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人们每天就只能靠《天气预报》来看第二天的天气。
每天晚上七点半,《央视新闻》一结束,紧接着《天气预报》就来了。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人们每天就只能靠《天气预报》来看第二天的天气。
所以《天气预报》对大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上班族和农民们。
这个节目就是不分年龄段,不分观众群体,每个人必看的节目。
所以节目里的主持人宋英杰,大家肯定也很熟悉。
他总是站在荧幕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把未来的天气情况精准的播报出来。
在大家的印象中,只要进入央视,就是“铁饭碗”。
但没人知道,宋英杰在央视播报了将近30年的天气预报,竟还是个临时打工人?
宋英杰成为天气预报主持人,纯粹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电视机在国内开始普遍,大家对天气预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刚开始的天气预报就像“地图”,就一张静态的图片,加上语音播报。
很多观众都看不懂,一场天气预报看下来和没看没什么两样。
观众们提了很多意见,为了改变这个情况,天气预报节目做出了改善。
为了让观众能看的更直观,更加通俗易懂,央视决定找个主持人,来专门讲解天气预报情况。
就这样,诞生了《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节目。
那为什么说宋英杰是纯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宋英杰可不是什么主持人科班出身的,他学的是气象专业,和主持人根本不挨边。
他19岁的时候考上北京气象学院,也是现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在学校里学的是大气动力学,就是关于气象,关于天气的知识,他自己很喜欢。
上学的时候,他每天满脑子都是研究气象。
从学校毕业之后,他就成功进入了国家气象局发展,开始做起了幕后研究气象的工作。
每天就是和一堆数据打交道,大家也可以理解为妥妥的“理工男”,做天气一类的研究。
这工作对他来说已经很好了,本来以为会在气象局这样呆下去。
他也没想到,一个气象局,有一天会跨界开始培养主持人?
当年气象局做出这个决定后,领导想都没想就选了宋英杰,觉得他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还是个人才。
在局里的很多活动中他的表现都很好,口才也很好,长相还很帅气,觉得他做主持人肯定没问题。
领导问:“你想不想从幕后走到台前,去做天气预报的主持人吧”。
宋英杰听到后当场就拒绝了,他可是搞科研的,自己费劲学的专业不是去当主持人的。
而且主持人的工作主要靠嘴,很少靠脑子,自己可是“灵活大脑”,该用在有用的地方。
毕竟,自己还学了这么多年的气象,不想就这样放弃,去做一个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
领导只好“以退为进”,第二年又找到宋英杰,提出了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
领导说:“你就当这是个兼职,录节目的时间在晚上六七点,不会影响你在气象台的本职工作,可以想试试”。
这样一说,宋英杰感觉倒也还行,就是个兼职不会影响主业,也为了不让领导丢面子。
他就勉强答应了,这一试,就在《天气预报》的岗位上坚守了30年。
1993年3月1日,对宋英杰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天。
这一天,他首次亮相央视《天气预报》节目,成为了中国首位电视天气预报男主持人。
别看现在的节目很先进,一切都提前就准备好了。
宋英杰那个时候的节目形式很落后,每天下午5点多以后,他才能收到气象稿。
在大家眼里,一个小小的天气预报有什么难得,无非就是说些天晴,下雨,雷电,多云等等。
都说“隔行如隔山”,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他每天收到的稿子内容少都有6页那么多。
他要快速从这些稿子里面提列出最有效的播报信息,还得形成100秒内能播完的口播稿。
关键是,那个时候没有“提词器”!
所有的口播内容,都需要宋英杰自己背下来,是真正的时间紧任务重。
节目还要求讲解天气的时间误差要控制在3秒内,超时或者是播报失误,都会被扣钱,每次50元。
就这苛刻的条件,宋英杰在长达30年的主持生涯里,只被扣过250元,这成绩是真的厉害。
而且,当时录制节目的演播室条件非常简陋,周围全都是蓝色的幕布,根本没有实际地图。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地图,而他看到是一片幕布。
他要在那一片幕布上,靠自己想象,然后精准的指出每个城市的在幕布上的位置。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就这他整整花了一个星期,反复联系,才勉强做到。
这样看来,《天气预报》也没我们想象中那样,像是个轻松的活儿。
在《天气预报》“兼职”的这些日子里,就算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也从来没放弃过自己的爱好。
他一边做着《天气预报》的工作,一边继续研究和推广和天气有关的二十四节气,还发布了很多作品。
2017年,他的著作《二十四节气史》发布,为了这本书,他准备了整整十年时间。
虽然说他在央视是个“临时工”,没办法享受央视正式员工的福利。
像分房子,加班补贴等等这些都没有,在外人看来他就是傻,没名没分的埋头苦干。
但他自己不这样想,他觉得这只是个形式,自己做的问心无愧就好了。
去年12月,已经退居幕后的宋英杰,突然又再次出现在了《天气预报》钱。
58岁的他,还是当年的“配方”,瞬间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他自己曾说过:“只要节目需要,我可以一直在那里”。
宋英杰的人生是值得的,既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又有了个让他名气大涨的兼职。
那么你认为宋英杰的兼职生活值吗?
来源:打假侦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