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至,呼和浩特邀你共赏塞外金秋。秋分时节,呼和浩特的天空愈发高远湛蓝,这座塞外名城正披上一年中最诗意的金装,凉风拂过草原,草木渐黄,天地间一派宁静和谐的丰收景象。
秋分至,呼和浩特邀你共赏塞外金秋。秋分时节,呼和浩特的天空愈发高远湛蓝,这座塞外名城正披上一年中最诗意的金装,凉风拂过草原,草木渐黄,天地间一派宁静和谐的丰收景象。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到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同“春分”日一样,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4季开始划分四季,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之日正居于秋季90天的中间,是初秋和深秋的“分水岭”。秋分过后,太阳直射位置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于夜,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秋分节气阴阳均衡,正合中华文化追求的平衡之道。此时暑热消退而寒凉未至,正是一年中气候最适宜的时节。
气象变化
按农历二十四节气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立冬”为秋季终止(“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立冬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太阳光直射的位置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白昼开始短于黑夜,直至冬至日达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正午太阳仰角也开始显著降低,从而每天能够获得的热量开始显著减弱;故气温降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且速度逐渐加快。这在我国内地气候具有普遍意义。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物候现象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候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农事活动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节气养生”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收获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
起居养生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为主要外邪。在秋分之前,受暑热余气影响,温燥现象较为普遍;而秋分之后,秋风渐起,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气息加重,凉燥现象逐渐增多。为预防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升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此时的呼和浩特,气候宜人,双节即将到来,正是出游好时节。漫步草原,脚踏泛黄的草甸,仰望湛蓝苍穹,聆听悠扬马头琴声在秋风中荡漾。置身于此,方知“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意境。
秋分时节的呼和浩特,与秋日银杏共构一幅静谧画卷。塞上老街也另有一番热闹,传统手工艺品与地方特色小吃相映成趣,热气腾腾的烧卖香味弥漫街巷。
秋分是品尝呼和浩特美食的绝佳时机。手把肉鲜香四溢,奶茶醇厚暖心,烤全羊外焦里嫩,无不令人回味无穷。夜幕降临,围坐篝火旁,与友人共享烤羊腿,仰望塞外繁星,别有一番风味。快来呼和浩特一趟吧!感受塞外秋日的独特魅力,让心灵在草原秋色中获得片刻宁静。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