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智能研修平台在教学创新与实践中的应用,徐州市第十中学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数字化教学优质课评选磨课活动。本次磨课活动得到了党支部书记、校长黄俊的大力支持,副校长王绍峰高度重视,教科室主任翟仁爱精心组织、筹划,各学科教
为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智能研修平台在教学创新与实践中的应用,徐州市第十中学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数字化教学优质课评选磨课活动。本次磨课活动得到了党支部书记、校长黄俊的大力支持,副校长王绍峰高度重视,教科室主任翟仁爱精心组织、筹划,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共同开启了一段充满知识与挑战的研修之旅。
9月22日上午,音乐老师安荣执教《揭开旋律表现的奥秘》一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了豆包AI智能体“音乐喵老师”为学生解答音乐问题,还运用“网易天音”让学生感受AI创作歌曲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9月24日上午,数学老师何午晴围绕“运动想象”,带领七年级9班的同学们领略数学几何之美。课堂从围绕云龙湖的运动轨迹、雨天录像等生活场景展开,引导学生感受什么是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通过两个拼图游戏,让学生们感受数学几何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变换;通过希沃白板手机投屏功能及时展现学生创意,并用GGB展现动态过程,加深学生印象。
9月25日上午,地理老师孙甲欣围绕中国的地势西高东西,结合AI进行教学。她首先借助AI生成情境,导入新课,再利用AI绘出地图、动画示意图,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内容,最后总结,她再用AI辅助,生成框架,使抽象知识更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王绍峰副校长参与了整个地理教研组活动,在听取了孙老师的教学设计后,与其他听课教师一起围绕“AI如何更好服务地理教学”展开热烈讨论,并达成共识:AI解决了传统地理教学中“难呈现、难互动”的问题,比单纯讲解更有说服力,但AI是地理教学的“工具”而非“替代者”,执教老师后续将在课程设计中更加明确“AI辅助环节”与“学生自主实践环节”的边界,让技术更加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次磨课活动的所有视频都可通过智能研修平台进行回看,教师们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对课堂记录功能中收集到的数据,如学生的课堂发言次数、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最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所以,该平台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功能,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更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老师们可以在这里分享学习心得、交流经验,可以与其他老师进行实时互动。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交流方式不仅增强了老师们的学习积极性,还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平台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将在教育教学和知识传播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徐州十中的教师们会继续探索人工智能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为推动智能化教学贡献力量。十中的磨课研修活动还在持续进行中,更多精彩内容值得期待。
撰文:孙琳
素材提供:安荣、何午晴、孙甲欣及各学科备课组
审核:翟仁爱
来源:徐州点滴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