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方的冬天来得早,刚进十一月,寒风就跟带了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我接到我妈电话的时候,正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买热乎的关东煮,手机里的声音带着哭腔,断断续续的:“小远,你…你赶紧回来吧,你奶奶快不行了。”
第一章 冬夜的秘密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刚进十一月,寒风就跟带了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我接到我妈电话的时候,正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买热乎的关东煮,手机里的声音带着哭腔,断断续续的:“小远,你…你赶紧回来吧,你奶奶快不行了。”
关东煮的热气糊了我的眼镜,我愣了三秒,才反应过来“快不行了”这四个字的重量。我奶奶身体一直还算硬朗,上半年我回家的时候,她还能拎着菜篮子去菜市场转一圈,回来给我包韭菜鸡蛋饺子,怎么突然就…
“妈,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说只是感冒吗?”我攥着手机,指节都泛了白。
“哪是感冒啊,是肺癌晚期,她自己瞒着,我们也是上周才发现的,已经转移了…”我妈的声音越来越哽咽,“现在人在医院,昏迷好几次了,医生说…说就这几天了。”
我没心思上班了,跟领导请假的时候,声音都在抖。领导挺好,准了我长假,还让我路上注意安全。我回出租屋收拾东西,翻出那件奶奶去年给我织的藏青色毛衣,针脚有点歪歪扭扭,却是我整个冬天最暖和的一件。眼泪唰地就下来了,我想起小时候,我总缠着奶奶给我织毛衣,要红色的,要带花纹的,奶奶总是笑着说:“小远要什么样子,奶奶就织什么样子。”
坐了六个小时的高铁,再转一个小时的城乡公交,等我赶到县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病房里很安静,只有心电监护仪发出“滴滴”的声音,规律得让人心里发慌。我爸坐在床边,头发花白了不少,眼睛里全是红血丝。我妈站在窗边,看到我进来,赶紧拉我到门口。
“小声点,你奶奶刚醒过一次,又睡了。”我妈的眼睛肿得跟核桃似的,“医生说,尽量别让她受刺激。”
我点点头,轻轻走到病床边。奶奶瘦得脱了形,以前有点圆润的脸现在只剩下颧骨,皮肤松弛地贴在骨头上,脸色蜡黄。她的呼吸很轻,胸口微微起伏,手上插着输液管,青绿色的血管清晰可见。我握住她的手,冰凉刺骨,我想把她的手捂热,又怕弄疼她,只能轻轻攥着。
“奶奶,我回来了。”我凑到她耳边,声音压得极低。
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我的声音,奶奶的眼皮动了动,慢慢睁开了一条缝。她的眼神很浑浊,看了我好一会儿,才认出我来,嘴角扯出一个微弱的笑容:“小远…你回来了。”
“嗯,奶奶,我回来了。”我强忍着眼泪,“您感觉怎么样?”
她摇摇头,想说什么,又没力气,只是紧紧攥着我的手。我爸走过来,轻声说:“你奶奶今天醒了几次,都在找你。”
我守在奶奶床边,一夜没合眼。天快亮的时候,奶奶又醒了,这次精神好像好了一点,她示意我扶她起来,靠在床头。我妈想过来帮忙,奶奶摆摆手,说:“你们都出去,我跟小远说说话。”
我爸和我妈对视了一眼,没多说什么,轻轻带上门出去了。病房里只剩下我们俩,心电监护仪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奶奶从枕头底下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层层叠叠的,包得很严实。
“小远,”她的声音很轻,却很郑重,“这个,你拿着。”
我接过手帕包,感觉沉甸甸的,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奶奶,这是啥呀?”
“你别问,先拿着。”奶奶攥着我的手腕,力气比我想象的大,“这里面是17万,都是奶奶攒的,干净钱。”
我吓了一跳,差点把手里的东西扔了。17万?奶奶一辈子省吃俭用,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奶奶,这么多钱,我不能要,您留着治病啊。”
“治不好了。”奶奶笑了笑,眼神里带着一丝释然,又带着一丝担忧,“这钱,是奶奶给你留的。你刚工作没几年,在城里不容易,买房、结婚,都要用钱。”
“可是奶奶,这钱应该给我爸他们啊,或者您自己留着…”
“别跟他们说。”奶奶打断我,眼神突然变得很严肃,“小远,答应奶奶,这件事,千万别告诉你爸,也别告诉你二叔、三叔。他们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闹起来的。”
我愣住了,奶奶为什么不让告诉叔叔们?我爸他们兄弟三个,虽然平时不怎么亲近,但也不至于为了钱闹起来吧?“奶奶,为什么啊?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奶奶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闪过一丝疲惫,“我太了解他们了。老大老实,可是耳根子软,你妈又护着自家;老二精,一辈子就想着占便宜;老三脾气爆,一点就着。这钱要是让他们知道了,肯定会互相猜疑,觉得我偏心,到时候家都得散了。”
她顿了顿,又说:“我这一辈子,拉扯大三个儿子,没享过什么福,就希望他们能和和气气的。可他们啊,从小到大就争,争吃的,争穿的,现在老了,又要争我的这点遗产。我不想看到他们为了钱,最后连兄弟都做不成。”
奶奶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心里酸酸的。我知道,奶奶这辈子不容易。爷爷走得早,她一个女人,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把三个儿子拉扯大,供他们读书、成家,吃了太多苦。她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衣服总是缝缝补补,买菜都要跟小贩讨价还价,没想到竟然攒下了这么多钱。
“奶奶,那您把钱都给我了,他们要是问起您的存款,怎么办?”
“我跟他们说,我就攒了几万块钱,都存在银行里,等我走了,让他们三兄弟平分。”奶奶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期盼,“小远,奶奶就信你。你拿着这钱,好好过日子,别让奶奶失望。也别因为这钱,跟你爸妈、叔叔们闹矛盾,知道吗?”
我看着奶奶浑浊的眼睛,里面全是对我的疼爱和对这个家的牵挂。我知道,我不能拒绝,这是奶奶的一片心意,也是她最后的嘱托。我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奶奶,我答应您,我不告诉他们,我好好过日子,也会好好跟爸妈、叔叔们相处的。”
奶奶笑了,伸手擦了擦我的眼泪,她的手还是那么凉,却带着温暖的力量。“好孩子,别哭。奶奶这辈子,最疼的就是你。你从小就懂事,不像你爸他们,不让我省心。”
那天早上,奶奶跟我说了很多话,说我小时候的趣事,说她年轻时候的辛苦,说她对这个家的期望。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又昏睡了过去。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守在奶奶床边。二叔和三叔也陆续赶来了,他们各自带着家人,挤满了小小的病房。二叔穿着体面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进来就问医生奶奶的情况,又跟我爸讨论后续的安排,显得很精明。三叔还是那副火爆脾气,一进门就嚷嚷着要找医生算账,说医生没好好治,被我爸劝住了。
妯娌三个也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什么。二婶穿着貂皮大衣,手上戴着金戒指,时不时地瞟一眼奶奶的床头柜,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三婶穿着朴素,却也跟着二婶一起,问我妈奶奶有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我妈性子直,没好气地说:“老太太还在这儿呢,你们就想着这些?”
二婶脸色变了变,没再说什么,却还是时不时地打量着病房里的东西。
我看着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奶奶还在病床上躺着,他们就已经开始惦记她的遗产了,难怪奶奶要把钱偷偷给我,不让他们知道。
第五天下午,奶奶的病情突然恶化,心电监护仪的声音变得急促起来,医生和护士赶紧跑进来抢救。我们一家人都站在病房外面,焦急地等着。我爸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二叔不停地打电话,不知道在跟谁沟通。三叔蹲在地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眉头皱得紧紧的。
半个小时后,医生走了出来,摘下口罩,摇了摇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病人走得很安详。”
“妈!”我爸喊了一声,腿一软,差点摔倒,我赶紧扶住他。三叔扔掉烟头,冲进病房,趴在奶奶的床边大哭起来。二叔也红了眼睛,默默抹着眼泪。
我站在门口,看着奶奶安详的脸,心里空落落的。那个疼我爱我、把我宠成宝贝的奶奶,就这样走了。她给我的那个手帕包,我一直放在贴身的口袋里,沉甸甸的,像是压着一块石头。
奶奶的后事办得很仓促,按照老家的习俗,停灵三天,然后下葬。这三天里,家里挤满了亲戚朋友,热闹得很,却也乱得很。二婶和三婶一直在偷偷翻奶奶的东西,从衣柜到抽屉,恨不得把整个房子都翻过来。我妈看不过去,说了她们两句,结果二婶当场就翻了脸。
“大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翻我妈的东西怎么了?妈走了,她的东西不就是我们的吗?我们看看怎么了?”二婶双手叉腰,声音尖利。
“就是啊,大嫂,我们也不是要独吞,就是想看看妈有没有留下什么遗嘱,或者什么值钱的东西,到时候也好平分啊。”三婶也跟着附和。
“平分?我看你们是想多分吧!”我妈也来了脾气,“妈还在停灵呢,你们就这么迫不及待?良心呢?”
“你怎么说话呢?谁没良心了?”二婶拔高了声音,“妈这辈子偏心老大,我看啊,说不定早就把钱都给老大了!”
“你胡说八道什么!”我爸忍不住吼了一声,“妈什么时候偏心我了?从小到大,她最疼的是老三!”
“爸,你怎么这么说!”三叔也急了,“妈明明最疼的是小远!我看啊,说不定妈把钱都给小远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我,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攥紧了口袋里的手帕包。手心全是汗,我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奶奶的嘱托在耳边回响,让我不能说出真相,可现在,三叔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我,我该怎么办?
“小远是个孩子,妈怎么会把钱给她?”我妈赶紧打圆场,“老三,你别胡说八道,小远刚工作没几年,妈怎么可能把钱给她?”
“怎么不可能?妈最疼她了!”三叔不依不饶,“我看啊,你们就是合起伙来,想把妈的钱私吞了!”
“老三,你这话太伤人了!”我爸气得脸都红了,“我们是兄弟,你怎么能这么怀疑我?”
“兄弟?在钱面前,兄弟算什么?”二叔突然开口了,他一直站在旁边看热闹,现在终于忍不住了,“我看啊,妈肯定攒了不少钱,说不定都藏起来了。我们得好好找找,不能让谁偷偷拿走了。”
“对!二叔说得对!”三叔立刻附和,“我们得把妈所有的东西都翻出来,看看她到底有多少存款!”
我看着他们吵得面红耳赤,心里又难受又无奈。奶奶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用生命攒下的钱,她小心翼翼守护的家庭和睦,在她刚离世没多久,就碎得一塌糊涂。
我默默地转身,走出了喧闹的屋子,来到院子里。寒风刮在脸上,冰冷刺骨,我却感觉不到疼。口袋里的手帕包硌着我,像是奶奶在提醒我,要守住这个秘密,要守住这个家最后的体面。
可我知道,这个秘密,恐怕守不了多久了。我爸他们兄弟三个,已经被金钱冲昏了头脑,他们互相猜疑,互相指责,就像奶奶说的那样,这个家,快要散了。
第二章 账本风波
奶奶下葬后的第二天,兄弟三个就坐不住了,召集全家人在老房子的客厅里开会,主题很明确——分遗产。
老房子是奶奶住了一辈子的地方,青砖瓦房,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是爷爷当年亲手栽的。现在是冬天,树叶都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晃,显得有些凄凉。
客厅里摆着一张八仙桌,我爸、二叔、三叔坐在桌子的一边,妯娌三个坐在另一边,我和几个堂兄妹站在旁边。气氛很凝重,谁都没说话,只有二婶时不时地瞟一眼墙角的柜子,那是奶奶放贵重物品的地方。
“既然大家都到齐了,那我们就开门见山吧。”二叔先开口了,他清了清嗓子,显得很有主导权,“妈走了,留下的东西不多,但也是她的心血,我们做子女的,得公平分配,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兄弟不和睦。”
“二哥说得对,公平分配是应该的。”三叔点点头,眼神却瞟向我爸,“大哥,妈生前有没有跟你说过,她有多少存款?”
我爸皱了皱眉,摇摇头:“妈没跟我说过,她一向很节俭,我估计也没多少。”
“没多少?”二婶立刻接上话,“大哥,你这话就不对了。妈一辈子省吃俭用,买菜都要砍价,衣服穿了十几年都舍不得扔,怎么可能没多少存款?我看啊,最少也得有几十万!”
“几十万?你怎么知道的?”我妈忍不住反问。
“我怎么不知道?”二婶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前几年我回来看妈,无意中看到她的存折,上面就有十几万了,这几年肯定又攒了不少!”
“你看到存折了?在哪看到的?”三叔赶紧问。
“就在那个红木柜子的抽屉里,锁着的,我偷偷看到的。”二婶指了指墙角的柜子,“我看啊,妈肯定把存折藏在那里了,说不定还有金银首饰呢!”
三叔一听,立刻站起来,就要去翻柜子。“既然知道在哪,那我们赶紧找找啊!”
“老三,你别急!”我爸拦住他,“这柜子是妈生前用的,里面都是她的东西,我们这么翻,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妈都走了,她的东西就是我们的了!”三叔甩开我爸的手,“我看你就是不想让我们找,是不是你早就把存折拿走了?”
“我没有!”我爸气得脸都白了,“你怎么能这么怀疑我?我是那种人吗?”
“谁知道呢?”二婶阴阳怪气地说,“大哥,你是老大,妈最信任你,说不定早就把存折交给你保管了。你现在说不知道,谁信啊?”
“你们太过分了!”我妈气得浑身发抖,“我们什么时候拿过妈的存折?妈走后,我们连她的柜子都没碰过!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邻居,问亲戚,看看我们是不是那种人!”
“问邻居问亲戚有什么用?他们又不知道实情!”三叔嚷嚷着,还是去撬柜子的锁。那把锁是老式的,不怎么结实,三叔几下就撬开了。
柜子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几件奶奶的旧衣服,几条围巾,还有一些针头线脑。三叔翻来翻去,没找到存折,也没找到金银首饰,有点不甘心,又去翻抽屉。
抽屉里有一个铁盒子,是奶奶用来装重要东西的。三叔打开铁盒子,里面有几张老照片,一本户口本,还有一个小小的账本。没有存折,没有现金。
“怎么没有存折?”三叔皱着眉头,把铁盒子里的东西都倒了出来,“难道真的被大哥拿走了?”
“我没有!”我爸的声音都带着委屈,“我要是拿了,我天打雷劈!”
二叔走过去,捡起那个账本,翻了翻。账本是老式的练习本,上面用铅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字,都是奶奶的笔迹,歪歪扭扭的,却很工整。上面记录着奶奶每一笔收入和支出,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你们看,妈这账本记得真详细。”二叔一边翻,一边说,“2015年,老大给了500块赡养费;2016年,老二给了800块;2017年,老三给了600块…还有,妈买菜花了15块,买煤花了300块,给小远买衣服花了200块…”
账本上的每一笔记录,都见证着奶奶的节俭和对这个家的付出。我看着那些熟悉的字迹,想起奶奶坐在灯下记账的样子,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
“哼,赡养费都记得这么清楚,看来妈心里早就有本账了。”二婶撇了撇嘴,“不过,这账本上只记了支出和少量的收入,根本没记她的存款有多少。我看啊,妈肯定还有一个秘密账本,记着她的存款!”
“我看你就是想钱想疯了!”我妈忍不住怼了她一句,“妈要是有秘密账本,还能让你找到?”
“你怎么说话呢?”二婶又炸了,“我不是想钱想疯了,我是不想让某些人把妈的钱私吞了!妈一辈子的心血,凭什么让别人独吞?”
“谁独吞了?你把话说清楚!”我爸也来了脾气,“你要是再这么胡说八道,我们就别谈了!”
“不谈就不谈!”三叔也跟着起哄,“我看啊,这事儿肯定是大哥搞的鬼!我们直接去银行查!妈肯定在银行有存款,我们拿着身份证去查,就能查出来!”
“对!去银行查!”二婶立刻附和,“我记得妈好像在县工商银行有账户,我们现在就去查!”
我爸被他们逼得没办法,只能点点头:“查就查!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倒要看看,妈到底有多少存款!”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了县工商银行。银行的工作人员听说我们是来查已故老人的存款,要求我们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和死亡证明。我们把东西都准备好了,工作人员查了半天,说:“对不起,这位老人在我们银行只有一个账户,里面只有3万2千块钱。”
“什么?只有3万多?”二婶一下子跳了起来,“不可能!我前几年明明看到她的存折上有十几万!怎么可能只有3万多?你们是不是查错了?”
“我们没查错,系统里显示就是这么多。”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这个账户的最后一笔存款是去年存入的2000块,之后就没有过交易记录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二婶不相信,非要让工作人员再查一遍。工作人员又查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
三叔也急了:“是不是妈把钱转到别的银行了?我们再去别的银行查查!”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跑遍了县里所有的银行,结果都一样,奶奶的账户里总共只有不到4万块钱。
“这怎么可能?”二婶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妈一辈子省吃俭用,怎么可能只攒了这么点钱?肯定是有人把钱转走了!”
“谁转走了?”三叔立刻看向我爸,“大哥,是不是你?你是妈最信任的人,只有你有机会接触到妈的存折和密码!”
“我没有!”我爸气得浑身发抖,“我再说一遍,我没有!妈从来没跟我说过她的存折密码,我也从来没动过她的钱!”
“那会是谁?”二婶的目光扫过我妈,又扫过我,最后停在我身上,“小远,你奶奶生前最疼你,她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有没有给过你什么东西?”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全是汗。我看着二婶怀疑的眼神,又看了看我爸和我妈焦急的表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奶奶的嘱托在耳边回响,让我不能说出真相,可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怀疑我了。
“二婶,我奶奶没跟我说过什么,也没给过我什么东西。”我强装镇定,声音却有点发颤。
“真的吗?”二婶盯着我,像是要把我看穿,“小远,你可别撒谎啊。这是你奶奶的钱,是我们全家的财产,你要是拿了,可就太不应该了。”
“二婶,我没有!”我委屈地红了眼睛,“我奶奶刚走,我怎么可能拿她的钱?你们怎么能这么怀疑我?”
“我们也不想怀疑你,可事实摆在眼前啊。”二婶叹了口气,“妈肯定攒了不少钱,现在钱不见了,不是你拿的,就是你爸拿的,总不能是自己长腿跑了吧?”
“你简直不可理喻!”我妈气得站起来,拉着我就走,“我们不跟你们说了,你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我被我妈拉着走出了银行,心里又委屈又难受。我知道,二婶和三叔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认定了奶奶的钱被我们家拿了,这件事,还没完。
回到老房子,我妈把我拉进房间,关上门,小声问我:“小远,你跟妈说实话,你奶奶是不是给过你什么东西?”
我心里一惊,妈怎么会这么问?难道她看出来什么了?我看着妈焦急的眼神,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说实话。奶奶的秘密压在我心里,太沉重了,我快要扛不住了。
我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手帕包,递给我妈:“妈,这是奶奶离世前偷偷给我的,里面有17万。”
我妈接过手帕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沓沓崭新的人民币,用皮筋捆着,整整17沓。我妈吓得手都抖了,差点把钱掉在地上。
“17万?”我妈压低声音,眼睛瞪得大大的,“你奶奶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她怎么会偷偷给你?”
我把奶奶跟我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妈。我说奶奶怕他们兄弟三个为了钱闹矛盾,所以把钱偷偷给了我,让我别告诉任何人。
我妈听完,叹了口气,坐在椅子上,半天没说话。她看着那沓钱,眼神复杂。
“妈,现在怎么办?二婶和三叔都怀疑我们家拿了奶奶的钱,我要不要把这钱拿出来,分给他们?”我小声问。
“不行!”我妈立刻反对,“这是你奶奶给你的,是她的一片心意,也是她的嘱托。你奶奶说了,不能让他们知道,就是怕他们闹矛盾。你要是现在拿出来,他们肯定会更疯,到时候不仅不会感激你,还会觉得你奶奶偏心,闹得更厉害。”
“可是,他们现在已经怀疑我们了,我们该怎么办?”我很迷茫。
“怀疑就怀疑吧,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妈把钱重新包好,递给我,“你把这钱收好,藏起来,别让任何人知道。以后也别跟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至于你爸和你二叔、三叔,他们愿意吵就让他们吵,等他们吵累了,自然就好了。”
我接过手帕包,感觉比之前更沉了。这不仅仅是17万,更是奶奶的期望和嘱托,也是我心里的一个沉重的秘密。我知道,我妈说得对,现在不能把钱拿出来,可我看着我爸被二叔和三叔冤枉,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天晚上,我爸回来了,脸色很难看。他坐在院子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沉默不语。我走过去,坐在他身边。
“爸,别难过了,清者自清,他们迟早会明白的。”我轻声安慰他。
我爸叹了口气,看着我:“小远,爸没拿你奶奶的钱,你相信爸吗?”
“我相信你,爸。”我点点头,“二婶和三叔就是太想钱了,才会胡思乱想。”
“是啊,都是钱闹的。”我爸摇摇头,“想当年,我和你二叔、三叔小时候,虽然穷,但是很和睦。那时候,有一块糖,我们都会分着吃;有一件新衣服,我们都会轮流穿。可现在,日子好了,兄弟之间的感情却淡了,只剩下互相猜疑和算计了。”
我看着我爸沧桑的脸,心里很不是滋味。金钱真的这么可怕吗?它可以让亲兄弟反目成仇,可以让曾经和睦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接下来的几天,二叔和三叔还是没有放弃,他们到处打听奶奶的钱的下落,逢人就说我爸私吞了奶奶的遗产。村里的人议论纷纷,有的人相信我们,有的人则跟着一起怀疑。我爸的心情越来越差,整天沉默寡言,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我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必须想个办法,化解这场矛盾,还我爸一个清白,也完成奶奶的嘱托,让这个家重新和睦起来。可是,我该怎么做呢?
第三章 旧物里的真相
奶奶的老房子里还堆着不少旧物,都是她生前用惯了的东西,我妈说要清理一下,该扔的扔,该留的留。我主动提出帮忙,一来是想多陪陪这些承载着奶奶回忆的东西,二来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证明我爸的清白,也让二叔和三叔打消疑虑。
清理旧物是个体力活,也是个伤心活。每一件东西,都能勾起我对奶奶的回忆。那件打了补丁的蓝布衫,是奶奶最喜欢穿的;那个掉了漆的搪瓷缸,是爷爷留给她的;还有那个小小的纺车,是奶奶年轻时用来纺线织布的。看着这些东西,我仿佛又看到了奶奶忙碌的身影,听到了她温柔的声音。
我和我妈、我爸一起,把东西分门别类地整理。我爸负责搬大件的东西,我妈负责擦拭,我负责整理小件的物品。二叔和三叔也时不时地过来看看,嘴上说是帮忙,实际上还是在找奶奶的钱。
“大哥,你看这柜子后面,会不会藏着钱?”三叔蹲在柜子后面,用手摸索着,“我听说有的人会把钱藏在柜子后面的夹层里。”
“你别瞎找了,妈不是那种人。”我爸没好气地说,“她要是想藏钱,也不会藏在这么明显的地方。”
“怎么不明显?说不定我们之前没注意呢。”三叔不死心,还是在柜子后面敲敲打打。
二婶则在翻奶奶的旧衣服,把衣服的口袋都翻了个遍,甚至把衣服的缝线都拆开了,看看里面有没有藏着钱或者存折。
“二婶,你这是干什么?”我忍不住说了一句,“这是奶奶的衣服,你怎么能这么糟蹋?”
“小远,你不懂。”二婶头也不抬地说,“我这是在找妈藏的钱,说不定她把钱缝在衣服里了呢。”
“妈要是把钱缝在衣服里,她自己怎么花?”我反驳道,“你别再糟蹋奶奶的衣服了,她在天有灵,看到你这样,会伤心的。”
二婶的动作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但很快又消失了。“我也是为了大家好,找到钱了,我们也好平分啊。”
我没再理她,继续整理手里的东西。我拿起一个旧木盒,是奶奶用来装针线的,里面有很多针、线、顶针,还有一些零碎的小物件。我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想擦拭一下木盒,突然发现木盒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夹层,像是被人故意挖出来的。
我的心跳一下子加快了,难道奶奶把什么重要的东西藏在这里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夹层打开,里面有一张折叠起来的纸,还有一个小小的布包。
我把纸展开,是一张信纸,上面是奶奶的笔迹,还是那么歪歪扭扭,却很工整。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奶奶写的一封信,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像是写给所有人的。
“我的孩子们: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不在了。我这辈子,没什么本事,就拉扯大了你们三个兄弟,看着你们成家立业,我就放心了。
我知道,我走后,你们肯定会为了我的遗产闹矛盾。其实,我没什么遗产,只有银行里那几万块钱,还有这房子。那几万块钱,是我这辈子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你们三兄弟平分,每人一份,不多,但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还有17万,我偷偷给了小远。你们可能会怪我偏心,其实不是的。小远是个好孩子,从小就懂事,孝顺,不像你们,让我省了不少心。她刚工作没几年,在城里不容易,买房、结婚,都要用钱。我给她这17万,是想让她能过得好一点,也算是我这个奶奶给她的嫁妆。
我知道,你们可能会觉得不公平,会埋怨我。但我也是没办法,我太了解你们了。老大老实,但耳根子软,容易被媳妇影响;老二精,凡事都想占便宜;老三脾气爆,一点就着。这17万要是给了你们,你们肯定会争得头破血流,最后连兄弟都做不成。我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我选择把钱给小远,她懂事,不会因为这钱跟你们闹矛盾。
孩子们,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兄弟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你们以后能和睦相处,互相扶持,别再为了钱闹矛盾了。我在天有灵,会一直看着你们的。
永远爱你们的妈”
我看着信上的内容,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奶奶的良苦用心,我终于明白了。她不是偏心,而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不让兄弟三个反目成仇,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我又打开那个小小的布包,里面是一张存折,还有一张银行卡,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存折上的余额是17万,和奶奶给我的现金一样。原来,奶奶早就为我准备好了这些,她不仅给了我现金,还为我开了存折和银行卡,把钱存了进去。
“爸,妈,你们快来看!”我激动地喊了一声。
我爸和我妈赶紧跑过来,看到我手里的信和存折,都愣住了。我把信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看。
我爸看完信,眼泪掉了下来,他哽咽着说:“妈,您真是用心良苦啊。我们对不起您,让您这么操心。”
我妈也红了眼睛,叹了口气:“老太太这辈子,真是为这个家操碎了心。我们都误会她了,也误会小远了。”
二叔和三叔听到动静,也跑了过来,看到我们手里的信和存折,好奇地问:“怎么了?找到什么了?”
我把信递给二叔,让他看。二叔接过信,仔细地看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从好奇变成了惊讶,再变成了愧疚。三婶也凑过去看,看完之后,也低下了头,没说话。
“二弟,三弟,对不起。”我爸看着他们,哽咽着说,“妈走了,我们不仅没好好送她,还为了钱互相猜疑,闹得不可开交,我们对不起妈。”
二叔的眼圈红了,他摇摇头:“大哥,该说对不起的是我们。我们太贪心了,太糊涂了,竟然怀疑你,怀疑小远,我们对不起妈,也对不起你。”
“是啊,大哥,对不起。”三叔也跟着说,“我们被钱冲昏了头脑,忘了兄弟之情,忘了妈对我们的教诲。我们不是人。”
二婶和三婶也纷纷道歉,说自己不该那么贪心,不该搬弄是非。
看着他们真诚道歉的样子,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奶奶的心愿达成了,她用自己的方式,化解了这场矛盾,让兄弟三个重归于好。
“妈说得对,钱是身外之物,兄弟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爸擦干眼泪,看着大家,“以后,我们兄弟三个要和睦相处,互相扶持,不能再为了钱闹矛盾了。不然,我们就真的对不起妈了。”
“对!大哥说得对!”二叔和三叔异口同声地说。
那天下午,我们把奶奶的旧物整理好了,该留的留,该扔的扔。我们一起把奶奶的信和存折收好,放在了那个旧木盒里,作为纪念。
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没有了之前的争吵和猜疑,气氛很和睦。大家聊着奶奶的往事,聊着小时候的趣事,脸上都带着笑容。
二婶主动给我爸夹菜,说:“大哥,以前是我不好,你别往心里去。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互相照应。”
“都是一家人,不说这些。”我爸笑了笑,“以后,我们好好过日子,让妈在天有灵也能放心。”
三叔也说:“小远,对不起,之前三叔冤枉你了。你奶奶给你的钱,是你应得的,你就拿着,好好过日子。以后有什么困难,跟三叔说,三叔一定帮你。”
“谢谢三叔。”我笑了笑,心里暖暖的。
吃完饭,大家坐在院子里聊天,月光洒在院子里,很安静,也很温馨。我看着眼前和睦的一家人,想起了奶奶,心里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奶奶的良苦用心,如果不是这封信,这个家可能真的就散了。
奶奶给我的17万,我没有动,我把它存了起来。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奶奶的爱和期望。我会用这笔钱,好好过日子,努力工作,不辜负奶奶的嘱托。
第四章 风波后的余温
奶奶的风波过去后,日子又恢复了平静。我爸他们兄弟三个果然如约定的那样,和睦相处,互相扶持。逢年过节,大家都会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顿饭,聊聊家常,再也没有提过钱的事情。
我在城里的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工资涨了不少,生活也越来越稳定。我把奶奶给我的17万存了定期,作为应急资金,平时舍不得动。我知道,这是奶奶用一辈子的辛苦换来的,我不能辜负她的心意。
清明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给奶奶上坟。春天的阳光很温暖,山上的草都绿了,野花也开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给奶奶献上鲜花和祭品,烧了纸钱,默默地站在坟前,缅怀她。
“妈,我们来看您了。”我爸对着坟头说,“您放心,我们兄弟三个现在相处得很好,小远也很懂事,工作也顺利。您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二叔和三叔也纷纷说话,感谢奶奶的养育之恩,说自己以后会好好过日子,不会再让她操心。
我看着奶奶的坟头,心里默默地说:“奶奶,谢谢您。您的心愿达成了,我们一家人现在很和睦。我会好好过日子,不辜负您的期望。您在那边,也要好好的。”
上完坟,我们一起回了老房子。院子里的老槐树发芽了,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妈在院子里摘了一些野菜,说要给我们做野菜饺子,那是奶奶以前最喜欢做的。
二婶和三婶也跟着帮忙,大家在厨房里忙忙碌碌,说说笑笑,气氛很温馨。我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想起了以前争吵不休的样子,心里感慨万千。原来,亲情真的可以战胜一切,包括金钱的诱惑。
吃饭的时候,二婶突然说:“小远,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对象了。有合适的,一定要带回来让我们看看。”
“是啊,小远。”三婶也说,“你奶奶要是还在,肯定也盼着你早点成家立业。你要是结婚了,一定要在老家办一场热闹的婚礼,让我们都沾沾喜气。”
我笑了笑,点点头:“谢谢二婶,谢谢三婶。我会留意的,有合适的,一定带回来让你们看。”
我爸也说:“小远,找对象不用太注重物质,人品好、对你好才是最重要的。以后结婚了,要好好过日子,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我知道了,爸。”我点点头,心里暖暖的。
吃完饭,大家坐在院子里聊天。二叔说他最近生意不错,赚了点钱,想给老房子翻新一下,让我们以后回来有个舒服的地方住。三叔说他也想出钱,兄弟三个一起把老房子修一修,算是对奶奶的纪念。
我爸很高兴,说:“好啊,我们兄弟三个一起出钱,把老房子翻新一下,让妈也能看到我们的孝心。”
看着他们商量着翻新老房子的事情,我心里充满了希望。这个家,因为奶奶的离去,经历了一场风波,却也因为奶奶的良苦用心,变得更加和睦,更加温暖。
暑假的时候,我带了我的女朋友回家。她叫林溪,是我公司的同事,温柔善良,很懂事。我爸妈很喜欢她,二叔和三叔也对她赞不绝口。
我们一起去给奶奶上坟,我把林溪介绍给奶奶:“奶奶,这是我的女朋友林溪,她很好,对我也很好。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她的。”
林溪也对着坟头深深鞠了一躬,说:“奶奶,您放心,我会和小远好好过日子,孝敬爸妈,和叔叔阿姨们好好相处。”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又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林溪主动给我爸妈、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夹菜,陪他们聊天,大家都很开心。
二婶说:“小远,林溪是个好姑娘,你一定要好好对她。等你们结婚了,二婶给你们准备一份厚礼。”
“谢谢二婶。”我和林溪相视一笑,心里甜甜的。
年底的时候,我和林溪结婚了。我们在老家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邀请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我爸他们兄弟三个忙前忙后,二叔负责接待客人,三叔负责安排车辆,我爸则忙着招呼亲戚。二婶和三婶则帮着我妈打理婚礼的琐事,忙得不亦乐乎。
婚礼当天,阳光明媚,院子里摆满了桌椅,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热闹非凡。我看着身边温柔美丽的妻子,看着眼前和睦的一家人,心里充满了幸福。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奶奶的保佑和嘱托。
婚后,我和林溪在城里安了家。我们经常回老家看望父母,每次回去,都会和二叔、三叔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老房子也翻新好了,焕然一新,却依然保留着奶奶生前的痕迹。院子里的老槐树长得更茂盛了,夏天的时候,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是乘凉的好地方。
有一次,我和林溪回老家,看到我爸他们兄弟三个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喝茶聊天,脸上都带着笑容。二婶和三婶在厨房里忙碌,准备晚饭。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
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我想起了奶奶。如果奶奶还在,看到这样和睦的一家人,她一定会很开心吧。
奶奶给我的17万,我用一部分付了房子的首付,剩下的都存了起来。我和林溪一起努力工作,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们经常给父母寄钱,让他们改善生活,也经常带着礼物去看望二叔和三叔一家人。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年过去了。我和林溪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取名叫念安,寓意着思念奶奶,一生平安。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每次回老家,儿子都会缠着我爸和二叔、三叔,让他们讲故事。我爸他们总会给儿子讲奶奶的故事,讲奶奶如何辛苦地拉扯大三个儿子,讲奶奶如何省吃俭用攒钱,讲奶奶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家。
儿子虽然很小,却很懂事,他知道奶奶是个很伟大的人。有一次,儿子指着墙上奶奶的照片,说:“爸爸,奶奶真好,我以后也要像奶奶一样,做个善良、懂事的人。”
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我心里暖暖的。奶奶的爱和精神,就像一颗种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又是一个清明节,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给奶奶上坟。儿子拿着鲜花,放在奶奶的坟前,说:“太奶奶,我来看您了。我会好好听话,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阳光洒在坟头,温暖而柔和。我看着眼前的一家人,心里充满了感激。感激奶奶的养育之恩,感激奶奶的良苦用心,感激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了这个家,让我们一家人能够和睦相处,幸福生活。
奶奶虽然走了,但她的爱和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她给我的17万,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和责任。我会带着这份爱和责任,好好过日子,守护好这个家,让奶奶在天有灵也能放心。
生活或许会有风雨,或许会有矛盾,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只要我们珍惜亲情,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奶奶用她的一生,教会我们的道理。
来源:坑神客HjF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