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涟水】“扶贫先扶智”:蒋志平和他的涟水大学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0:28 1

摘要:结合涟水县博物馆展陈顺序,按照序厅、淮浦人初、楚韵汉风、煮盐春秋、烽火岁月、治水改土、中庭、重教尚文、佛光塔影等布展顺序,讲述涟水积淀深厚的历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说涟水文物、盐业兴盛、涟水战争、历代乡贤名士、水利成就、涟水传说等,让市民了解涟水,激发观众探索

【博物馆里的涟水】结合涟水县博物馆展陈顺序,按照序厅、淮浦人初、楚韵汉风、煮盐春秋、烽火岁月、治水改土、中庭、重教尚文、佛光塔影等布展顺序,讲述涟水积淀深厚的历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说涟水文物、盐业兴盛、涟水战争、历代乡贤名士、水利成就、涟水传说等,让市民了解涟水,激发观众探索涟水历史的兴趣。

在涟水这片热土上,有一个名字与教育紧密相连——蒋志平。这位1915年出生于涟水小李集的教育家,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海峡两岸架起了一座教育桥梁,更为家乡涟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辗转半生,初心不改的教育路。

蒋志平先生的教育情缘,早在青年时期便已萌发。在家乡蒋庄,他开办私立小学,自任校长兼复式班教师,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1949年,蒋志平旅居台湾。在历经艰辛、创业有成之后,他内心深处对教育的执着始终未变。1965年,他协助友人创办“醒吾商业专科学校”(现已升格为学院);1970年,在台北创办“东南工业专科学校”(现为东南科技大学,在校生过万人);1976年,应邀接办基隆德育护理专科学校(现更名为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

然而,在宝岛的教育事业越做越大的同时,蒋志平始终没有忘记远在大陆的家乡。

落叶归根,倾囊相助报桑梓

1989年,时隔40年,蒋志平首次回到故乡涟水。眼前的景象让他揪心:家乡依然贫困,教育依然落后。这位游子当即下定决心:要用余生之力,改变家乡的教育面貌。

1990年至1993年,他捐资数百万元,兴建蒋庄小学和中学;1994年至1998年,又捐资数千万元,兴建涟水南门小学和涟水县少年宫。然而,他最大的心愿还未实现——在家乡办一所大学。

在《我为什么要在涟水办大学》一文中,蒋老先生动情地写道:“我办大学不是为了营利,若为营利可以到大城市办企业,也可以到大城市去办赚钱的学校。涟水历来很穷,现在还是省里重点扶贫县之一……扶贫,就是要扶教育的贫,提高人的素质才能彻底脱贫。”

“江南地区交通方便,经济繁荣,教育普及,宁沪线上高校很多,要你去凑什么热闹?涟水人是有名的穷读书,他们盼望自己的孩子能读大学。”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家乡深沉的爱。

炎黄大学:梦想照进现实

1999年,蒋志平先生的梦想终于实现。他斥巨资创办了淮安市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民办高等学府——炎黄大学(现为炎黄职业技术学院)。这不仅圆了他个人的梦,更圆了无数涟水学子的大学梦。

如今的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已然成为涟水教育版图上的一颗明珠。校园占地面积309亩,现有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馆藏图书17万册,各类实验室40多个。学院现有在籍学生5000余人,专职教师198人,其中高级职称40多人,已形成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两岸同心,共筑教育桥梁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与蒋志平先生在台湾创办的东南科技大学、经国健康暨管理学院结成了姐妹学校。这种独特的海峡两岸教育合作模式,让学院在办学理念、管理经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实现了良性互动和资源共享。

来自海外的外籍教师以及来自宝岛台湾的教师,更为学院增添了新的活力。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为学生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

教育扶贫,点亮希望之光

蒋志平先生常说:“扶贫不是要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他深知,一个地方之所以贫穷,除工商业不发达外,教育落后才是根本原因。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将晚年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上。正如他所说:“我想在涟水办一所大学,且不说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至少涟水甚至淮安,连云港、盐城等地的学生都可就近上大学…….办大学,把大学办好,也算是我对家乡对国家的一个回报吧!这就是所谓落叶归根。”

精神永续,教育薪火代代传

蒋志平先生和他创办的炎黄大学朝夕与共、休戚相关,他为炎黄大学可谓倾尽全力、鞠躬尽瘁。如今,虽然蒋老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教育精神仍在延续。

在炎黄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随处可见学子们勤奋苦读的身影。他们中的许多人,正是得益于蒋老先生的教育理念,才得以在家门口接受高等教育,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

从私立小学到高等学府,从涟水蒋庄到宝岛台湾,再回到故乡涟水,蒋志平先生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教育者的担当,什么是游子的赤诚。他的故事,不仅是涟水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共创美好的生动见证。

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如今正因他播下的教育种子,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希望之花。

来源:涟水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