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有“羞耻感”,所以养成了看眼色的习惯,做事思前想后,生怕被别人笑话,迟迟不敢迈出那一步。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有“羞耻感”,所以养成了看眼色的习惯,做事思前想后,生怕被别人笑话,迟迟不敢迈出那一步。
这就是羞耻心带来的压力,不敢尝试、不敢行动,心中不断计划,却永远在胆怯中止步不前,在丧失机会后懊悔不已。
而真正的强者,恰恰在一次次出丑中迎难而上,从而改变人生,成就辉煌。
01
屏蔽羞耻感,人生无限
人生海海,总有人终其一生都在“我是不是不够好”的自问中苦苦挣扎,一次次错失良机。
其实,你不是不够好,而是被羞耻心裹挟,不断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我的同事小玉,当年是公司里唯一的研究生。
单位改制时,新的部门需要负责人,在全公司公开竞选。
小玉很想试一试,她填好了报名表,却一次次问自己:“我能行吗?”“万一没竞聘上,人家怎么看我?”……
相反,一名资历、文凭、能力都不如她的同事,踊跃报名,成功升职。
而小玉,仍然在原地踏步。
你之所以会担心别人怎么看你、会产生羞耻感,只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重要性。
正如冯唐说的:“一个人想要成事,就要做到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真正的体面,从来不是活给别人看。
很多时候,面对外界异议,不必迎合,更不必在意,丢脸越多,成长越快。
人生漫漫,时刻都会面临失败与挑战,唯有遵从内心,屏蔽杂音,丢掉羞耻心,方可在轻装上阵中收获无限可能。
02
无惧挫败,成功一半
失败往往会让人产生深深的挫败感,面对这样的挫败,有些人原地放弃、止步于此;而有的人却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探寻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俞敏洪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的一次次尝试。
最初创业时,他每天提着浆糊桶到处贴广告,被同事撞见,他微笑面对;被围观人群哄笑,他仍紧抱广告牌。
为了招到学生,他在小操场开设免费试听课,没有扩音设备,他只能靠喊。
就这样,在他的锲而不舍下,他的公司一步步壮大,成为行业佼佼者。
然而,正当他勇往直前时,市场发生了变动,他再次面临生死抉择。
当大多数人准备看他笑话时,俞敏洪信心百倍地出现在直播间,一边大口试吃,一边大声叫卖着农产品。
爱迪生说过:“我并没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案。”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只有去做,才能在风浪中锻炼毅力,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一步步走向成功。
失败固然会让人自觉难堪,可是失败也是通往成功之路必不可少的经历。别让失败后的挫败感,成为你成功之路的拦路虎。
人生本就是一场场体验,唯有勇敢尝试,不怕试错,不怕挫败,才会绝地反击,逆风翻盘。
03
放下面子,过轻松人生
面子是什么?
作家亦舒这样说:“面子是一个人最难放下的,又是最没用的东西。你越是在意它,它就会越发沉重,越发让你寸步难行。”
面子,是压在许多人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这些人为了所谓的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结果苦不堪言。
1995年春晚,有一个叫《有事您说话》的小品。
男主角“憨郭子”为了成为同事眼里的能人,逢人便说:“有事您说话!”
明明是普通人,非要说自己在铁路上有关系。
明明是自己在大冬天熬夜排队,高价买的火车票,却说是凭关系搞的内部票。
明明没时间帮邻居搬白菜,还不好意思拒绝,只能让老丈人扮成民工去搬。
看似挣足了面子,却悄悄给自己埋了一颗大雷。
科长听说他有关系,让他给单位搞几节火车皮,他一下子傻眼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到头来不仅面子撒了一地,还透支了自己,连累了家人。
听过这样一句话:“你的世界真的没有那么多观众。”
大家都很忙,没有人有工夫对你评头论足,更没有人在乎你有多大本事。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的:“我毕竟有我的具体情况。我活着的目的并非为了向别人出示一张好看的脸。”
生活是自己的,你无须为了别人而活,更不必让面子成为你的负担。
世事纷杂,放下面子,不怕嘲笑,不惧冷眼,自信豁达,活出真实的自己,将余生过得轻松惬意。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你的人生只属于你,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
余生,丢掉羞耻感,主动出击,允许一切发生,定会在一次次出丑后成为强者。
来源:书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