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仿偶像惹众怒,饭圈女孩集体反击,只为守护真实情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9:36 1

摘要:“AI来信”火遍社交平台时,粉丝阿月彻底绷不住了。她的偶像蒲耀星,是活跃在综艺、小说、音乐三栖的90后男主播,也是她心头的“我担”。可AI模仿偶像写信的热潮,让她觉得偶像被“偷”了。

“AI来信”火遍社交平台时,粉丝阿月彻底绷不住了。她的偶像蒲耀星,是活跃在综艺、小说、音乐三栖的90后男主播,也是她心头的“我担”。可AI模仿偶像写信的热潮,让她觉得偶像被“偷”了。

她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偶像名字,看到有人晒出AI生成的“蒲耀星来信”,就私信劝对方删帖。她担心,这些看似浪漫的AI产物,其实是在无声中把偶像的语言风格“喂”进算法里,变成一串可以被随意调用的数据。

“你不知道AI会怎么用这些数据。”她在社媒发文说,“也许哪天你会在一本AI小说里看到蒲蒲的文风。”

担忧并非多余。AI不仅能模仿偶像写文,还能生成“合照”、语音甚至视频。粉丝用AI把自己P进与偶像“拥抱”的画面,还能让偶像“穿越次元”,换衣换姿势随意切换。最初有人觉得新奇,但当生成图越来越逼真,情感反而开始崩塌。

粉丝橘子鱼一开始也被这些图感动过,但很快就感到害怕。她担心AI生成内容一旦流入不受控的网络空间,可能被恶意使用,甚至成为攻击偶像的工具。“这些图越来越像,但不是真人。路人看不出来,这太危险了。”

饭圈女孩愤怒的根源,是一种深层情感危机:AI让“爱”变得太轻易、太廉价。

粉丝明欣第一次收到AI合成的偶像语音时,内心五味杂陈。那段模仿偶像说“你真的很努力”的语音听起来温柔,却没有真实情绪起伏。她第一时间删除语音,却意识到自己早已上传了许多偶像音频,成了AI的“喂料人”。

“这就像在告诉我,偶像可以被轻易复制。”她说。

另一位粉丝江浸月买小卡时,发现其中几张是AI生成的。画质粗糙、表情呆板,完全没有偶像真实照片的温度。她宁愿什么都不收,也不想要这些“假货”。

对饭圈女孩来说,追星从不是走捷径,而是靠真实互动建立连接。哪怕是一张生活照、一段语音,也比冷冰冰的合成品更有意义。

而追星男孩李伟更关心“交易不公平”。过去粉丝交换物料,多是手工制作或真人绘图,投入巨大。而现在,AI一键生成的图像混入其中,甚至被高价炒作。“真正花心思创作的人,反而被边缘化了。”他说。

AI翻唱也成了新“雷区”。B站上充斥着模仿艺人声音的AI翻唱,甚至有人在签售会上播放钟辰乐的“AI唱”《泪桥》。钟辰乐听完直言:“一点都不像。”之后他亲自争取版权,希望用真人翻唱拿回自己的声音主导权。

粉丝小V对此深有感触。她从小学习配音,梦想当声优,对声音的尊重深入骨髓。“偶像的声音,是他成长的见证。你能听出他在某段时间的情绪变化,而AI是没办法传达这些的。”

她说,如果AI可以随便“补全”偶像唱不上去的高音,那偶像多年的练习还有什么意义?“当他终于唱上去了,粉丝早已在AI版本里听腻了。”

不仅粉丝不安,明星也开始发声。今年,好莱坞超400位演员联名反对AI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他们作品训练模型。他们强调:创作成果不能被白拿。

国内也一样。今年5月,王一博粉丝戴琪加入“AI保卫战”。乐华娱乐授权AI平台使用旗下艺人肖像后,平台发布了一段王一博从未弹唱过的AI视频,引发大量粉丝抗议。

戴琪和粉丝迅速建群举报、发起联名,短时间内收集到数万条支持。“AI可以很强大,但我们不能拿偶像去冒险。”她说。

结语:技术强大,但爱不能被“合成”

AI技术的确厉害,但在饭圈女孩眼中,它带来的是情感的稀释和信任的崩塌。

她们要的不是完美的“伪造”,而是偶像真实的瑕疵与努力;不是廉价的陪伴,而是那张糊图里藏着的温度。

这场粉丝与AI的拉锯战,其实是在为“真实的爱”捍卫底线。

来源:墨兰史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