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瓜果飘香,稻谷成熟,丰收在望,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今天是农历八月初二,9月23号,白露节气已成为过去,今天北京时间02时19分04秒将正式迎来秋分节气,秋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十六位,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导言:今年秋分不一般,恰好和八月初一紧相连,有啥说法?答案来了。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稻谷成熟,丰收在望,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今天是农历八月初二,9月23号,白露节气已成为过去,今天北京时间02时19分04秒将正式迎来秋分节气,秋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十六位,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秋分”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对秋分的解释为:“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其意是说,秋分节气当天,昼夜时间相等,而且是天气由凉转寒的转折点。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秋分之日正好居于秋季90天的中间,是初秋和深秋的“分水岭”。所以秋分又把整个秋天平分了。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位置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于夜,白天一天比一天开始短了,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开始下降起来。正如农谚:“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说。可见秋分前后,天气变冷的速度加快了。
由于秋分时节天气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此时,棉花正在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像我们西北甘肃地区,秋分时节恰好是种植冬小麦的最佳时间,正如老话"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所说。
这样看来,秋分节气是农民最后夺取丰收的关键时节,所以,民间有经验的老人非常看重秋分节气,秋分节气的天气变化对农民农事活动和庄稼的收成影响很大,而今年特殊之年又有特别之处。
今年是双春闰六月,因阴差阳错,导致秋分节气按农历来说,来得比往年早,在农历八月初二,9月23号交节。这样一来,今年秋分节气有特别之处,正好和农历八月初一紧相连,那么两者相连,有啥说法?有何特别之处?看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农时谚语怎么说。
这句俗语按字面意思可引申理解为:如果秋节气交节在农历月份为单数的话,那么随后的天气会阴雨连绵,秋雨下个不停,雨水比较多。如果秋分节气交节在农历月份为双数的话,那么随后的天气会出现晴好天气,这种干爽的天气,有利于谷子等秋粮作物的晾晒和入仓。
其中,此句俗语所提到的单双数,在民间有两种理解:
a,一种是把单双数理解为农历的月份单双数,如秋分交节在农历九月份为单数,相反,如果交节在八月份为双数。
b,一种是把单双数理解成农历的具体日期的单双数,如秋分交节在七月廿日为双数,在七月廿一日为单数。
不过,大多数民间人们认为,理解为月份的单双数比较合适,因为按具体日期的单双数,只因相差一天,天气会有截然不同的变化,显然是不现实有点不妥。
今年秋分节气恰好交节在农历八月初二日,因为秋分节气是天气由凉转寒的分水岭,而八月初一日又是农民认为下半年的旱涝天气逆转的转着之日,所以两者相连在一起,对农民的农事活动更为影响之大。
又因为农历八月份是双数月,所以,今年秋节气逢双,按老祖宗所说的"秋分逢双,干谷入仓"的语意可知,今年秋分节气随后的天气比较晴好,阳光充足,这将非常有利于秋粮作用的灌浆成熟,适时收割和晾晒入库。可见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写到最后:在古代农耕时期,科学比较落后,又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古人用这种方法预测天气,也许在当时对人们预测天气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不管准确率如何,也从侧面折射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不过,现在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以当地的天气预报为准,以免给自己造成误导。
来源:甘肃大叔在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