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几年我们听得最多的不是美日的威胁,不是一四岛内的“和平自嗨”,而是我们自己内心中的那份笃定与执着。
“台海问题从来都不是‘会不会’,而是‘什么时候’。”
过去几年我们听得最多的不是美日的威胁,不是一四岛内的“和平自嗨”,而是我们自己内心中的那份笃定与执着。
曾经悬在很多人头上的那道“统一命题”,正在变成一道“收官倒计时”的选择题。
这场落子无悔的大棋局,已经明确摆出了四条战线:政治先行、军事压制、经济硬抗、舆论收官。
布局已完成,剩下的真的只是“时间”二字。
过去官方的表态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战略模糊”,多少还讲究一个“和为贵”、“逐步推进”。
可现在不同了,一个决定整个国家走向的政策突然被写进了《十五五规划》。“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八个字,白纸黑字,不再模糊。
过去的希望、呼吁,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五年内必须要实现的事,容不得再拖。这不仅是宣示,更是军令状。
别小看一纸规划,它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体制资源都会为这个目标服务,这场棋局已经正式开盘!
全国人大常委会定下“台湾光复纪念日”,这是第二记重拳。纪念日意味着从法理层面钉死了定位。
这是给岛内一种提醒,你再闹,就是逆历史而动。更是对外部势力的一记法律先手:不论你认不认,我们已经有了制度化的法理合法性。
军事才是真正让美日等“关心台海局势”的人睡不着觉的地方。
从2022年佩洛西窜访那天起,整个台海战术格局就已彻底变天。过去那条“海峡中线”成了历史概念,解放军军演不仅进了12海里以内,这种“突破”已经演变成了常态化编队巡航、跨区联合演练、立体作战演训。
以往是练兵,现在是排兵布阵。到底是不是“演习”,大家心知肚明:无人机、野战医院、水文勘察队、两栖突击装备,这哪是演练,是迁移前线后勤体系的序章吧?从频次到种类到威慑效果,这些年台海军演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词:读秒阶段。
经济上这几年也早有准备了,以前多少还是有顾虑,怕西方全面制裁,怕脱钩风暴,怕经济侧翻。
可自从中美贸易战拉开序幕后,我们一步一脚印地走完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抗压预案。
稀土一勒美国就哀嚎,芯片一堵反倒逼出了我们的自主研发布局。科技突围、高端制造突围、能源战略突围……我们用七年时间测出了实打实的抗击打能力,这比嘴上喊抵制有用多了。
中美分歧最多的科技与信息战领域,现在已经不再是“他们掌控我们命门了”,反而是我们在某些关键原料方向上具备了反制甚至反包围能力。
我们早就为解决台海问题铺好了经济弹性区。西方要真敢来硬的,我们不但顶得住,还能拔钉拆桩。
最后是舆论这条线,说是软实力,其实硬得很!
中台三篇檄文说清楚了来龙去脉、统一的红利与历史必然性,是给岛内人看的,是给世界看懂的,是中国“先礼”的部分。
《沉默的荣耀》为什么敢公然播放吴石将军的名字?这恰恰说明了:这不再是卧底潜伏的阶段,而是纪念与铺垫的时机。
情报战最忌暴露,但现在却不介意被曝光,只有一种可能局势已明,收网在即!
“赖氏家训”之剑,更是舆论层面的定性操作。我们讲究祖宗血脉,而现在就是要从人伦、历史、民族认同上,将其“定性为数典忘祖”,公器私用,那就等着清算!
那统一之后会怎么样?这么块地儿有啥战略意义?
战略意义这个词不是靠地图量面积的,是看位势与航线的!
台海和巴士海峡是全球最关键海上要道之一,日韩油气、东南亚进出口、南海通商,甚至美军事运输,全赖这里。
日本超75%的海运,几乎100%的能源进出口,都会被锁定。你以为突然多了一块“飞地”?错,这是一座锁钥!
台海的回归不仅象征着岛链突破第一步,也很可能是中美西太博弈的收官之战。
你可能听说过“关岛、冲绳、横须贺”是美国军事的爪子,但如果台海回归,就相当于我们直接钳住了美日在第一岛链的主要交通脊柱。
压力线一断,他们所谓的前沿部署立刻变成裸奔。
台海回归对中国是民族复兴的标志,对美日而言则是海洋霸权崩塌的起点。
收官不仅要胜,还要把后手布的滴水不漏。这三条明线就是给外部势力的“最后通牒”。
第一不承认任何台岛军购债务。所有在非法分裂状态下签订的军火协议,无效无责。你美方赚的枪炮钱,自己消化去,中国人一分钱不会掏。
第二,任何岛上外国军事人员都是入侵者。别抱侥幸心态了,无论你披的是“技术顾问”皮,还是“人道观察”外衣。
一旦统归动手,务必视为敌方武装,要有心理准备:迎接我们的,是东风不是东风快递哥!
第三点,台海的资产与海外企业,一律视为中国国家产业。他国别想借乱冻结没收。法理我们有,机制我们有,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维权就硬碰硬。
从法国到东南亚,我们有法律和渠道对标处理,绝不吃哑巴亏!
来源:市井老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