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江:多维发力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5:23 1

摘要:今年以来,泉州市洛江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为总牵引,在城乡建设、乡村振兴、文脉传承三大领域精准施策,通过项目攻坚强基础、乡村焕颜提颜值、文脉传承续根脉“三向突破”,推动城乡从“建成”向“建优”跃升,一幅宜居宜业、古今交融的现代化洛江新

今年以来,泉州市洛江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为总牵引,在城乡建设、乡村振兴、文脉传承三大领域精准施策,通过项目攻坚强基础、乡村焕颜提颜值、文脉传承续根脉“三向突破”,推动城乡从“建成”向“建优”跃升,一幅宜居宜业、古今交融的现代化洛江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项目攻坚为笔,绘就城乡品质“工笔画”

城乡发展,项目是“骨架”,品质是“灵魂”。洛江区制定《抓城建提品质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并以此为蓝图,聚焦“宜居宜业、安全韧性、智慧高效”三大方向,系统谋划项目101个,总投资达379.13亿元。截至8月底,5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7.6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9.44%,为城乡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效推进的背后,是机制创新的“硬支撑”。洛江区聚焦项目全周期管理,通过模拟审批、告知承诺、容缺预审等机制破解审批瓶颈,同时加速征迁交地进度,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用”。一系列举措不仅夯实了城市功能基底,更让“规划图”加速变为“实景图”。

乡村焕颜为墨,晕染田园牧歌“写意画”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洛江区以裸房整治为切入点,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存量销号、增量杜绝”原则,全面推进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已打造市级裸房整治示范村9个、区级示范村8个,完成示范段沿线裸房整治验收532栋,让乡村告别“素颜”,焕发崭新颜值。

住房安全是民生底线。洛江区一方面加快推进4户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均已开工),另一方面将“四到场”监管制度纳入乡镇绩效考核,依托“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子系统”实现在建农房全流程排查,同步开展74场安全警示教育、发放158份宣传材料,织密农村建房安全网。

更值得一提的是,闽台乡建乡创合作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水”。洛江区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引入台湾专业团队,从农房品质提升、公共空间优化、景观设施完善、运管机制创新等维度发力,探索闽台融合新路径。目前,马甲镇正申报省级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集镇,虹山乡苏山村拟申报省级样板村,两岸智慧的碰撞让乡村既有“乡愁味”,更有“现代范”。

文脉传承为魂,勾勒历史肌理“白描画”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乡村的根脉。洛江区深挖侨乡文化资源,扎实推进“刺桐侨厝”保护利用,委托专业机构普查190栋华侨建筑,公布首批华侨建筑保护名单32栋,完成10栋华侨建筑修缮活化利用,并结合区域特点,打造万安街道桥南社区华侨建筑群,让沉睡的老建筑重焕生机。

传统风貌保护同步推进。通过对桥南片区、双阳华侨农场及4个省级传统村落50年以上建筑的系统普查,公布两批传统风貌建筑32栋;桥南古街更是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已完成初稿并通过评审,核心保护范围约5.25公顷、建设控制地带约48.75公顷,当前正实施16栋建筑外立面整治、3栋古建筑加固修缮,让老街区在“修旧如旧”中延续烟火气。

此外,洛江区建立历史建筑安全排查长效机制,每月开展全覆盖消防安全检查,动态更新问题隐患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与时限,确保历史遗产“活下来”“传下去”。

从项目攻坚的“硬支撑”到乡村焕颜的“软实力”,从文脉传承的“根脉守护”到民生福祉的“温度提升”,洛江区正以系统思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幸福底色更加鲜明,为全域振兴书写高质量答卷。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