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长春·英烈志|27岁的救国忠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09:25 1

摘要:长春,这座镌刻着岁月荣光的城市,始终与“铁血”二字紧密相连。从奔走救国的王希天,到舍身护童的“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从隐蔽战线传递光明的李真凡,到扑火救人的“一汽英雄”陈岱山……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代,却有着同样的抉择: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使命面前义无反

编者按:

长春,这座镌刻着岁月荣光的城市,始终与“铁血”二字紧密相连。从奔走救国的王希天,到舍身护童的“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从隐蔽战线传递光明的李真凡,到扑火救人的“一汽英雄”陈岱山……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代,却有着同样的抉择: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使命面前义无反顾,用生命为“铁血长春”写下生动注脚。

为缅怀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让英雄的精神融入城市血脉,人民网联合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推出《铁血长春·英烈志》专栏,梳理长春英烈的奋斗轨迹。“铁血”为魂,愿这些滚烫的名字与事迹,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火炬,让英雄的风骨永远照亮春城大地。

王希天(长春市)

王希天,1896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金钱堡屯,1915年怀着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东渡日本留学,与周恩来相识并建立深厚友谊。闻讯签署《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后,在王希天、李达等人的推动下,所有留日学生罢学归国,赴总统府请愿,要求北洋政府废除《中日军事协定》,这是中国早期第一次大规模的爱国学生运动,也是次年“五四运动”的先声。他组织了中华劳动同胞共济会,积极为华工谋取利益,成为一代华工领袖。日本当局称他为“排日巨魁”。

1923年日本军国暴徒屠杀华工750多名,史称“东瀛惨案”。惨案发生后,王希天心急如焚,便于9月9日上午只身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前往事发地调查。王希天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失踪成了一个谜。70年后的1993年,在当时戒严士兵的日记中还原了王希天被残忍杀害的真相,1923年9月12日凌晨,当王希天行至逆井桥时,早已在暗中隐蔽好的日本中尉垣内八洲夫从背后向王希天齐肩砍去。顿时,王希天的身首间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迸溅,缓缓倒在地上。随后,军警又破坏了他的面容,砍断手脚,连同尸体一起抛进桥下的中川河内。这一天,王希天刚刚27岁。

197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王希天被批准为革命烈士。1996年在王希天诞辰百年之际,他的墓园在长春烈士陵园建成。王希天烈士的精神必将被世人所传诵,也必将激励家乡人民勇往直前,奋勇前进!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