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开始了,我好像又没有什么可以规划的工作,没有非做不可的事。眼前是空白的时间,等着被填充。不想等着谁的召唤,又不得不等,等工资发下来,等任务派下来,我想做,却无从做起。那就做能做的部分吧。有几本要看的书,有一些要写的字。一点一点做好自己能做的部分。抚平一些焦
momo,你好吗?
九月开始了,我好像又没有什么可以规划的工作,没有非做不可的事。眼前是空白的时间,等着被填充。不想等着谁的召唤,又不得不等,等工资发下来,等任务派下来,我想做,却无从做起。那就做能做的部分吧。有几本要看的书,有一些要写的字。一点一点做好自己能做的部分。抚平一些焦虑。
八月,是看书最多的一个月,我看了九本书。我沉浸于此,沉醉于此,我游荡在残酷、温暖、复杂、悲伤、狂喜的世界之中。阅读的时光总是治愈我,安抚我。打开书,我奔向宇宙;合上书,我奔向生活。我想,只要还有人在读书,这个世界一定不会太坏吧。
听你说,你最近在体验送外卖,你一天会工作多长时间?一直在路上会不会很赶?
九月很长,我们慢慢来聊吧~
阿黎
阿黎你好呀~
我还没有开始找全职工作,自己的状态还没有很好,如果又像之前那样,着急去工作,大概会再次进入“逼自己去卷→崩溃”的循环之中。
刚好,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了一些年轻人兼职送外卖的帖子。他们大都把送外卖的体验写得很好,说是比上班有趣、有干劲儿,还能减肥,我就心动了。
我正好有一辆电瓶车,注册了个众包账号,成为了一名骑手。但我送得佛系,很热的时候天黑了才出门,下雨了也不去,而且还要间歇性地给自己放两天假,所以一个多月下来,美团+饿了么两个平台加起来,才跑了230+单,扣掉保险(每天一旦开始跑单,平台就会扣掉2.5元的保险费)和超时罚款,赚了一千多。送外卖的过程中长了一些见识,也有了一些新鲜的感受,这个月就慢慢和你分享吧。
阿黎问我,我好吗?看起来,我好像是有活力的,日子是丰富的。但事实上,自从不上班后,我基本都要睡到快中午才起床。一直都有点嗜睡,感觉是在逃避面对现实,睡着了就不会再有各种糟糕、痛苦的感受了。最近常常出门去送外卖,有事情可做,多少可以赚一些零花钱,我对自己当下的状态就会少一些苛责,这也是一种逃避吧。但打心底里,我大概从未接纳自己这种没有收入、没有社会身份、没有创造价值、无所事事的状态。
之前和你约在九月共写,因为九月是开学的月份,虽然早已不是学生的身份,但九月还是给我一种新的开始的感觉。
momo
任岁月流过,我们只在乎内心的喜悦
阿黎你好呀~今天写一下我作为外卖骑手体验吧
8月28日是我跑单生涯中收入最高的一天。这一天当中,我从17点41分接到第一单,到23点55分完成最后一单配送,中间还稍作休息,回家给电动车充了一个小时电。
那天下雨,单价较高,我一共送了19单,配送收入为132.4元。当天平台有活动,17:00-23:59完成16单,且至少有6单是在21:00-23:59之间完成,就有72元的奖励。扣除2.5元服务费,当天总收入201.9元。
在此之前,我跑得很佛系,没有为了平台奖励规划过配送时间,也就一毛钱的奖励都没有得到过。那天天气很凉快,我想着尽量多跑几单。跑到十单的时候,我估摸着这个奖励或许可以赚到了。
后来下雨了,配送的单价也变高了。我卯着劲儿想把奖励赚到手,于是就冒雨继续。这是我第二次在雨天送外卖。我带了宽檐帽,穿了从平台上七块钱买来的雨衣。虽然衣服还是湿了,但比起上次,已经好很多了。
第一次冒雨配送是配送中就开始下起瓢泼大雨。没有雨衣,有雨伞,但骑着车没办法打。当时的我骑在一条主干道上,避雨的地儿都没有,只能往前骑,雨打在脸上、眼镜上,看不清楚手机导航和路,内衣内裤都湿透了,穿的白色T恤淋湿后贴在身上,内衣的颜色和轮廓都显现了出来,实在是太狼狈了!后来,我找了个地方避雨,雨小了点后赶紧把手上的单子送了。雨停了,我穿着湿漉漉的衣服骑车冷得直打哆嗦。当时送的两单都超时了,平台扣了钱,几乎是白送了,我申诉了两次,也都没有通过,很是气愤。
28号那天,我在另一个平台跑单。下雨期间,所有超时单都会自动免罚,还是蛮人性化的。那天晚上送到十点,还差五单就能拿到奖励的时候,我的电动车没电了。想到再跑五单就能多赚72块钱,我回家充电,稍作休息后,换了身衣服就又出发了。这时,雨变得更大了。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两个不错的保安大叔。成都的很多小区都不让外卖车辆进入,我的电动车是奶茶色的可爱款,看起来不像是送外卖的,又没有餐箱,我穿的也是自己的衣服,所以有时候会跟着别人混进去,没被拦过。但雨夜小区人少,没人进出时,我喊保安开门就必然会被问是干什么的。我撒不了谎,只好说是送外卖的。
一个小区的保安大叔说,你骑进来吧,你要去的楼栋在另一边,很远,你慢点骑就行。
另一个保安大叔在我的再三央求下同意我骑进去了。
最后一单送到顾客家门口时,开门的是个年轻的男生。他看到我后迟疑了一下,显得很惊讶,可能没想到深夜下着大雨,还会有女骑手来送单吧。
那天送完最后一单,骑车回家的路上,我特别开心,很有成就感。虽然已经是十二点多了,衣服是湿的,而且赚这72块钱的难度、付出的时间和之前坐办公室的工作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但我当时真的很开心,心里充满了纯粹的喜悦。
momo
momo:
人真的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存在着的。
刚工作时,我也为自己一直不合群、没法好好融入社会、不能成为满足领导要求的下属而困扰。他们要我能听得懂饭局上的『开玩笑』调侃,要我懂得在什么时间怎么表现自己,要我懂得怎么使用权力去管理下属,要我一上任就要学会前任领导圆滑、恩威并施、“向上管理”的手法。我几乎被内心巨大的困惑、迷茫所吞噬,还为自己不合时宜的思考感到羞耻。我感觉到不舒服,我不想被这个系统卷入,但当时的我也没有更好的答案,也没有自己想要坚定的东西。都30岁了,却什么都没想明白,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想融入周遭环境,到底想追求什么。
而现在,我接受了。就算我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一直在追寻和思考,也是可以的。我不想融入,也是可以的,我不想变得成熟圆滑,是可以的。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终于不再听到我的领导频繁地跟我说,你要向XX学习。她接受了我,接受了我就是一个在公共场合容易动情,讲不出来流利的话,只会磕磕绊绊尝试表达自己最真实感受的人。她会帮着我向大家解释:她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她接受了我就是一个更擅长用文字表达的人,不再对着说,你要成长,你要往台前走,你要让别人看到你。
我也越来越接受我自己。我比较慢,我不是一个一毕业就要成熟落地的苹果。我是一棵树,会持续成长,不会一次就成熟,会不断抽新芽,长新叶,会凋零,会开花,会落叶,会经历四季,逐渐繁荣丰富。
我看脱口秀和说唱节目,会通过节目观察他人的变化——坚持的人、新来的人,以及屏幕前的自己。一切都在流动,而我们始终立于中心,任人、事与岁月穿过、流过。生命的厚度悄然增加,不知不觉间,我们站得更稳,眼神更坚定,模样也更清晰了。
阿黎
我们都是无法成为野兽的人啊!
阿黎呀~
你提到的初入职场时的不适,领导“鞭策”你变得左右逢源、圆滑世故,我也有类似经历——只不过我的领导是我爸。
他一直希望我是那种特别能social、善于打点各种人际关系(尤其和领导的)、左右逢源的人。
之前在大学里的那份工作,我爸让我和办公室主任打点好关系,还让我去给人家送礼。我说我一个女孩子,办公室主任是个有家室的90后,我怎么去搞好关系。他说女孩子怎么了,医院里的那些医药代表好多都是女生,在酒桌上还不是和别人谈笑风生,一杯接着一杯的。
前两天,他又在电话里提起这件事,说我“上学上傻了”,缺乏社会经验,居然又提起,“当时在那个学校,要是你和领导关系好的话,最后年终奖他肯定不会扣你的”。(我当时干到了寒假前的最后一天,但是年终奖只给了1/n)。我无言以对。
我虽然不会对领导阿谀奉承,但工作勤勤恳恳,对领导也毕恭毕敬。他为何会认为,是因为我没能让领导喜欢我,才被克扣了年终奖,明明是因为那个领导是个王八蛋啊!
所以,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我们就是没法成为职场上的“万金油”,突然想到了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保持真我,最终可能无法像标准的职场人一样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至少也不会饿死吧。
阿黎呀,处在缺乏活力、失序的职场里,让无力和沮丧只停留在工作时间,没有继续蔓延,真的已经很了不起了!我的生活里没什么能托住我的支点,所以这个系统格外脆弱,经不起小风小浪,常常溃不成军。但在低谷期,兴趣爱好是可以救命的存在。所以,文字真好,书籍真好,喜欢和TA们打交道的阿黎,真棒!
momo
momo,今天(昨天)有好些了吗?
有时面对空白的页面,我好像没有这么多想说的。从去年到现在,我几乎每个月都在共写,和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我喜欢对话,也希望写下来的心事,有人看见,有人回应。即使对方只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TA在跟我分享,我也会觉得是一种对话。
如果是我一个人写,我可能坚持不了每日书写。以共写的方式打开我自己,也将更多不同的人、生活方式,深度地带入了我的生活。我看见了不同的选择、生活、人群和TA们的情绪,还有绝对真实地在地球另一个角落发生着的人生。这比看小说的感觉还棒。
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更能接纳自己的生活。就像你前面说的,『人真的是可以以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姿态存在着的』。参加每日书,和这么多人在一起,让我更坚信了这一点。
这也意味着,我更勇敢、更愿意去行动。因为你们的存在让我相信,我们可以也应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展开自己的生活。即使改变不会立马发生,但写每日书就像每天给自己浇水,变化会不知不觉发生的,对吧。
momo,我今天状态好了一些。值得庆祝的是,我发了《太阳的阴影》的书评,也整理了8月的总结。像我们这种“无法成为野兽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昨天,我听了播客《宝珀有时》的第四期节目。节目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王芳提到:如果你意识到这个社会以及世俗标准本身是有问题的,那『适应社会』就不是健康,而是更深的异化。
我感受到她的话语轻轻地拥抱了我。关于人生与社会,我们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但拒绝现状,不愿妥协地折叠自己,坚持表达不适,承认痛苦,也是一种推动的力量。
『不回避痛苦、不盲从系统,在真实的连接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与momo共勉!
阿黎
来源:中国三明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