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体不比从前,老伴渐渐也变得沉默,儿女的生活,仿佛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你有没有发现,过了七十,很多曾经不愿承认的事实开始浮现。
身体不比从前,老伴渐渐也变得沉默,儿女的生活,仿佛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这个年龄的孤独,不是没话说,而是不知该向谁诉说。
突然有一天,你猛然意识到,自己才是家里最安静的一角。茶凉灯暗时,年轻时争风吃醋的那些劲头,像散落的棋子。
所有人都在忙碌,有些变化悄然降临却无法阻挡。慢慢理解,人生最难面对的,竟是内心的落寞。
很多人年轻时,总觉得退休就是享福,儿孙绕膝,日子舒坦。
可真正步入古稀之后才明白,这些美好只是想象。
现实是,70岁以后的晚年,注定要面对四个无可逃避的现状。
第一个,是身体机能的不可逆转衰退。疾病没来敲门时,你可能还会嘴硬。
但稍微一场小病,立刻就能让人夜里回忆起年轻时的毫无顾忌。器官开始偶尔 , 旧 病复发,走路不稳。
很多事,不是你不努力,而是肉体真的撑不住了。
面对身体的变化,是一种被动的无力感。
想给孩子帮忙,却生怕添乱;想多跑跑老朋友,却担心自己的步子跟不上了。
每一次病痛,都是提醒你,该慢下来,学会照顾自己了。
第二个现状,是心灵上的孤独。不论你儿女孝顺与否,都有那么一些晚上,只剩你与窗外呼啸的风对坐。
朋友圈慢慢缩小,亲密的老伙伴相继走远,聚会变得稀疏。微信消息总是自己在发,回复变得越来越少。
其实,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人理解你的心情。你想说说过去,可在场的人要么太年轻,要么太久没联系。
很多感情只能藏在心里,变成深夜里的自语。这种滋味,只有同龄人才能懂。
第三个,涉及钱。到了这个年龄,物质追求远没有年轻时那么重,但更多人依然会为钱焦虑。
退休金能否维持体面生活?突如其来的医疗支出怎么办?
每一次看病取药,都忍不住心头打算盘,有些东西必须割舍,有些欲望只能埋藏。
以前豪爽买单的习惯,现在变成精打细算。
谁都不想成为孩子负担,但又怕自己独自扛不住。钱不是万能,却影响着晚年的底气和安稳。
很多七十岁的人,深刻体会到没有经济自主,多自在也是假象。
第四个现状,是家庭关系的转变。曾经那个指挥全家的角色,慢慢变成一位被照顾的老人。
与儿女的距离,既亲近又生疏。他们很少与你畅谈内心,就算关心你,也多是形式上的问候。
孙辈有自己的兴趣,你的世界与他们隔着年代的沟壑。
有时候,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还融入这个大家庭。心疼孩子太累,可又害怕被遗忘。
把自己的期待收缩成一句:“你忙就好,爸妈过得挺好。”
其实,那一刻内心的失落是真真切切的。
看懂这些现状,是一种成长,更是一场蜕变。
你开始明白,晚年真正的幸福不是谁天天呵护你,而是自己能安然接受这些现实。
看得开,心就宽。放下执念,快乐就简单。
试着接受身体力不从心,把健康当头号大事。日常里注重饮食,规律作息,再坚持几个小运动。
不要总想着为儿女付出什么,先照顾好自己,才不拖累他们。
拥抱孤独,相信内心的安宁。与其去追逐热闹,不如享受静谧时光。
每天可以读书听曲,晒晒太阳,哪怕在窗前养几盆花,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度。
别等别人陪伴了,用自己的方式去填满余下的年华。
钱的事,要算得清,但不能变得斤斤计较。合理规划消费,心存一份淡然。
有多少钱过多少日子,该花就花。孩子有孝心值得欣慰,但千万不要苛求他们全部的时间和付出。
亲情,看淡些交错的距离和情绪。适当表达思念,也要学着放松,不要老揪着“不够照顾”这根弦。
家庭的重心早已转移,学会自我满足,不攀比不埋怨,反而更容易享受子女的那一点点关心。
过了七十,真正的享福是放下曾经的执着,在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无论外部如何变化,你都还有一颗豁达通透的心,一份随遇而安的幸福。
余下的日子,要主动善待自己。遇事不较真,看人不执拗。每天有灿烂笑容,就是最美的晚景。
这一切,都是你岁月打磨出来的智慧。看懂了,看开了,晚年才叫真正享福!
来源:乐玩风dLAV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