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18:03 2

摘要:当60岁的王文生穿着迷彩服,和十八九岁的学弟学妹们一起站在军训操场上踢正步时,镜头里的他汗水浸湿衣领,却始终挺直脊背——这个画面在社交平台走红时,戳中了无数人的心:原来上大学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只要心怀热爱,60岁也能走进校园,把“活到老学到老”的口号,活成实

当60岁的王文生穿着迷彩服,和十八九岁的学弟学妹们一起站在军训操场上踢正步时,镜头里的他汗水浸湿衣领,却始终挺直脊背——这个画面在社交平台走红时,戳中了无数人的心:原来上大学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只要心怀热爱,60岁也能走进校园,把“活到老学到老”的口号,活成实实在在的人生。

王文生的大学路,没有“高考钉子户”的执拗,只有“逐梦”的坚定。几十年前的第一次高考或许留有遗憾,但2024年10月,他带着“体验全日制校园”的初心重新出发:书桌前挂着高考倒计时横幅,自学200多天,直播时和网友交流学习进度,接收热心人发来的笔记照片。

没有专业辅导,全靠自己摸索;没有年轻的精力,就用坚持补回来。当他收到合肥某公办职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拿到的不只是一张文凭,更是对“年龄会限制梦想”的有力反驳——原来只要敢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走进校园后,他更用行动打破了“特殊对待”的惯性思维。学校领导问他要不要减轻军训强度,他婉拒了:“军训能锻炼意志,我想跟大家一样。”

开学前专门锻炼身体做准备,军训时和年轻同学一起吃苦;住宿舍时,舍友教他用智能设备,他和大家聊学习、谈生活,没有丝毫违和感。

在他眼里,校园里没有“60岁的大爷”,只有“大一新生王文生”——他想要的从不是“特殊照顾”,而是和所有学子一样,完整体验上课、军训、住宿舍的校园生活。

这种平等的心态,恰恰印证了:大学的校门向所有人敞开,无关年龄,只关热爱。

面对质疑声,他的回应更显通透。有人说“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他直言“我没违反规则,没妨碍别人”;有人猜测他是为了做自媒体起号,他坦诚“初心不是这个,但做得好也可以有”。

没有刻意辩解,也没有迎合偏见,只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这份坦然背后,是对“学习本质”的清醒认知:他不是为了一张文凭镀金,而是对“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本身感兴趣,想“学以致用”;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真心享受坐在课堂里吸收新知识的过程。

王文生的故事,从来不是“特例”,而是给所有人的启示:上大学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是对知识的渴望,是对梦想的追逐,是对“人生只能按剧本走”的打破。

有人羡慕他“敢想敢做”,却总被“年纪大了”“没时间”困住;有人佩服他“坚持到底”,却在犹豫中错过了出发的机会。

可王文生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家庭支持、经济条件、身体状态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敢开始”的勇气——60岁能备考200多天,能站在军训场,普通人又怎能让年龄成为放弃学习的借口?

校园里的铃声,不分年龄地为求知者响起;课堂上的书本,不挑岁月地为追梦者敞开。

王文生穿着校服坐在教室里的样子,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上大学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只要你想,80岁也能听一堂新鲜的专业课,70岁也能在图书馆读一本喜欢的书。

梦想没有保质期,学习没有终点站,而人生最棒的时刻,永远是“现在就出发”的那一刻。

来源:化学小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