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根廷国会众议院的一场投票,以大比例的优势推翻了总统哈维尔·米莱提出的两项紧缩政策相关法案的否决权,这是一次制度与民意对抗行政权力的集体回应。
阿根廷国会众议院的一场投票,以大比例的优势推翻了总统哈维尔·米莱提出的两项紧缩政策相关法案的否决权,这是一次制度与民意对抗行政权力的集体回应。
此次,众议院就两项重要法案进行了表决,这两项法案原本已被总统否决,但反对派重新提交议案,并获得了高票通过:
《儿科紧急法案》以181票赞成、60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大学资助法案》则以174票赞成、67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这两项法案原本旨在保障国家对加拉汉医院的拨款,以及确保公立大学的经费更新和教职员工薪资调整。但米莱政府出于财政紧缩考虑,在此之前行使了总统否决权。
米莱
而这次,国会用手中的投票权,否决了总统的否决。
这次否决案得以通过,背后离不开地方政治力量的集中发力,多位省长在投票前夕转变立场,成为推动法案通过的重要推手。
萨尔塔省省长古斯塔沃·萨恩斯在社交媒体上直接表态,呼吁捍卫加拉汉儿童医院,并提到“这是为数千名儿童和家庭的生命而战”。
此外,新成立的“联合省份”联盟中,多位省长联名发声明,表示将“自豪地捍卫公立大学”。这些表态,直接影响了各自派系在国会的投票取向。
在当天的国会会议中,反对派一口气提交了13项议程,其中不乏系统性限制总统权力的提案。例如,修改《第26122号法》的议案被转交宪法事务委员会审议,目标是限制总统通过“紧急必要法令”绕过国会立法程序。
另外,国会还批准成立芬太尼污染事件调查委员会,并通过了针对总统妹妹卡琳娜·米莱、卫生部长马里奥·卢戈内斯等人的质询程序。
这场政治事件也暴露出米莱政府内部的协调问题,新任内政部长利桑德罗·卡塔兰在投票前试图游说萨尔塔等地议员支持总统立场,但最终无功而返,成为其上任后的首场重大挫败。
更显眼的是,原本同属执政阵营的PRO党内部也发生激烈分歧。玛丽亚·欧亨尼娅·维达尔、西尔维娅·洛斯彭纳托等重要议员的公开倒戈,引发党内争执。
亚历杭德罗·菲诺基亚罗在国会当众指责洛斯彭纳托反对政府的决定,最终还是由克里斯蒂安·里通多出面调解。但相关视频却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进一步削弱了执政联盟的凝聚力。
这次国会否决案的背后,是地方政府与国会联合形成的制度性反弹,也是社会动员的直接结果。民众在议会投票前持续发声,为立法者提供了行动的社会基础。
总统米莱上台以来,以“电锯改革”为标志的财政紧缩政策,确实回应了阿根廷长期以来的经济难题。但本次国会否决案却在证明:改革不能脱离制度,也不能背离民意。
一项政策是否成功,取决的不只是预算是否平衡,更在于它是否获得了社会的接受、制度的支持和政治的共识。这次否决,也是政治体系自我修复能力的一次体现。
无论改革多么迫切,都不能无视议会的声音,更不能忽视民众的承受力。米莱政府如果无法在制度中找寻平衡点,那么,任何一项改革,最终都可能成为政治上的“孤岛”。
来源:晓婷医生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