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碳化硅概念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阵热潮,相关个股表现十分活跃。这背后,不仅是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变革,更是市场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那么,碳化硅概念究竟为何突然爆发?其市场前景又如何?哪些个股具备投资潜力?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
近日,碳化硅概念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阵热潮,相关个股表现十分活跃。这背后,不仅是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变革,更是市场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那么,碳化硅概念究竟为何突然爆发?其市场前景又如何?哪些个股具备投资潜力?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
盘面异动:资金热捧,多股涨停
在9月19日,碳化硅概念再度走强,天通股份、天富能源、长飞光纤强势涨停,东尼电子、立霸股份、英诺激光等纷纷跟涨 。截至当日收盘,A股市场上共有42只碳化硅概念股,其中39只近60日股价涨幅为正。长飞光纤、天通股份、捷佳伟创、科创新源、麦格米特等股涨幅居前,均超50%,长飞光纤近60日涨幅更是高达204.48%。
从资金流向来看,9月份以来,通富微电、露笑科技、天岳先进、英唐智控、天通股份、晶盛机电、三安光电等多只碳化硅概念股获融资资金加仓。其中,通富微电获加仓金额达7.01亿元,露笑科技为4.16亿元,天岳先进、英唐智控、天通股份也均获加仓超3亿元。
这种盘面异动并非偶然,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变革和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市场前景:应用广泛,需求激增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物理特性,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硅功率器件可提升续航里程、加快充电速度。例如,特斯拉Model 3/Y率先实现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大规模装机,推动2023年纯电乘用车领域碳化硅渗透率突破25%。随着800V高压平台的推广,碳化硅主驱逆变器渗透率有望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6年的45%,小鹏G6、极氪X等20 - 25万元车型已标配碳化硅电控 。碳化硅OBC(车载充电机)还可使充电效率提升5%,充电时间缩短20%。
在光伏储能领域,碳化硅器件能够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华为200kW组串式逆变器采用全碳化硅方案,效率达99.1%,较硅基IGBT方案提升0.8个百分点;宁德时代储能系统引入碳化硅DC/DC转换器,体积缩小40%,能量密度提升30%。随着光伏、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碳化硅器件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华为、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已启动全线替代计划,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元。
5G通信领域也是碳化硅的重要应用方向,它能满足基站对高频、高效射频器件的需求。此外,在工业控制、智能电网、消费电子等领域,碳化硅也开始崭露头角。如意法半导体推出车规级SiC MOSFET模块,应用于美的工业变频器,损耗降低60%;苹果MacBook Pro或将采用碳化硅基GaN混合功率器件,实现16英寸机身96W快充。
据QYResearch预测,2031年全球碳化硅晶片市场规模将达214.5亿元(CAGR 14.8%,2025 - 2031);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碳化硅市场规模飙升至32.93亿元,中国占比高达8.8亿元,从2020到2025年,中国碳化硅功率模块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惊人,2025年已达50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280亿元大关 。
潜力个股分析
天岳先进
- 技术优势:全球首家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突破液相法制备低缺陷难题,8英寸导电型衬底已通过英飞凌、博世等国际大厂验证。在全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行业处于领军地位,自成立以来专注于高品质碳化硅衬底的研发与产业化。据权威行业调研机构日本富士经济报告测算,2024年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市场占有率,天岳先进稳居全球前三,已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中一半以上的制造商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 市场表现:2024年营收17.68亿元(+41.37%),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79亿元,上海工厂30万片/年产能提前达产,赴港上市募资计划推进8英寸扩产。2025年Q2股价上涨23%,受益于Wolfspeed破产后海外订单替代预期。其碳化硅衬底材料因高导热性(热导率达490W/m·K)成为AI芯片散热新选择,并已用于Meta雷鸟AR眼镜。
晶盛机电
- 技术优势:覆盖碳化硅长晶、切割、外延全链条设备,8英寸外延设备国产化率超80%。在半导体衬底材料领域拥有碳化硅衬底材料、蓝宝石衬底材料及培育金刚石的规模化产能,碳化硅衬底材料业务进展显著,已实现6 - 8英寸规模化量产与销售,核心参数指标达行业一流水平,8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和规模处于国内前列,并突破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与龙旗科技 、XREAL签署AI/AR产业链协议,目标2027年L4级智能眼镜技术突破。
- 市场表现:2024年营收179.83亿元(+69%),净利润45.58亿元(+55.85%),碳化硅设备出货量居国内首位。SEMICON 2025展出12英寸多晶碳化硅技术,股价回调后估值修复空间显著(PE 28倍,行业均值35倍)。
三安光电
- 技术优势:主营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采用IDM模式覆盖碳化硅衬底、外延、器件全环节,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同业上游水平。与意法半导体合资的重庆8英寸车规级产线2025Q4量产,周产1万片,覆盖3300V高压至1200V主流产品。构建了从碳化硅衬底、外延到器件设计的IDM全产业链能力,碳化硅产品已应用于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电源领域,并向头部客户实现量产。
- 市场表现:2024年碳化硅器件营收占比提升至18%,毛利率达35%(高于行业平均28%) 。Wolfspeed破产后海外车企订单转移,股价月涨幅15%,突破年线压力位。
露笑科技
- 技术优势:投建合肥碳化硅产业园,主攻6英寸导电型衬底,目前6英寸衬底已量产,8英寸衬底处于中试阶段。通过投资建设碳化硅产业园,战略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及外延片业务,专注于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片生产,项目产能正逐步释放,产品良率持续提升,已获得部分下游客户验证和订单。旗下子公司万德泰为北美超大规模云厂商提供有源铜揽解决方案,与英伟达有业务往来。
- 市场表现:2024年净利润2.5 - 2.9亿元(+90% - 121%),合肥百亿产业园一期达产后产能24万片/年,单价较国际低30%。5月21日涨停(+10.03%),资金流入超4.9亿元,技术面突破箱体震荡区间 。
斯达半导
- 技术优势:国内IGBT龙头企业,积极布局碳化硅器件。募投项目推进6万片6英寸SiC MOSFET芯片产能,适配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产品性能优良,在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
- 市场表现:2024年车用模块营收占比提升至45% 。与蔚来 、小鹏合作800V平台项目,股价月内量价齐升,换手率突破历史峰值。
碳化硅概念的爆发并非短期的市场炒作,而是基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变革的长期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5G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碳化硅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相关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抢占市场份额。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关注碳化硅概念的同时,需要深入研究相关个股的基本面和技术优势,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信息,文中涉及股票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根据股票走势和估值,谨慎投资,不建议在股价过高脱离公允估值时购买。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