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 人口文化与基层健康中心 公布 “2025 年‘美丽医院’建设 案例征集活动” 结果, 六安市人民医院报送的案例 《美在医心 爱在生命港湾》, 从全国众多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 获得 “实践案例奖”, 成为六安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这份沉甸
近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 人口文化与基层健康中心 公布 “2025 年‘美丽医院’建设 案例征集活动” 结果, 六安市人民医院报送的案例 《美在医心 爱在生命港湾》, 从全国众多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 获得 “实践案例奖”, 成为六安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这份沉甸甸的国家级认证, 揭开六安市人民医院西院区的独特魅力: 跳出传统医院的刻板印象, 以 “患者为中心” 为内核, 将 “美” 的要素植入环境、 服务与医患关系的每一处细节, 让就医不再是冰冷的流程。
220 亩 “园林医院”,疗愈感藏在每处细节里
刚踏入西院区,220 亩占地、60% 绿化覆盖率的
“园林式医院” 就让人眼前一亮:
蜿蜒的连廊串联起门诊、住院楼,
行走其间 “步移景异”,
耳边还萦绕着舒缓的广播音乐,
极大消解患者就医的紧张感。
考虑到患者需求,医院的细节设计处处暖心:全院道路用防滑透水材质,无障碍设施覆盖每个角落;近 2000 个停车位实现人车分流,再也不用为找车位焦虑;50000 平方米的门诊大厅宽敞明亮,导医台、自助设备一目了然,妇产科、眼科等科室设有独立诊疗区,急诊区紧邻影像、DSA 科室,为危急重症抢救抢出 “黄金时间”。
住院病房更是把 “人性化” 拉满:
独立陪护床、卫浴、
可调节灯光一应俱全,
带扶手的马桶、紧急呼叫系统
贴心守护老年患者;
患者能在病房阳台晒着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护理 9S 管理严格执行,
诊疗秩序井井有条,
在这里住院更像 “居家休养”。
人文美
从挂号到义诊,暖心服务伴患者全程
“姑娘,我不会用自助机挂号,能帮我一下吗?” 在门诊大厅,志愿者立刻上前手把手协助老年患者操作 —— 这是西院区志愿服务的日常。由医护、行政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每天提供导诊、陪检、答疑服务,助老岗更是专门为老年患者提供 “一对一” 帮扶。
不仅如此,医院还把健康服务 “送上门”:每月深入社区、乡镇、养老院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结合 “世界糖尿病日”“全国爱眼日” 等主题举办科普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取专业医疗知识。
走在医院的走廊、连廊,
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大厅展示着医院发展历程和名医风采,
儿科的卡通壁画让孩子不再害怕看病,
内分泌科的饮食指南实用又好懂,
康复科的患者训练成果墙充满正能量。
最让人感动的是 “鼓励留言墙”,
医护的祝福、患者的互相打气,
字里行间都是爱与希望。
和谐美
医患同心 + 团队聚力,勾勒温暖医疗图景
“以前出院要跑好几个窗口,现在‘一窗刷脸’就能办完所有手续,太方便了!” 刚办理完出院的市民王女士连连称赞。为了让患者少跑腿,西院区不断升级服务:慢病患者有 “一站式服务体系”,住院患者在病区就能完成医保录入、缴费;微信公众号可实现预约挂号、在线问诊、报告查询全流程操作,高频服务 “刷脸即办”。
每年举办的肾友会、
糖友会、癌友会,
让医患变成 “朋友”;
免费提供的血压测量、
老花镜、轮椅,
为患者解决 “小麻烦”;
针对优抚对象的 “三优先” 服务,
尽显人文关怀;
更有专业的安宁疗护团队,
为生命终末期患者及家属
提供身心照料,
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对职工,医院同样用心:个性化体检、节日美食节、购物节温暖人心;托幼中心、职工之家、健身房、心灵驿站解决职工后顾之忧;针对急诊、传染病防治医护的心理支持服务,让大家能轻装上阵。
正是这样的 “团队聚力”,
让医院能持续提升医疗水平 ——
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
创伤中心构建起急危重症救治网络,
关节镜技术、DBS 脑深部电刺激、
代谢减重手术等特色技术,
为患者带来康复希望;
依托 26 家医联体单位和先进设备,
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
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在六安市人民医院西院区,
优美的生态环境、浓厚的人文关怀
与和谐的医患氛围相互交融,
共同诠释着 “美丽医院” 的深层内涵。
来源:六安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