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绿道上的‘减速带’也太多了吧,走两步就一条,很容易绊倒人啊!”近日,一则网友在深圳市龙岗区大运AI小镇绿道的发帖,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上百条类似“减速带”的设施,间距仅约30厘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疯狂吐槽,大家纷纷担忧这密集的设施会成为行人安全的“隐
这绿道上的‘减速带’也太多了吧,走两步就一条,很容易绊倒人啊!”近日,一则网友在深圳市龙岗区大运AI小镇绿道的发帖,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上百条类似“减速带”的设施,间距仅约30厘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疯狂吐槽,大家纷纷担忧这密集的设施会成为行人安全的“隐形杀手”。
走进深圳市龙岗区大运AI小镇绿道,眼前的景象着实让人咋舌。地面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上百条类似“减速带”的设施,它们之间的间距仅仅只有约30厘米。不少行人在这里行走时,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绊倒。
“我上次走这条绿道,差点就被绊个狗吃屎,这设计也太不合理了吧!”一位经常在此散步的市民抱怨道。还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这样的绿道,别说老人和小孩了,就是年轻人走起来都得提心吊胆的,相关部门到底是怎么想的?”一时间,网络上关于这条绿道的吐槽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在为行人的安全捏一把汗。
面对网友们的强烈质疑,9月25日,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致电经视直播记者,给出了详细的回应。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绿道地面设置的并非网友认为的“减速带”,而是用于辅助行人的防滑带。
“这些防滑带的间距设计可不是随便定的,我们经过了综合考量。”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们充分考虑了中老年、青少年及儿童等不同年龄群体的步行习惯与安全需求,通过科学适配性优化,力求满足全年龄段市民对步道舒适度的要求。”
对于网友产生的误解,工作人员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主要是因为拍摄视角存在差异,导致部分路段看起来设施更为密集,进而引发了大家的误判。其实从整体来看,这些防滑带的设置是符合安全标准的。”
除了对“减速带”的误解,工作人员还补充说明了该绿道路段的特殊情况。经专业勘测发现,该路段的天然坡度已超出《深圳市绿道建设规范》中关于自行车道纵坡坡度≤2.5%的标准要求。
“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及常见建筑标准,自行车坡道的最大坡度通常不宜超过8%,这是为了确保骑行者上下坡时无需过度用力,从而避免滑倒或失控风险。”工作人员介绍道,“若坡度过大,比如超过10%,就会明显增加骑行难度,尤其在雨天,更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而经现场实际测量,该路段最大坡度达15度(对应坡度比27%),已远超深圳地方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限定值。“基于这样的勘测结果与安全考量,为了充分保障行人出行安全,我们最终决定将该路段按照步行道标准进行建设,并且明确禁止自行车在该路段骑行。”工作人员说道。
随着街道工作人员的详细回应,这场关于绿道“减速带”的风波也逐渐平息。原来,这些看似危险的密集设施,并非是为了给行人“添堵”,而是有着重要的防滑作用,其间距设计也是经过科学考量的。而该路段禁止自行车骑行,也是因为其坡度超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现在知道了真相,心里就踏实多了。”一位之前吐槽过的网友说道,“虽然看起来设施有点多,但只要能保障我们的安全,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场由绿道设施引发的风波,让我们看到了网友对公共安全的关注,也看到了政府部门积极回应、科学决策的态度。希望在未来,我们的城市建设中能有更多这样既安全又人性化的设计,让市民的出行更加安心、舒适。
来源:直播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