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岁的小鲍穿上爸爸的黑皮鞋,站在妈妈身边,目测已经高过178厘米的吕燕,正装一上身,少年气和绅士感同时“上线”
14岁的小鲍穿上爸爸的黑皮鞋,站在妈妈身边,目测已经高过178厘米的吕燕,正装一上身,少年气和绅士感同时“上线”
那天他去参加犹太同学的成人礼,黑色西装、黑色领结,头发打理得蓬松干净,眼神很稳,镜头一来就找到了自己的角度
吕燕在社交平台写了一句:“才一个多月不见,已经和我一样高了”
随手的感慨,反而是所有父母都会懂的那种惊喜——孩子悄悄长成的速度,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爆表
小鲍出生在2011年11月11日,如今14岁,五官更偏父亲那一挂:鼻梁挺,眉眼深,线条利落,混血的轮廓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更成熟一点
有网友打趣,说这是“中了基因彩票”
我更喜欢另一个说法:有的孩子刚好把爸妈的优点拼了个恰到好处
身高这件事,还是要强调一句:现在大家看到的“超180”多是目测,非专业测量
但即便只看比例,也能感到他正处在一个猛蹿的阶段
同样醒目的是他的镜头感,显然从小耳濡目染,在镜头前既不怯场,也不刻意用力,手插兜的那张,酷得很自然
很多人对吕燕的第一反应,是那个“从被叫丑到被叫高级”的中国超模
小眼睛、单眼皮、雀斑,曾经被拿来开玩笑的特征,后来都成了她的招牌
她早就和自己的长相握手言和,镜头里的她,笑容很从容
这份自洽,也许就是她的“高级感”
关于她的家庭,外界也好奇
吕燕在一次访谈里提过一句:“我的先生,是我主动追求的”
这句话很她,干脆、笃定
两人2010年在晚会上结识,半年后一起旅行确定关系,再往后就是婚姻与孩子
外界流传他来自法国某贵族世家,这个说法目前缺少权威公开资料佐证,听个由头便好
又比如他曾有过一段婚姻并育有两个孩子,这类信息同样仅见坊间传播,未见本人或权威渠道公开确认
谨慎一点看待流言,是对他们一家最起码的尊重
但有件事不需要想象:这位法国先生是一位在场的父亲
海边度假,他大方入镜;
沙漠里,父子俩开越野车玩得尽兴
哪怕父子年龄差近50岁,镜头里他们站在一起的那种轻松亲密,是真实的
有人说,年龄会带来距离,我倒觉得,陪伴会抹平距离
吕燕的生活重心,一半在上海,一半在巴黎
2011年起,她定居上海,曾在静安寺附近租住一套220平的老洋房;
2022年她搬到了市中区的大平层,同时开启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工作核心在上海,生活核心偏巴黎
去过她分享的居家片段的人都知道,家里不夸张,却很讲究,绿植成片,书籍到处,像一个随时能坐下来喝茶、翻几页画册的空间
我喜欢这种“没什么豪华符号,但很有生活气息”的家
她骨子里的不服输,也延续到了事业上
很多人以为她达成“人生赢家”就可以躺平,但她没有
她在自己的审美里搭建品牌,在两个城市之间来回折返
这份努力,不是对外界证明什么,而是对自己说:我仍然在路上
回到这次晒照的小插曲,最打动我的不是帅气的正装,而是那句“一个多月不见”
这是一位经常两地奔波的妈妈,发自内心的惊叹
每个父母都懂,孩子的成长是分段计时的,你以为只是出个差、忙一阵,转眼他已经需要穿大人的皮鞋
关于大家关心的“颜值”“身高”,我更愿意把它们当成热闹里的泡泡,看看就好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家庭传递出来的几件事:多元审美、彼此支持、各自努力
从“丑模”到“高级”,从被质疑到被认可,审美的边界被她一次次拓宽
这种观念上的松弛,对任何时代都重要
也想多说一句:未成年人露面,适度即可
这次不过是妈妈晒了几张正装照,已足够让人看到一个少年在长成
公众的喜欢,可以停留在祝福,不必延伸到对隐私的打听
时间线简单捋一下:2010年相识,2011年儿子出生,同年定居上海;
2022年换到市中区大平层并启动个人品牌;
2025年11月,她晒出儿子的近照,引来一片“长得真快”的感叹
这几步,往回看,都是清清楚楚的脚印
有人问,吕燕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
我想,不是她站在T台上的步伐,而是她在人生的起伏里,能把每一段路都走出自己的节奏
面对外界,她保持自信;
面对家庭,她投入而自然;
面对自己,她持续生长
这样的“赢家”,不靠头衔,而靠一种安静的笃定
最后,把这句话送给同样在奔波的人——
生活要紧,热爱要紧,孩子在长,自己也别停
等哪天你回过头,也能像她一样,笑着说一句:路走得不慢,但我一直在前行
至于小鲍的身高,等哪天官方量尺出来,再一起惊叹也不迟
祝这家人,继续在各自的热爱里,越走越亮
来源:娱乐女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