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敦煌寻根 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9:58 1

摘要:在中国西北的苍茫大漠中,敦煌静静伫立了千年。它是丝路上的明珠,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探索、坚守、自信与传承的精神底色。

在中国西北的苍茫大漠中,敦煌静静伫立了千年。它是丝路上的明珠,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探索、坚守、自信与传承的精神底色。

9月19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央视主持人李京京、敦煌文化学者张春生一同走进敦煌,在玉门关、莫高窟、月牙泉之间,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场名为“长城汽车致敬敦煌文化”的直播,不仅是品牌与文化的碰撞,更是一次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路径的深度思考。

从玉门关到莫高窟 汽车与文化的双向奔赴

在汉长城遗址玉门关,魏建军站在风化的土墙旁,谈起“长城”二字的重量。“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一种精神符号——它意味着守护,也意味着开拓。”他说。

长城汽车的名字正源于此。从1984年成立至今,这家从河北保定起步的企业,经历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而此次敦煌之行,正是其对品牌精神的一次溯源。

在莫高窟,魏建军凝视着壁画中历经千年仍鲜活的“敦煌绿”,感慨道:“这里的每一笔色彩,都是匠人用一生打磨的成果。而造车,也需要这样的耐心和坚守。”

“万里精神”的四重维度 探索、坚守、自信、传承

在这场对话中,魏建军提出了“万里精神”的概念——探索、坚守、自信、传承。这四个词,不仅适用于敦煌,也映照着长城汽车的发展路径。

探索:技术破局与全球开拓

长城汽车从未停止对技术的探索。从打破外资垄断的4.0T V8发动机,到自主研发的Hi4混动系统、智能驾驶技术,再到巴西工厂的投产……长城用技术证明了中国车企的能力。

魏建军说:“探索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正如古人穿越沙漠开辟丝路,今天的中国车企也在全球市场中寻找新路径。

坚守:慢工细活与长期主义

在敦煌,一代代治沙人用草方格锁住风沙,守护莫高窟;在长城汽车,工程师们也在试验室里反复测试每一款车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造车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魏建军说。35年来,长城坚持不参与价格战、不追求短期销量,而是投入百亿研发资金,建风洞实验室、碰撞实验室,甚至发布越野分级标准,告诉用户“什么样的车能安全越野”。

自信:文化赋能与美学复兴

长城从莫高窟壁画中提取“敦煌绿”,将其复刻至坦克500的车身上。这不是简单的颜色复制,而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

“汽车不仅是工业产品,更是文化载体。”魏建军认为,中国车企不缺制造能力,缺的是文化自信。“敦煌告诉我们:真正的美,经得起时间考验。”

传承:从越野文化到社会责任

长城汽车是中国越野文化的推动者。从赛弗到坦克300,从阿拉善英雄会到环塔拉力赛,它让越野从小众走向大众。

同时,长城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捐赠治沙车辆、支持敦煌生态保护、推动公益项目。魏建军说:“企业的价值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为社会留下什么。”

汽车行业的启示 从“制造”到“文化”的跃迁

长城汽车的敦煌之旅,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转型: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文化。

过去,中国车企常陷入“价格战”与“配置内卷”,而长城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以文化为根,以技术为脉,以用户为本。

正如敦煌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精神高地;长城汽车也不只是卖车,而是在构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认同。

结语:路在脚下,更在远方

敦煌的沙漠中,曾有无数商队带着丝绸、瓷器、信仰与智慧,走向远方。今天,长城汽车正如一支“现代商队”,带着技术、文化与勇气,驶向全球。

魏建军在直播的最后说:“敦煌告诉我们:路是走出来的,更是守出来的。”

或许,这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不仅要走得更远,更要守得住初心。

长城依旧,敦煌如故。

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车主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