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镇:以工代赈结硕果 民生发展利万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7:11 1

摘要:近年来,平城镇深入发挥以工代赈项目赈济群众、改善民生、带动发展的作用,聚焦农村设施升级、乡村环境优化、水利设施修缮等重点领域,通过强化组织保障、精细谋划项目、狠抓工程实效,不断拓宽筑实以工代赈“蓄水池”,有力实现了“基建提质、乡村焕颜、群众增收”的共赢局面。

以工代赈结硕果

民生发展利万家

近年来,平城镇深入发挥以工代赈项目赈济群众、改善民生、带动发展的作用,聚焦农村设施升级、乡村环境优化、水利设施修缮等重点领域,通过强化组织保障、精细谋划项目、狠抓工程实效,不断拓宽筑实以工代赈“蓄水池”,有力实现了“基建提质、乡村焕颜、群众增收”的共赢局面。

高位谋划强推进 凝心聚力抓落实

为确保以工代赈项目落地见效,平城镇成立专项工作推进小组,通过专题会议部署定方向、实地调研摸排察实情,紧密结合乡镇发展规划与群众实际需求,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同步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一方面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定期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用工用地、资金拨付等问题,构建起“主要领导统筹全局、分管领导牵头负责、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镇村干部一线落实”的闭环工作体系,为项目顺利实施筑牢组织根基。

基建升级提质效 乡容村貌焕新颜

在充分调研与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平城镇党委、政府推动实施了一批契合村情实际、呼应群众需求的以工代赈项目,涵盖水利修缮、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在水利设施修缮方面,重点加固秦家庄村河道,防止河岸进一步坍塌,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河道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农村道路硬化方面,对南街村乡村干道进行拓宽硬化,新建路肩挡土墙及其配套设施等,解决了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保障了农业生产运输的全时段畅通;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以北召村为重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升级基础设施,畅通雨污排放系统,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焕然一新。通过一系列以工代赈项目的扎实落地,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增强,为平城镇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赋能群众强本领 劳务增收惠民生

在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过程中,平城镇始终坚持“赈”字当头,遵循“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原则,把促进群众就地务工增收作为核心目标,多渠道动员群众参与工程建设。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入户宣传等方式,向群众详细讲解以工代赈项目的政策优势、务工待遇与报名流程,重点吸纳脱贫户、监测户、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根据群众年龄、体力、技能等情况合理安排务工岗位。同步开展“理论讲解+现场实操”相结合的精准培训,帮助群众掌握实用技能,真正做到让大家“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切实提升就业能力与发展后劲。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开展培训347人次,吸纳144名当地群众参与务工,人均增收6700余元,广大群众在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实现了增收与赋能的双重收益。

#

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项目既是发展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平城镇将继续聚焦群众务工需求,立足乡村发展短板,深化项目谋划储备,筛选一批需求迫切、带动性强的项目,抓实抓牢重点群体务工组织和劳务报酬发放等关键环节,让更多高质量以工代赈项目在平城落地生根,真正成为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