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回来,在北约这个大家庭里,总有些成员对俄罗斯的态度不像表面上那么剑拔弩张。尤其是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那家伙,2024年12月22日突然跑去莫斯科见普京,这事儿闹得挺大。斯洛伐克是欧盟和北约的双料成员,按理说应该跟着大部队一起对俄罗斯施压,可菲佐偏不,
话说回来,在北约这个大家庭里,总有些成员对俄罗斯的态度不像表面上那么剑拔弩张。尤其是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那家伙,2024年12月22日突然跑去莫斯科见普京,这事儿闹得挺大。斯洛伐克是欧盟和北约的双料成员,按理说应该跟着大部队一起对俄罗斯施压,可菲佐偏不,他去谈天然气过境协议,因为斯洛伐克80%的能源进口都靠俄罗斯的管道。要知道,那条管道穿过乌克兰,协议快到期了,菲佐得确保冬天老百姓的暖气和工厂的运转不掉链子。这次访问是欧盟领导人里少见的,第三次了,之前两次也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显示出斯洛伐克在对俄政策上有点另类。
菲佐这人,从政多年,早年是外交部官员,1999年创了方向—社会民主党,强调国家主权和福利。2006年他第一次当总理,推动经济改革,2009年斯洛伐克用上欧元。2012年又上台,处理债务危机和移民问题,直到2018年因记者遇害案下台。2023年9月大选他党赢了,10月25日第四次当总理。
2024年5月15日他在镇外遭枪击,腹部中弹,手术后5月底就回来了,继续干活。菲佐对俄罗斯的看法一直没变,他公开说过,俄罗斯不是斯洛伐克的敌人,制裁那些东西不靠谱。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他就批评欧盟的制裁是“无意义的”,觉得那会伤到本国经济。2024年访问后,他更直白,说斯洛伐克不会无条件支持乌克兰的战争,那不是欧洲的仗,而是代理人冲突。
在斯洛伐克,民众对俄罗斯的感情确实复杂。欧洲议会议员柳波什·布拉加是方向党成员,他公开表态,说很多人喜欢俄罗斯,俄罗斯不是敌人,国家没和俄罗斯打仗,大部分民众欣赏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联系。布拉加10月去莫斯科,还发视频说俄罗斯美丽、智慧、先进,叫西方别再仇视俄罗斯人。他是菲佐的盟友,常在议会和社交媒体上推这种观点。斯洛伐克有苏联时代遗留的影响,很多人记得二战后俄罗斯的角色,虽然现在年轻一代更亲欧盟,但能源现实摆在那儿。俄罗斯天然气是命根子,冬天一断供,价格飞涨,老百姓日子难过。2024年的一项民调显示,斯洛伐克人对俄罗斯的好感度在东欧国家里不算低,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文化认同感强,像文学、音乐那些老交情。
不过话说回来,斯洛伐克也不是一边倒亲俄。2025年3月,成千上万民众上街抗议菲佐的亲俄政策,反对他的政府太靠近莫斯科。抗议从布拉迪斯拉发蔓延到全国,焦点是菲佐暂停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转而搞人道主义,还阻挠欧盟新制裁。3月7日和8日,大规模示威持续,参与者达数万人,他们觉得菲佐在出卖国家利益,让斯洛伐克成俄罗斯的帮手。民调显示,方向党选民里近一半支持和俄罗斯拉近关系,但整体公众更倾向欧盟路线。GLOBSEC的调查指出,斯洛伐克人对普京的好感远低于对奥巴马的,但对俄罗斯作为战略伙伴的看法在年龄大的群体中上升。俄罗斯的宣传也起作用,通过媒体散布美国霸权的叙事,唤起对北约的不满,尤其在经济危机时。
这种亲俄情绪在北约东翼不是孤例。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是老江湖了,他和普京走得近,经常挡欧盟对俄制裁。匈牙利也依赖俄罗斯能源,核电站用俄燃料,2022年还签了长期天然气合同。欧尔班公开说,俄罗斯不是北约敌人,战争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事,欧盟别掺和。他党在国内宣传俄罗斯的文化魅力,民众中斯拉夫认同感强。2025年,匈牙利继续阻挠乌克兰加入北约,理由是领土争端。民调显示,匈牙利人对俄罗斯的好感在欧盟里最高,超过40%,部分因为历史,二战后苏联影响深。
保加利亚也类似,虽然2022年短暂中断俄气进口,但2024年又恢复部分依赖。保加利亚是北约成员,东欧国家里对俄罗斯有复杂感情。历史上有斯拉夫兄弟情,文化上共享东正教。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保加利亚民众中近30%视俄罗斯为伙伴,尤其农村和老年群体。政府层面,保加利亚有时拖延欧盟制裁执行,能源价格是关键。俄罗斯宣传在保加利亚传播广,RT和Sputnik的频道受欢迎,推反北约叙事。2025年,保加利亚在北约峰会上支持加强东翼防御,但私下对俄政策有保留。
再看其他北约国家,像克罗地亚和奥地利,虽然奥地利不是北约,但影响周边。克罗地亚2025年有民族主义抬头,部分民众怀念苏联时代稳定,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看法分化。Bloomberg报道说,斯洛伐克、奥地利、克罗地亚和匈牙利的亲普京情绪上升,正好乌克兰需要支持时,这让联盟尴尬。塞尔维亚不是北约,但作为巴尔干国家,亲俄传统强,民众中80%反对制裁俄罗斯。俄罗斯在塞尔维亚投资能源和军工,拉近关系。
为什么这些北约国家对俄罗斯不那么敌视?经济是头号原因。东欧很多国家工业靠廉价俄气,制裁后转 LNG 贵得多,通胀压力大。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出口导向,能源成本高会伤竞争力。文化上,斯拉夫民族纽带在,俄罗斯文学如托尔斯泰、音乐如柴可夫斯基影响深。历史遗留,苏联解体后,有些人觉得西方承诺没兑现,东扩让俄罗斯不安。俄罗斯的软实力也管用,媒体输出反美叙事,强调北约威胁。2025年,俄罗斯国防开支占GDP 6%以上,宣传自己是欧洲守护者,对付美国霸权。
北约内部的分歧越来越明显。2025年海牙峰会,成员国承诺防务开支升到GDP 5%,但执行不均。东翼如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强烈反俄,推动重武,但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拖后腿。菲佐在峰会前说,北约应和俄罗斯对话,别一味对抗。欧盟内部也吵,斯洛伐克阻挠对乌克兰援助,匈牙利否决制裁。Atlantic Council报告指出,北约需击败俄罗斯在乌克兰,威慑盟国攻击,遏制影响。但内部不统一,俄罗斯利用这点,分化联盟。2025年1月,菲佐宣布暂停军事援助乌克兰,转人道,5月9日又去莫斯科参加胜利日,9月2日在北京见普京谈贸易。
这种分歧接地气地说,就是老百姓的日子。欧洲经济2025年还在恢复,能源危机余波大,高价让中产不满。民众问,为什么拿税钱养乌克兰仗?关我们屁事?俄罗斯叙事钻空子,说战争是北约挑起的,普京是为保护俄语人口。斯洛伐克抗议虽多,但菲佐政府稳住,方向党民调领先。他推动能源多元化,但管道协议续到2025年底,实际还靠俄罗斯。匈牙利类似,欧尔班用亲俄换国内支持,福利政策绑票。
总的来说,这种现象反映北约不是铁板一块。经济、文化、历史交织,让俄罗斯在北约国家留有空间。斯洛伐克民众大部分喜欢俄罗斯,不是因为战争英雄主义,而是日常联系。能源断不了,文化忘不了。2025年抗议虽猛,但政府亲俄路线没变,欧盟得想办法弥合裂痕。要不然,俄罗斯继续钻空子,联盟就麻烦了。
来源:历史系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