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流水线!中国酒业打响“文化价值”争夺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0 18:59 1

摘要:9月10日,以“酒以载道 文以化人”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酒文化大会在此举行,这场盛会不仅聚集了行业精英,更标志着中国酒业从产品驱动到文化驱动的深刻转型。

盏中观史,酿里求真:中国酒业的文明叩问与价值回归。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内,思想的激荡与酒的醇香交织。

9月10日,以“酒以载道 文以化人”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酒文化大会在此举行,这场盛会不仅聚集了行业精英,更标志着中国酒业从产品驱动到文化驱动的深刻转型。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 宋书玉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一针见血地指出:“行业当前调整的核心因素正在于酒文化本身。”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人深思——当白酒行业步入深度转型期,文化内核的重塑已成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命门。

从甲骨文中氵酉相合的象形符号,到《诗经》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古老吟唱;从王羲之兰亭曲水流觞的风雅集会,到民间满月酒、合卺礼的生命仪式,酒始终是中华文明的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基因。

这种以五谷精魂淬炼而成的液体,既是祭祀天地时的神圣媒介,也是诗人举杯邀明月的灵感源泉,更是百姓红白喜事中承载情感的特殊语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酒器上的饕餮纹样记载着礼乐制度,酒令间的平仄格律传承着诗词韵律,酒桌上的推杯换盏维系着人伦亲情——它早已超越物质层面,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液态史诗。

然而,当工业化生产的流水线取代了古法酿造的匠心,当商务宴请中的劝酒文化异化为权力博弈的筹码,酒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祛魅过程……

玻璃幕墙下的高端会所里,茅台酒瓶成为身份象征的货币;电商促销页面上,年份原浆的营销话术掩盖了工艺传承的本质,扫码验真伪的技术手段消解了酒逢知己的情感共鸣。

更令人忧心的是,年轻一代将精酿啤酒与电子音乐混搭时,已无人知晓杜康造酒的传说;职场新人熟练运用感情深一口闷的劝酒公式,却从未体会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意境。

这种文化断层使得酒从承载集体记忆的容器,退化为社交货币的通货,其背后天人合一的酿造哲学、和而不同的饮酒礼仪、醉里挑灯看剑的人文精神,正在商业逻辑的碾压下碎成满地琉璃。

此次会上,宋书玉提出的“文化自省、文化自觉、文化自新、文化自信”16字原则,恰逢其时地为中国酒业指明了方向。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德芹

此外,茅台作为行业龙头,其文化探索具有风向标意义。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系统阐述的茅台文化主张——回归“以酒成礼、以酒养老、以酒成欢”的初心,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战略选择,更代表着全行业的进阶方向。

在茅台展区“一滴酒的生命史诗”叙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瓶酒的生产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重塑:酒不再只是商品,而是连接历史与现在、物质与精神、个体与集体的文化媒介。

这种转变标志着头部企业正跳出单一品牌叙事框架,探索酒文化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

中国酒文化的当代转型,还需要从多维角度进行解读与建构……

▲四川省委原常委 王少雄

四川省委原常委王少雄从“天人合一”的哲学高度阐释中国饮酒文化,融汇儒家“饮酒有节”、道家“醉者神全”与佛家“清醒守护”的智慧;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连辑强调酒作为精神性产品的本质,指出在精神消费时代文化要素将持续推动产业增值;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则提出博物馆作为“时空殿堂”对酒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礼仪专家金正昆探讨了酒礼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实践路径。

这些多元视角共同构成了中国酒文化的新叙事体系,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人文深度与传播宽度。

文化的觉醒同样需要制度的保障与战略的引领……

《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的启动起草,标志着行业文化发展将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这份纲要将为酒企提供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推动形成“美美与共”的行业生态,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的“生生不息”。

与此同时,茅台提出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理念,加速“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正在从理念转化为实践。从贵州茅台生肖系列、散花飞天等个性化产品开发,到“茅友嘉年华”等场景打造,再到i茅台服务体系的优化升级,茅台正在全面系统性地推动从“产品供应商”向“生活方式服务商”转型。

这场文化自觉引领的产业转型,其意义远超出市场增长的范畴。它关乎一个行业如何从品质自信迈向文化自信,如何让千年酒文化在现代社会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让一盏陈酿不仅满足口腹之欲,更能成为精神生活的共鸣与慰藉。

酒文化的重塑本质上是一场价值重建——它要求酒企不再将文化视为营销工具,而是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与存在理由;它要求消费者不再将饮酒视为社交手段,而是作为文化生活与精神体验的一部分。

中国酒业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随着2025“中国酒文化月”的启动,一系列文化活动将使酒文化成为映照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这场文化转型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单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中国酒文化能否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实现创新性发展。当酒重新承载起文化之道,当饮酒重新成为化人之行,中国酒业才能穿越周期,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酒以载道,文以化人。这不仅是本次大会的主题,更应成为中国酒业永恒的价值追求。在一盏陈酿中照见历史,品味当下,酝酿未来——这是中国酒文化的初心,也是它的远途。

来源:酒哥杨承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