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天一到,城市像蒸笼,空气里全是热浪。很多人图一时舒服,做了些看起来没什么,但其实对身体很“拼命”的事。尤其是肺——这个我们平时不怎么在意的器官,其实特别脆弱。
夏天一到,城市像蒸笼,空气里全是热浪。很多人图一时舒服,做了些看起来没什么,但其实对身体很“拼命”的事。尤其是肺——这个我们平时不怎么在意的器官,其实特别脆弱。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中国每年大约57万人死于肺癌,占全球肺癌死亡的近40%。这不是个小数目,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沉重。肺癌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它往往是长年累积的结果,很多时候,生活里一些习以为常的小习惯,都可能是点燃导火索的火星。
很多人提到肺癌,第一反应就是“雾霾严重”、“空气不好”。但我们呼吸的空气,污染源远比想象中复杂。夏天高温、光照强,臭氧浓度明显上升,尤其在城市里,空气中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阳光下反应,生成大量臭氧,这种物质对肺的伤害非常大。
长期吸入臭氧会破坏肺泡壁结构,引起慢性炎症反应,时间一长,就可能引起细胞变异。夏天很多人不愿开窗通风,室内空气变得更闷更脏,厨房油烟、空调灰尘、香薰香烟,通通堆在屋里,肺就像困在一个“毒气罐”里,天天吸着这些。
吸烟是肺癌的头号风险因素这个大家都知道,但不抽烟就安全了吗?不一定。研究发现,不吸烟但长期处于二手烟或三手烟环境的人,肺癌风险一样高。尤其家里有老人、小孩、孕妇,吸烟带来的危害是翻倍的。
还有那些看起来“无害”的电子烟,虽然没有焦油,但里面的尼古丁和加热产生的气体,同样会刺激呼吸道,增加肺部慢性炎症的可能性。更别说那些甜甜的香味,吸进去的可不是糖,而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
天热,谁不想开空调?但空调如果不清洗、不维护,吹的就是一肚子细菌。尤其是中央空调和老式挂机,滤网里积满灰尘、霉菌、细菌,冷凝水盘一旦积水,可能滋生军团菌,这种细菌特别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
一旦吸入军团菌,会引起肺部感染,严重时甚至引发军团病,表现为肺炎、高热、咳嗽,免疫力低或者老人一旦感染,后果非常严重。比起吹空调,风扇虽然没那么凉快,但至少不往肺里送细菌。
夏夜很多人喜欢撸串、吃烧烤、喝啤酒。热闹、放松,但对肺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炭火烧烤过程中,会释放大量苯并芘这种强致癌物,尤其是那些烤得焦黑的部分,毒性极强。
人站在摊子边上,不管吃不吃,只要呼吸几分钟,那些烟雾就进了肺。而且晚餐吃得太晚、太重,还会影响睡眠,降低免疫力,让肺部对外来有害物的抵抗力变差。长期下来,肺癌风险自然蹭蹭往上走。
很多人觉得“咳嗽而已,不碍事”,吃点消炎药就了事。但长期咳嗽超过两周,尤其是早上起床或者夜间加重,就要警惕了。尤其是咳嗽伴有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胸闷气短,这些都可能是肺部已经出现异常的信号。
肺癌早期其实没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就是“像感冒了一直不好”,等到胸痛、骨痛、体重明显下降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太多人就是因为“拖”,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有人说,人活着就得有点“烟火气”,吃点烧烤、抽几根烟、喝两杯酒,是生活味儿。生活要有味,但不该是让肺来买单。肺癌不是一夜之间长出来的,是无数看似“无害”的日常堆出来的。
尤其夏天,很多人贪图凉快,直接对着空调猛吹、不清洗滤网、通宵待在密闭空间,这些习惯加在一起,比抽烟还可怕。宁愿热一点,吹吹风扇、开窗通风,也别让肺天天泡在毒气里。
不少年轻人觉得肺癌离自己还远,认为是中老年人才该担心的事。可现在肺癌患者中,40岁以下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作息紊乱、长期熬夜的人群,肺部受损的速度比想象中快。
一些年轻白领,白天坐办公室,晚上加班熬夜,抽烟解压,周末聚会烧烤喝酒,表面看着光鲜,身体其实早已亮起红灯。肺癌不是老年病,是所有人都可能面临的危机。
肺癌并非不可预防。关键在于意识到哪里可能出问题,并及时调整。戒烟、远离二手烟、室内通风、定期体检、关注身体信号,这些看起来重复老套,但真的是最有效的防线。
夏天热归热,别拿“太热了”当借口做伤肺的事。风扇再热也不会吹出细菌,开窗再热也能换点新鲜空气,肺再能扛,也扛不住你年复一年地糟蹋。想活得久一点,就得对自己狠一点。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中国肺癌发病和死亡现状分析[J].中国肿瘤,2021,30(12):945-952.
[2]胡大一,刘晓靓.空调相关肺部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20,27(5):565-568.
[3]张宏宇,李潇.烧烤烟雾中苯并芘的致癌机制及其防控对策[J].环境卫生学杂志,2022,42(1):50-54.
来源:医路心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