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是香港?又为什么是现在?答案很简单,因为时机太好了。眼下,内地与香港的资本市场正处在一个双向奔赴的“黄金窗口期”,为海澜之家这样的企业铺好了红毯。
海澜之家,这个“男人的衣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增长困境。主品牌营收下滑,门店锐减,昔日巨头急需破局。
如今,一纸赴港IPO公告,暴露了其背水一战的决心:以香港为跳板,剑指海外市场,能否为这家老牌服饰巨头撕开一道新的生路?这场豪赌,关乎其未来命运。
为什么是香港?又为什么是现在?答案很简单,因为时机太好了。眼下,内地与香港的资本市场正处在一个双向奔赴的“黄金窗口期”,为海澜之家这样的企业铺好了红毯。
这股“东风”首先来自政策层面。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就发布了五项措施,明确表态支持内地的龙头企业去香港上市。紧接着5月,证监会主席吴清再次发声,鼓励那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大胆“走出去”。
香港那边也遥相呼oplayer。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早在2024年10月就推出了新的上市审批流程,核心就是为了提升效率。港交所更是拿出了诚意,给那些市值超过百亿港元的A股公司降低了H股的发行门槛,审批速度也大大加快。
政策给力,市场的反应更是火爆。看看数据就知道,今年前八个月,港交所的IPO募资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345亿港元,同比增长了将近六倍。而在这巨额融资里,“A+H”模式的公司贡献了高达七成的份额,简直是主力中的主力。
这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截至9月11日,年内就已经有11家A股公司成功在香港二次挂牌。放眼望去,市场上已经有161家“A+H”两地上市公司,后面还有超过50家A股企业正在排队等着入场,覆盖了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各种热门高新行业。就连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这些消费品牌,也在港股市场吃得很开,备受投资者青睐。
在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海澜之家的选择,几乎是一种必然。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它的法律体系、商业规则都与世界无缝接轨,对于任何一个想要真正全球化的中国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天然的、无可替代的跳板。
如果说外部环境是一股强大的拉力,那么海澜之家内部的增长焦虑,就是一股同样强大的推力,推着它必须走出去。那句深入人心的“男人的衣柜”,如今似乎有点装不下未来的想象了。
问题最突出的是核心主品牌。今年上半年,虽然公司总营收实现了1.73%的微弱增长,达到了115.66亿元,但撑起大半江山的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营收却同比下滑了5.86%,只有83.95亿元,创下了近三年同期的最低记录。这种反差,清晰地暴露了公司对单一品牌的过度依赖,以及这个主引擎正在失速的窘境。
线下的渠道网络也在收缩。从2023年年中的6006家门店,减少到今年年中的5723家,短短两年时间里,就有283家门店消失了。这直观地反映出,过去那种跑马圈地的扩张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更深层次的问题,出在它的商业模式上。海澜之家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一种不参与设计生产、将库存风险转嫁给供应商的“渠道”模式。这种“轻资产”模式在早期帮助它快速扩张,但弊端在今天却暴露无遗:对产品设计和创新的把控力太弱,导致款式更新换代慢,设计逐渐老化。
在优衣库、ZARA这些国际快时尚品牌和层出不穷的新兴品牌的夹击下,优势正在一点点被蚕食。公司自己也将业绩下滑的部分原因,归结为国内服装消费市场的复苏脚步太慢。
这份压力,也沉甸甸地落在了新一代掌门人的肩上。2020年11月,创始人周建平之子,出生于1988年的周立宸正式接任董事长。这位拥有清华金融学位和资本行业背景的“二代”,面临的是一个亟待破局的局面。
伴随权力交接的,还有股权结构的变化:创始人周建平的持股比例从52%降至28%,而周立宸的持股比例则从3.9%大幅跃升至27%。对于新领导层而言,扭转国内市场的颓势是头等大事,而赴港上市,无疑是他们手中一张至关重要的牌。
面对国内市场的困局,海澜之家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海外,并已经将其定位为新的增长曲线。赴港上市,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要为这个雄心勃勃的全球化战略,储备充足的“弹药”,并换来一块国际化的金字招牌。
这并非纸上谈兵。海澜之家的出海之路从2017年就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落下了第一子,如今已经小有成就。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海外业务收入达到了2.06亿元,同比增长了27.42%,势头相当不错。截至6月末,海外门店数量也达到了111家,比2024年底又新增了10家。这些实打实的战绩证明,它的海外战略是有坚实基础的。
更重要的是,它的战略蓝图十分清晰。在确立了“扎根东南亚、辐射亚太、着眼全球”的战略后,扩张的脚步还在加快。按照计划,今年下半年就要进入中亚、中东和非洲市场,甚至准备在悉尼开出澳洲的第一家门店。
它的出海也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懂得因地制宜。比如,会根据当地市场进行产品设计调整,门店风格也更趋国际化,还会积极与当地的网络达人合作进行营销。这种精细化的运营打法,大大提高了成功的概率。
现在再回过头看海澜之家官方对赴港上市的解释——“深化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公司的国际品牌形象”、“构建多元化的资本运作平台”,就非常清晰了。这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指向了它的海外扩张计划。香港上市,就是实现这个宏大战略目标最核心、最关键的工具。
来源:青梅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