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最强降雨后,全市开启秋菜“保卫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3:25 1

摘要:“雨下得像泼,风刮得像吼,棚膜都快被掀翻了!”9月17日凌晨,福山区门楼镇姜家夼村的蔬菜种植户老姜,一边用身体压住保温被,一边给福山区农业部门打电话求助。

“雨下得像泼,风刮得像吼,棚膜都快被掀翻了!”9月17日凌晨,福山区门楼镇姜家夼村的蔬菜种植户老姜,一边用身体压住保温被,一边给福山区农业部门打电话求助。

就在12小时前,烟台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和大风黄色预警,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席卷全市,全市平均降水量达51.6毫米,局部地区如栖霞桃村镇营盘站降水量高达135毫米,创今年入秋以来最强降雨纪录。

雨情

海阳院下村1小时下了40毫米

据烟台市水文中心统计,从9月16日0时至17日6时,全市314处雨量监测站中,169处降水量超过50毫米,43处超过100毫米,最大点为栖霞市桃村镇营盘站135毫米,较大点有福山区门楼镇姜家夼站126.5毫米,海阳市方圆街道招虎山站125毫米、留格庄镇院下站121.5毫米、徽村站121毫米。其中,海阳市、牟平区、莱山区成为降雨“重灾区”,海阳市平均降水量达94.3毫米,部分乡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的极端组合天气。

“我们院下村这边,1小时就下了40毫米。”海阳市留格庄镇院下村村民于建海告诉记者,村里200多亩秋播萝卜刚出苗,就被雨水“泡了脚”。

水情

门楼水库一夜“长胖”146万方

留格河留格水文站测得洪峰流量257立方米/秒,为近5年来同期最大;纪疃河龙山水文站测得洪峰流量达127立方米/秒;全市大中型水库总来水量达901万方,其中,门楼水库单库来水146万方,相当于“一夜喝掉一个西湖”。

“我们凌晨2点就全员到岗,开闸泄洪、巡查坝体、监测水位,一刻也不敢松懈。”福山区水利局党组成员、门楼水库管理中心主任张广衡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全市各大水库均未超汛末蓄水位,但预计后续还将有1500万方来水,其中大型水库550万方、中型水库950万方。

农情

秋菜“泡”在水里

“我种了8亩大白菜,刚间完苗,这下全淹了!”莱阳市沐浴店镇农户王淑琴站在地头,眼里满是焦急。她告诉记者:“低洼地块积水超过20厘米,再不排水,苗就要‘闷死’了。”

而在福山区高疃镇,设施蔬菜大棚也遭重创。种植户老姜的番茄棚膜被大风撕开一道1米多长的口子,“风一灌进来,棚内温度骤降,番茄正开花,这下坐果率肯定受影响。”

灾情就是命令。9月17日凌晨3点,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启动农业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组织60余名农技专家分赴福山、海阳、牟平等地,连夜指导排水、加固棚体、清理病株。

“我们赶到现场时,地里全是水,农户都慌了。”烟台市农技中心蔬菜站站长王英磊告诉记者,他们当场调来3台抽水泵,帮助农户打通排水沟,并指导农户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提高植株抗逆性。

“萝卜大王”自救

“3小时排干200亩”

在海阳市方圆街道,“萝卜大王”刘玉国种了200亩秋萝卜,正值幼苗期。17日早上6点,他赶到地头时,积水已没过脚踝。

“我立马启动应急预案,4台抽水机同时开,挖通3条临时排水沟,3小时内把积水排干。”刘玉国说,去年他也经历过一次强降雨,“吃一堑长一智”,今年提前准备了柴油泵、防雨布、应急电源,还买了农业气象灾害保险。

“农技站的人也来了,帮我测了土壤含水量,指导我喷了点生物菌肥,防止烂根。”刘玉国笑着说,“只要苗还在,就有希望。”

风雨无情人有招

秋菜稳产有信心

强降雨过后,不少菜田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现象,为此,市农业农村局紧急发布《秋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明白纸》,提出“四个一”应急措施:一排:立即疏通田间排水沟,防止积水超过6小时;一固:加固棚膜、压膜绳,必要时加横向钢索;一喷: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提高抗逆性;一清:清理病株、烂果,防止病害蔓延。

尽管此次降雨强度大、范围广,但据市农技中心初步统计,全市秋菜成灾面积不足5%,绝收面积不到1%,大部分地块通过及时排水、补肥、加固等措施可以恢复生长。

“只要后续不再出现极端天气,10月下旬的秋菜供应不会受到影响。”王英磊告诉记者,目前全市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32万亩,露地秋菜播种面积28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120万吨,同比去年稳中有增。

“风雨无情,但人有招。”老姜站在修复好的大棚前,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只要人勤快,地不懒,秋菜还能抢回来!”

一场风雨,是一场考验,更是一堂“田间公开课”。

这场暴雨,不仅是一次自然灾害,更是一场对农业应急体系、农户防灾意识、农技服务能力的综合大考。

从“水漫萝卜地”到“3小时排干200亩”,从棚膜被撕到连夜加固,从农户自救到农技逆行,烟台用一场“风雨中的秋菜保卫战”,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答卷。

正如刘玉国所说:“我们种地的,不怕风,不怕雨,就怕没准备。只要提前一步,风雨也能变成‘及时雨’。”

责编:张苹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