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大伯家有八个孩子,七个姑娘,最小的是我哑巴哥。你可别小瞧他,虽说不能说话,但人长得那叫一个精神,浓眉大眼,身板也周正,比村里好多小伙子都帅。而且他爱干净到了骨子里,家里的地永远扫得一尘不染,床铺得跟部队里的豆腐块似的,连扫完地的笤帚,他都要在墙上钉俩钉子,把
我大伯家有八个孩子,七个姑娘,最小的是我哑巴哥。你可别小瞧他,虽说不能说话,但人长得那叫一个精神,浓眉大眼,身板也周正,比村里好多小伙子都帅。而且他爱干净到了骨子里,家里的地永远扫得一尘不染,床铺得跟部队里的豆腐块似的,连扫完地的笤帚,他都要在墙上钉俩钉子,把笤帚头朝上夹着放,说这样耐用还不沾灰,比咱们这些正常人都讲究。
哑巴哥不光干净,干活还特别利索,脑子也灵得很,眼力劲儿更是绝了。以前种麦子都得拉楼播种,我爸扶楼把,哑巴哥在中间架圆子,我们一群人在两边拉绳子。别家合伙种的时候,换别人架圆子,碰到地洼的地方不知道弯腰,我爸在后面扶楼把得使出浑身力气摁着。可哑巴哥不一样,他眼瞅着地要洼下去,自己就悄悄弯下腰,我爸这边立马就轻松了,你说他聪不聪明?
别看他不能说话,心里的主意正着呢,尤其对对象的要求,高得离谱。他是60年生的,那时候谁家墙上不挂俩画像?画上的姑娘要么烫着卷发,要么戴着手表,要么骑着永久牌自行车,在当时那就是“时髦”的代名词。我哑巴哥就认准这样的,非说要找画像上那样的媳妇,又漂亮又洋气。
大伯家条件不算差,七个姐姐过得也都不错,有人就给哑巴哥介绍了个对象——就是少了一只胳膊。按理说,一个哑巴配一个独臂姑娘,俩人凑一块儿好好过日子,老了也有个依靠,传宗接代也有着落,多好的事儿啊。可哑巴哥不乐意,他瞅着那姑娘不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烫发头、戴手表”的样子,说啥也不同意。
为了逃婚,他还挺有办法。在村里小店借了点钱,就揣着大伯教他认的那几个字,偷偷往山西跑——他四姐嫁在那儿。听说他到了火车站,就靠在地上写字跟人打听路。可快到山西的时候,地址没弄明白,还弄丢了一只鞋,就蹲在火车站角落里,跟前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
巧就巧在,那天他四姐正带着五六岁的女儿小花花从山西回山东娘家。小花花在候车厅里玩,看见个丢了鞋的哑巴蹲在那儿,就跑回去跟四姐说:“妈妈,那边有个哑巴,还少一只鞋!”四姐那时候哪能想到是自己弟弟啊,光顾着赶车,就说:“别乱跑,一会儿车要开了。”
等四姐到家,天都黑了,大娘才跟她说哑巴哥逃婚跑了的事儿。结果第二天一早,小花花起得早,跑到东厢房哑巴哥的房间去玩,一推开门,愣了——那不是火车站的哑巴吗?她撒腿就往外跑,喊着:“姥姥!妈妈!火车站的哑巴跑到咱们家来啦!”
大伙儿跑过去一看,可不就是哑巴哥嘛!不知道是没找到四姐家,还是自己想通了,居然又折回来了。你说我这哑巴哥,是不是又倔又有意思?我哑巴哥吃饭也讲究 ,每年过年的时候,我和哑巴哥去大姑家走亲戚,大姑看到哑巴哥来了,做饭就格外小心,生怕忘放什么调料了,越紧张越忘放什么。老师做好饭,哑巴哥总要挑刺,要么就比划大姑忘放醋了或忘放酱油什么的。
来源:高山流水念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