好"绩效激励"这门内功,再配"零代码"这把好用的剑,3个月,你的库存周转率不提升50%,你来找我。
从今天起,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贴在会议室,每周开会只问三个问题:
上周谁的分红最多?谁上了黑榜?本周我们怎么帮帮他?坚持3个月,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员工都是"库存管理专家",只是你之前没给他们"当专家"的好处。
若您向本账号私信 “绩效” 二字,即可获取一招制敌的精妙策略。我们将为您免费奉上一份时长达100分钟的薪酬绩效内部学习视频方案。
此方案具有快速起效、独具创新的显著特点,宛如一把利刃,助力您在企业经营中披荆斩棘。
来源:绩效智库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