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硬+不服?张本智和接受采访:已经把对手逼入绝境,下次要复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1 22:10 1

摘要:“我已经把中国队逼到悬崖边,下一次我要把他们推下去。”——张本智和对着日本电视台说完这句话不到三小时,王楚钦在决胜局9:9时连拿两分,把日本队直接从悬崖边拎起来扔回铜牌区。比分牌定格在2:3,张本刚吼出来的“复仇”两个字还在空中飘着,就被王楚钦一板正手抽回喉咙

“我已经把中国队逼到悬崖边,下一次我要把他们推下去。”——张本智和对着日本电视台说完这句话不到三小时,王楚钦在决胜局9:9时连拿两分,把日本队直接从悬崖边拎起来扔回铜牌区。比分牌定格在2:3,张本刚吼出来的“复仇”两个字还在空中飘着,就被王楚钦一板正手抽回喉咙。

他为什么急着喊复仇?因为赢球那一刻他看见了一条缝:梁靖崑决胜局10:9领先时,发球落点被裁判提醒“回抛角度不够”,张本趁机连得三分。这个细节让他误判——误判中国队会慌,误判裁判尺度对自己全程有利,误判自己已摸到战胜整支国乒的钥匙。他把一场个人险胜放大成团体突破口,把一次擦边球当成战略缺口,于是赛后采访音量陡升八度,仿佛铜牌是烫手山芋,不扔回中国台面就咽不下去。

可数据不陪他演。亚锦赛结束后的WTT兰州站,林诗栋用同样的反手快带把他挡在八强门外;2023全年他对中国主力3胜4负,胜率43%,比2022年下滑12个百分点。每输一次,他赛后的分贝就高一分,好像声音能盖住记分牌的数字。国乒教练组把这段采访剪成三份:一份发给王楚钦研究发球落点,一份发给林诗栋练反手快压,一份发给樊振东当晨练背景声。王皓在总结会上只说一句:“他喜欢喊,就让他喊到巴黎。”翻译过来:嗓门大不等于得分高,我们按得分算。

国际乒联正在试行的“发球回抛角度≤30°”和“吼叫不得干扰对手”两条草案,针对性更明显。张本的发球回抛角度常在35°到40°之间,裁判不抓则已,一抓就是直接罚分;他的吼叫峰值102分贝,刚好超过草案限制的100分贝。草案一旦通过,他要么改动作,要么每场先送一两分。别小看这一两分,兰州站他输林诗栋那局就是11:9,送一分节奏就乱。

他真正想要的不是嘴上痛快,而是奥运种子席位。巴黎奥运单打同协会回避原则取消,日本乒协内部文件写明“前四号种子可避开中国选手至半决赛”,张本必须守住世界前五。可目前积分落后樊振东1700分,落后王楚钦900分,想追分就得在中国选手身上爆冷,爆一次冷抵得上三站普通冠军。于是“复仇”口号成了营销包:给日本赞助商看,给国际媒体标题用,给裁判潜意识施压——我都喊复仇了,下次关键球你还好意思判我?

国乒的回应是直接加练“静音模式”。王楚钦在温州封闭基地练了三天“对手吼完立刻发球”,陪练队员用音箱循环播放张本吼叫,音量调到105分贝,练的就是不被声音拖慢节奏。樊振东更直接,把训练馆记分牌调成“9:9”僵持分,连打二十组,每组必须连得两分。翻译过来:你喊你的,我打我的,两分拿走,比赛结束。

接下来半年,张本智和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放大嗓门,把“复仇”升级成“东京到巴黎的宿命”,用情绪换流量,用流量换赞助,再用赞助换更好的训练资源;另一条是悄悄把发球回抛角度压回25°,把吼叫降到95分贝,用技术换积分,用积分换种子席位。前一条看着热闹,后一条才是真的难走。国乒赌他选前一条,因为改动作要掉分,掉分就守不住前五,守不住前五就得提前碰中国选手,提前碰就意味着提前回家——闭环完成。

亚锦赛领奖台上,铜牌挂在他脖子上的那十秒,镜头切给看台上的王皓,王皓正把右手握成拳,轻轻敲了两下大腿,节奏正好是“一、二”。敲完回头对秦志戬说:“兰州见。”兰州真的见了,而且再见还会见。张本智和每一次高喊复仇,国乒就把他的技术报告再叠一页,页角标着日期和比分,像一本翻不完的账本。

下一次他再喊,观众可以打开记分牌App,把2023至今的对阵记录截屏,直接贴在弹幕上:胜率43%,复仇进度条刚拉到一半,声音已经提前爆表。竞技体育最残忍的地方就在这里——口号可以免费无限续杯,得分却要一分一分攒。

所以,当巴黎奥运抽签表出来的那天,如果张本智和的名字又提前撞见中国选手,他还会把“复仇”两个字喊得比今天更响吗?

来源:山上悠然诵经的道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