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晚上有人去必胜客吃东西,随手点了杯19元的鲜榨橙汁。结果店员当着他面直接拿瓶果粒橙倒了一半进杯子里,加点冰块就算好了。那瓶果粒橙超市才卖3元,容量比这杯多了快一倍。后来算下来店家做一杯这果汁成本不到6元,但还敢标榜什么"纯正果汁真实果肉"。
前几天晚上有人去必胜客吃东西,随手点了杯19元的鲜榨橙汁。结果店员当着他面直接拿瓶果粒橙倒了一半进杯子里,加点冰块就算好了。那瓶果粒橙超市才卖3元,容量比这杯多了快一倍。后来算下来店家做一杯这果汁成本不到6元,但还敢标榜什么"纯正果汁真实果肉"。
这事很快传开了,网上有人说必胜客是行业普遍做法。现在快餐店为了省钱都有套路,像这种把便宜饮料稀释当现榨卖的特别多。我表姐前两天还说她在肯德基喝到的柠檬茶,也是用浓缩液冲水加糖配出来的。
现在查才知道,必胜客母公司去年就开始用标准化原料了。他们说这样做能保证品质统一,但实际就是减少新鲜水果用量。最近消协好像在盯这事,要查餐饮业的标签是否违规。
很多人开始自己算账。那个3元的果粒橙有450毫升,必胜客用了225毫升就做成一杯280毫升的"鲜榨",剩下还能再来一杯。这成本跟买两杯的话差不了多少。但为什么顾客会觉得贵?可能是看到菜单上写着"鲜榨"就以为是现榨的。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专门去测评这些饮品。有博主拍视频说有些奶茶店奶茶里的茶含量都不及格,全是糖浆和色素。这让人挺闹心的,花钱买东西连用的啥料都不清楚。
有意思的是,有的店反而开始玩透明厨房。星巴克出了个现场看做甜点的窗口,太二酸菜鱼直接直播后厨。他们说这样让消费者放心,但我觉得也就是噱头,不然为啥不所有店都这么做?
最近美团好像推出新功能,显示餐馆后厨卫生情况评分。要是能同时看饮品制作过程就更好了。不过现在大家点外卖时都会特意挑那些后厨透明的店,感觉安全点。
政策那边听说要订新标准了,以后现做饮品得标清楚成分。不知道是不是受这橙汁事件影响。要是真执行,可能以后菜单上能看懂些内容了。
其实这事儿也提醒人,以后点饮料时别光看名字。有人建议直接问店员是怎么做的,但好像有点尴尬。还有人发视频教大家辨别真假果汁,比如摇晃后泡沫是否很快消失之类的。
总的来说商家有他们的难处,物价涨得厉害,总得节约成本。但消费者有权知道真材实料有多少。现在网上讨论热闹,最后还是看监管怎么管了。反正我从今天起点果汁都会看清楚菜单细则,能自己带水果榨的尽量自己弄。#爆料#
来源:生活小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