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难以解释的5个物理问题,每一个都困扰人类近百年的时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5:32 1

摘要: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人类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经过几千年的科技发展,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目前人类已经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这些成绩离不开科学家做出的贡献,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伟

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人类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经过几千年的科技发展,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目前人类已经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这些成绩离不开科学家做出的贡献,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比如说牛顿、爱因斯坦、哥白尼、伽利略、霍金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科学家的出现,人类文明可能要倒退几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虽然现在人类已经对世界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依然有很多物理难题是我们现在无法解释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困扰人类近百年的物理问题都是什么?

第一个物理问题——反物质在哪里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反物质是物理学中和普通物质完全对称的镜像粒子,其基本属性和对应正物质完全相反,比如说带负电的电子对应带正电的正电子,带正电的质子对应负电的反质子,当反物质和物质相遇时,二者会瞬间产生湮灭,将质量完全转化为能量,这遵循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从理论上来说,反物质的存在是物理学对称性的必然结果,在1928年的时候,物理学家狄拉克在求解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的时候,首次预言了反电子的存在,在1932年的时候,科学家安德森在宇宙射线中观测到正电子,直接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此后反质子、反中子等反粒子也陆续在实验室中被制造了出来。人类甚至能够在粒子加速器中短暂组装出反氢原子。

按照宇宙大爆炸的理论,138亿年前宇宙诞生以后,能量应等量转化为正物质和反物质,每产生一个质子,就该产生1个反质子,每产生一个电子,就应该产生一个正电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宇宙诞生不久以后,正物质和反物质就会湮灭,只剩下弥漫的能量,根本不会存在恒星、行星和其它天体,但现实中,我们所处的宇宙由正物质主导,反物质却消失不见,这一矛盾被称为是宇宙反物质消失之谜,是当前物理学界最核心的未解之谜之一,对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宇宙早期可能存在“正反物质分离”的过程,某些区域的正物质占主导,另一些区域则由反物质主导,只是反物质区域距离地球极其遥远,我们无法观测到。

虽然宇宙中天然反物质极少,但人类能通过粒子加速器(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HC)制造反物质。例如,用高能质子撞击靶核,可产生反质子;反质子与正电子结合,能形成反氢原子。但这些人造反物质存在时间极短——反氢原子的寿命仅为几微秒,一旦与容器壁的正物质接触,就会立即湮灭。总体来说,反物质就是正物质的镜像,其存在已经被证实,但是宇宙中反物质的消失,本质是宇宙反物质不对称的结果,想要彻底解开这个谜题,需要人类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行。

第二个物理问题——地球磁场是如何形成的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磁场的根源在其内部结构,核心是“外核液态铁的对流运动”与“地球自转”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过程被称为“地磁发电机理论”,是目前科学界公认的主流解释。从地球内部结构来看,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内核是半径约1220公里的固态铁镍球,温度高达5000-6000℃(与太阳表面温度相当),因极端高压保持固态;外核是厚度约2200公里的液态铁镍层,温度约4000-5000℃,处于熔融状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地球磁场对于生命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抵御太阳风,保护大气层和生命,并且能够作为生物和人类的方向指南,而且还能够记录地球历史,然而地球磁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地磁北极正以每年约50公里的速度向俄罗斯方向移动,不过这种漂移速度缓慢,对人类生活影响极小,在过去200年中,地球磁场强度已下降约10%,有科学家推测未来可能进入“磁场减弱期”,但短期内不会消失,地磁发电机的能量来自外核的温差,而地球内核冷却速度极慢(预计还能维持数十亿年),因此磁场在人类文明存续期间仍会稳定存在。地球磁场的出现和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质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地球内部非常神秘,所以现在人类还没有办法完全解开地球磁场的奥秘。

第三个物理问题——宇宙到底有多大

从人类走出地球以后,人类就一直都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人类想要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不过想要真正的了解宇宙的尺度,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可观测宇宙和整个宇宙,可观测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人类能接收到光信号的宇宙范围,是我们目前能探测、研究的部分,整个宇宙:包括所有发光和不发光的物质、能量,以及人类永远无法观测到的区域,由于宇宙在加速膨胀,遥远区域的光永远无法到达地球。关于宇宙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还停留在推测阶段,不少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可能是无限的,这是最主流的观点之一。根据宇宙学原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且各向同性的,即无论从哪个方向、哪个位置看,宇宙的整体结构都相同),如果宇宙在我们能观测的范围内是“平坦”的,那么它很可能在空间上无限延伸,没有边界,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除了这个猜测之外,还有的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是有限无边的,比如地球表面是二维有限但无边界的(沿着一个方向走最终会回到起点),宇宙可能是更高维度的闭合结构,有限却没有边缘。但要验证这一假说,需要观测宇宙大尺度的空间曲率,目前最新的微波背景辐射数据(如普朗克卫星观测结果)显示,宇宙空间接近“完全平坦”,有限无边界的可能性较低。那么为什么我们只能够观测到930亿光年的范围?根据大爆炸的理论,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这意味着宇宙中最早的光只能够传播138亿年,而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并不是138亿年,而是465亿年,直径就是930亿光年。

宇宙的真实大小仍是未解之谜,但可观测宇宙的930亿光年直径,是“宇宙年龄”与“加速膨胀”共同限定的结果。这一范围既是人类探索的边界,也是理解宇宙起源、演化的基础——通过观测可观测宇宙中的星系、恒星、微波背景辐射,科学家能还原宇宙大爆炸后的膨胀历史,推测暗物质、暗能量(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的存在,甚至探索地外生命的可能性。

第四个物理问题——暗物质和暗能量真的存在吗

目前科学家将宇宙的质能组成分为三大部分,普通物质仅占大约百分之5,暗物质占百分之27,暗能量占百分之68,这意味着我们所看的一切可见世界,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宇宙的真实大小仍是未解之谜,但可观测宇宙的930亿光年直径,是“宇宙年龄”与“加速膨胀”共同限定的结果。这一范围既是人类探索的边界,也是理解宇宙起源、演化的基础——通过观测可观测宇宙中的星系、恒星、微波背景辐射,科学家能还原宇宙大爆炸后的膨胀历史,推测暗物质、暗能量(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的存在,甚至探索地外生命的可能性。后来到了1998年,两个独立的超新星观测团队发现,遥远的la型超新星比预期更暗,表明它们距离更远,这意味着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而非如传统理论预测的因引力而减速。这一发现震惊世界,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科学家重新启用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宇宙学常数”,即暗能量。它具有负压,产生一种“反引力”效应,推动星系彼此加速远离。威尔金森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和普朗克卫星的观测数据,都强有力地支持了暗能量的存在,并将其纳入标准宇宙模型。暗能量如同宇宙的“推手”,主宰着宇宙的终极命运。目前,宇宙已进入暗能量主导的时代,它决定了宇宙未来将可能持续加速膨胀,走向“大冻结”,或在遥远的未来若其性质改变,也可能导致“大挤压”。目前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暗物质、暗能量的奥秘。

第五个物理问题——宇宙外面有什么

从人类走出地球以后,人类就想要知道宇宙外面到底有什么?虽然现在人类连太阳系都没有办法飞出去,但是人类已经能够观测到930亿光年的范围,然而宇宙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目前关于宇宙外面到底有什么?更多是基于理论和猜测,一些学者认为,宇宙外面可能是虚无空间,一种观点认为宇宙之外是虚无,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存在任何物质、能量,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无所有”。这就如同一个绝对的“无”的状态,与我们宇宙内的一切截然不同,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范围,难以用常规的思维和语言去描述。还有的科学家认为,宇宙外面可能是平行宇宙,我们的宇宙只是其中一个“泡泡宇宙”。比如根据暴胀多宇宙理论,宇宙大爆炸后的暴胀过程可能在不同地方持续发生。

每个膨胀区都形成一个独立的宇宙,这些宇宙就像一个个泡泡,漂浮在更高维度的“超空间”中,每个泡泡都有自己独特的物理法则。不过想要进入其他的宇宙空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同的宇宙规律是不同的,我们无法适应其他宇宙的生存规律,而这也仅仅只是科学家的一种猜测,真相到底是什么?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解开这些奥秘,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来源:星空承载梦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