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要警惕!美国再现恐怖螺旋锥蝇,伤口钻肉啃食太吓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15:25 1

摘要:近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紧急通报,马里兰州一名曾前往萨尔瓦多旅行的居民,被确诊感染螺旋锥蝇幼虫。

竟然有一种能在活人体内产卵、靠啃食鲜肉生存的恐怖飞蝇。

时隔 60 多年后竟再次入侵美国!

近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紧急通报,马里兰州一名曾前往萨尔瓦多旅行的居民,被确诊感染螺旋锥蝇幼虫。

这是自上世纪 60 年代该寄生虫在美国被彻底根除后,出现的首例人类感染病例。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民众恐慌,要知道这种虫子的幼虫,可是会钻进活人的伤口里,以血肉为食疯狂生长。

螺旋锥蝇到底有多可怕?

它还有个更让人不寒而栗的名字,那就是新大陆螺旋蝇。

和常见的食腐苍蝇完全不同这种苍蝇专门盯着活的温血动物下手。

雌性螺旋锥蝇嗅觉极其灵敏,能远距离察觉到动物身上的伤口,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划痕,都会成为它的 “产卵基地”。

一旦找到目标它一次就能产下 250 到 500 颗卵,这些卵会迅速孵化成幼虫。

更恐怖的是刚孵化的幼虫长着两颗尖锐的 “门牙”,会一头扎进伤口深处。

要是有人试图清理伤口,这些幼虫还会像电钻钻头一样,往更深的皮肤组织里钻,一边啃食血肉一边生长。

被感染的人不仅会承受剧烈疼痛,还会引发严重感染,要是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而且治疗过程也十分痛苦,医生必须先给患者注射麻药,再用手术刀一点点把钻在肉里的幼虫挖出来,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美国疾控中心特别提醒,经常和牲畜打交道的人、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身上有开放性伤口的人,以及在户外睡觉的人,都是螺旋锥蝇的高危攻击目标。

不过好在它只是昆虫,不会像病毒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其实早在上世纪,螺旋锥蝇就曾给美国带来过大灾难。

当时美国南部地区被这种飞蝇肆虐,每年都有大量牲畜遭殃。

仅 1930 年代美国得克萨斯州就有 20 万头牲畜因为感染螺旋锥蝇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美元,让当地牧民苦不堪言。

为了彻底消灭螺旋锥蝇,美国科研人员耗费多年,终于研发出 “不育昆虫技术”。

他们发现螺旋锥蝇的生命周期只有 20 天左右,雌性一生只交配一次,之后会终生保留雄性的精子,而雄性一生能交配十次。

利用这个特性,科研人员用伽玛射线照射雄性螺旋锥蝇,让它们失去生育能力,但又不影响其寻找配偶的能力。

之后他们在专门的工厂里大量繁殖这种不育雄性螺旋锥蝇,每周能生产 2000 万只。

生产过程中,饲养员会用特殊的饲料给这些苍蝇提供动物蛋白,避免它们接触生肉。

到了投放阶段,工作人员会用飞机将数百万只不育雄性螺旋锥蝇投放到螺旋锥蝇泛滥的区域。

这些不育雄性会和野生的可育雄性竞争,一旦野生雌性和不育雄性交配,就再也无法产下可孵化的卵,久而久之,螺旋锥蝇的种群数量就会大幅减少。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美国依靠这项技术,逐步在国内以及中美洲、加勒比海部分地区控制住螺旋锥蝇,最终实现系统性根除。

为了防止螺旋锥蝇从南美扩散回来,美国还和巴拿马合作,成立了专门的联合防治委员会,在巴拿马与哥伦比亚边境建起一道 “生物屏障”。

每周都有飞机往边境雨林上空投放数百万只不育螺旋锥蝇,还有检查人员骑着摩托车、乘船、骑马,在数千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巡查,搜寻是否有螺旋锥蝇感染者,这道屏障一守就是几十年。

可即便防护如此严密,意外还是发生了。

2016 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大松礁岛的工作人员发现,当地一群濒临灭绝的基氏鹿出现异常,不少鹿的伤口裂开,行为古怪,还表现出明显的疼痛症状。

经过检查,确认这些鹿感染了螺旋锥蝇。

美国农业部立刻启动应急方案,一方面投放大量不育螺旋锥蝇,另一方面在受影响区域设置捕蝇器,对于感染严重、救治无望的鹿,只能实施安乐死。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最终导致 130 多只基氏鹿死亡,可直到现在,科研人员都没搞清楚这批螺旋锥蝇是怎么跑到岛上的。

而在 2024 年 12 月,更坏的消息传来。

那就是螺旋锥蝇在墨西哥南部再次出现,距离美国南部边境只有 1126 千米。

这一发现意味着,美国和巴拿马苦心经营多年的生物屏障被突破了。

科研人员紧急展开调查,提出了几种可能的传播途径:

有人猜测是运输牛群时,螺旋锥蝇躲在牛身上 “搭顺风车” 越过了屏障;

也有专家认为,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给螺旋锥蝇的发育和存活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让它们的活动范围不断北扩。

还有研究发现,雌性螺旋锥蝇可能调整了性行为,学会避开不育雄性,从而顺利繁殖后代。

面对螺旋锥蝇卷土重来的危机,美国政府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目前已经暂时限制从墨西哥进口活体动物,防止螺旋锥蝇随着动物进入美国境内。

同时美国还计划在墨西哥建设新的不育蝇繁殖工厂,加大不育螺旋锥蝇的投放力度,重新加固生物防线。

从半个世纪前成功根除,到如今再次面临入侵威胁,螺旋锥蝇的反复出现,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这场人类与寄生虫的博弈,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战斗,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

未来如何更好地防控螺旋锥蝇,守护人类和牲畜的安全,还需要各国继续携手,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才能守住这道重要的生物防线。

文章/花开富贵

多方透露美国本土出现首例人感染螺旋蝇蛆病病例

2025-08-26 12:22·环球网

来源:聆听史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