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慢无的主板降临?AMD超频神器——微星B850MPOWER主板上手体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1:35 2

摘要:熟悉微星尤其是对内存超频感兴趣的小伙伴,相信应该对微星旗下的MPOWER系列主板都不陌生。在今年6月初举办的台北电脑展上,有一款主板在微星超频团队加持下,现场连破9项超频纪录。这款主板就是今天的主角——微星B850MPOWER。那究竟这块主板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前言:

熟悉微星尤其是对内存超频感兴趣的小伙伴,相信应该对微星旗下的MPOWER系列主板都不陌生。在今年6月初举办的台北电脑展上,有一款主板在微星超频团队加持下,现场连破9项超频纪录。这款主板就是今天的主角——微星B850MPOWER。那究竟这块主板有什么独到之处呢?看看下面的上手实测就有答案。

开箱:

在外包装的设计方面,微星B850MPOWER主要突出的就是MPOWER这个元素。

同时在随盒附件方面,微星B850MPOWER也是目前同价位最多的主板之一。

除了主板外,还有配套的M.2螺丝、M.2底部散热拆解工具、SATA线、EZ前置面板插针、EZ Conn转换线、各种纸质材料(包括贴纸)以及一张EZ Dashboard(简易控制卡)。

EZ Dashboard(简易控制卡)可以当做是MPOWER主板的精髓,主要用处就是连接主板后,可以更方便的实现开关机、清空CMOS以及读取故障码。对于超频来说,该功能可以让用户更快操作、调整,特别适合需要频繁调整超频设置的骨灰级玩家。

EZ Dashboard(简易控制卡)连接主板后的状态,并且配套线材很长,完全可以装机后放在机箱外面使用。

其次的亮点是微星B850MPOWER附赠的贴纸也进行了更新,小伙伴们觉得如何呢?

主板解析(含拆解):

微星B850MPOWER采用了M-ATX版型设计,整体的布局为黑色,其中VRM上的散热装甲格栅有若隐若现的龙盾标识;底部的M.2散热装甲上则是有MPOWER的标识;再结合散热装甲上的黄色线条进行的点缀,整个主板质感非常强烈。

作为一款以超频为主题的主板,在供电方面微星B850MPOWER的表现十分不错,采用了12+1+1路核心供电设计,其中12路为VCore核心供电,1路为SOC供电,每路供电最大可承载60A电流,还有1路为MISC供电,完全能满足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的能耗需求。并且该主板还采用了8层服务器级PCB设计,内置2oz加厚铜箔,对比普通PCB,有更好的强度与耐热性,电气性能表现也全面提升。

内存插槽方面也是符合MPOWER主板的传统,采用了双内存插插设计。可能有的小伙伴觉得双插槽没有四内存插槽看起来霸气,实际上对于内存超频而言,双插槽内存设计的主板不采用菊花链模式,而是直连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内存的信号损耗,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内存频率与性能。所以市面上一些以内存超频为卖点的主板都是双内存插槽设计。

在PCIe扩展方面,微星B850MPOWER主板配备了一条PCIe 5.0 x16显卡插槽以及一条PCIe 4.0 x4插槽,其中PCIe 5.0 x16显卡插槽还采用了金属加固设计,能有效降低显卡对主板的拉伸力,避免主板形变。

M.2插槽拓展方面,微星B850MPOWER主板的设计也是让人眼前一亮。首先是主板搭载了2个M.2 Gen 5x4 128Gbps插槽,其中一个在内存插槽的右侧,另一个在PCIe显卡插槽的下方,都采用了CPU直连设计,并且覆盖了厚厚的冰霜铠甲散热片,拆解无需其他工具,同时也能进一步抑制PCIe5.0固态的发热。

其次微星B850MPOWER主板还设有1个M.2 Gen 4x4 64Gbps插槽以及一个M.2 Gen 4x2 32Gbps插槽。M.2 Gen 4x2 32Gbps插槽被设计在主板的背面,比较适合接入一些PCIe3.0的固态使用。

下面来看看微星B850MPOWER的拆解详情:

在整个VRM散热方面,主板不但配备了厚实的散热装甲,采用的导热硅胶垫也是高规格(导热系数为7.0W/mk)。

其中主PWM芯片为MPS出品的MP2857,

VCore核心供电与SOC供电所使用的DrMOS也是MPS出品的MP87661,最高通过电流为60A。

下方的MISC供电控制器为常见的小螃蟹瑞昱出品的RT3672EE。

要说微星B850MPOWER主板上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这个芯片,它就是额外的时钟发生器——RC26008,微星将这个时钟发生器命名为超频引擎,因为在它的加持下,可实现CPU外频调节,这为超频玩家提供了更多的超频玩法。

有线网卡方面,该主板搭载的是瑞昱RTL8126,支持5G/2.5G/1000/100/10Mbps自适应数据速率。

无线网卡则是MTK出品的MT7927,支持WIFI 7和蓝牙5.3传输协议。

当然,无线网卡的天线也是采用EZ直插快拆设计,安装拆解都非常方便。

性能测试:

本次测试的硬件如下:

CPU:AMD锐龙7 9700X

主板:微星B850MPOWER

内存:金百达MPOWER联名内存24GB 6000 C26*2

散热器:微星MPG CORELIQUID P13

显卡:影驰GeForce RTX 5060 Ti星曜NOX OC

电源:微星MPG A1000GS PCIE5

机箱:微星MAG PANO M100L PZ黑刃

首先来说说CPU性能,默认状态下,AMD锐龙7 9700X的CPU-Z单核为869.8,多核成绩为8259.8。

开启主板BIOS中的TDP to 105W功能,后实测单核得分为873.7,多核性能得分为8873.8。

在超外频方面,我自己的9700X体质不是很好(FLCK都难开2133),所以外频方面只测试开启到102,通过CPU-Z测试,多线程能力能提高一些。

然后重点是内存方面:

开启EXPO后,内存频率为6000MT/s,时序为26-36-36-86。通过AIDA64测试,读取速度为59123MB/s,写入速度为81191MB/s,复制速度为55728MB/s,延迟为78.7ns。

开启EXPO+Latency Killer、High-Efficiency Mode这两个功能后,内存的频率与时序不变。

通过AIDA64测试,读取速度为67011MB/s,写入速度为93049MB/s,复制速度为63767MB/s,延迟为70ns。性能与延迟表现全面提升。

通过优化时序和小参,个人最终在6000MT/s频率上的时序是26-36-36-38,这时候读取速度为67245MB/s,写入速度为92444MB/s,复制速度为62724MB/s,延迟为62.6ns。

异步超频方面,个人尝试了8000MT/s和8400MT/s这两个频率,其中8000MT/s可以稳定在CL36,但整体性能对比表现一般,延迟表现还算可以。

最高尝试将内存超频到8400MT/s,可能是因为过高的时序表现,虽然能通过测试,但整体成绩不升反降。只能说目前AMD平台最好的内存频率还是在6000MT/s上下。

为了实测内存上的差异,我也通过《绝地求生》游戏来进行了实测。画面设置为1080P分辨率+最高画质。

在默认BIOS设置下,测试的游戏的帧数最低为147FPS,最高为178FPS,平均帧数为171FPS

开启EXPO+Latency Killer、High-Efficiency Mode+优化时序后,整体的游戏帧数有大幅度上升,最低帧数为179FPS,最高帧数为211FPS,平均帧数为202FPS。

开启8400MT/s极限内存频率测试,游戏的最低帧数为174FPS,最高帧数为201FPS,平均帧数为193FPS。

由此可见,目前AMD平台最合理、最好用的频率还是6000MT/s,尤其是配合更低的时序,可以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

固态方面,我分别使用PCIe5.0和PCIe4.0固态进行了测试,速度能达到官方的标准值。如海康C5000,通过CrystalDiskMark测试读取速度能达到14598MB/s,写入速度能达到13525MB/s。

装机效果图如下:

这里主要要介绍下内存。要知道微星超频实验室打造出了“MPOWER联盟”后,内存厂商也看上了这块金字招牌,也推出了有MPOWER认证的专属联名内存。目前加入这个认证的品牌很多,包括宏碁、PNY、十铨、阿斯加特、云彣、雷克沙、金百达等等。值得一提的是MPOWER联盟出品的这些内存都通过了微星QVL认证,不但有着超高的超频潜力,还具备非常不错的兼容性。我这次拿到的是最新的金百达MPOWER联名内存。

金百达MPOWER联名内存的原型为白色的星刃。整个内存采用了无光设计,覆盖厚实的散热马甲,内部则采用工业级散热硅脂,并且用的是海力士A-die颗粒与10层的PCB版。规格方面,单条容量为24GB,时序为CL26。

内存安装效果图如下:

微星MAG PANO M100L PZ黑刃机箱为主流的无立柱侧透海景房设计,对比传统机箱方方正正的设计,该机箱采用了大量的不规则的切角设计,使得造型非常另类。尤其在大尺寸无立柱3块钢化玻璃侧透面板的加持下,可以实现270°的内部透视效果,全方位的展现机箱内部。

水冷散热器则是用微星最新旗舰水冷——MPG CORELIQUID P13,该水冷的一大卖点是水冷头的顶部搭载了一块2.1英寸的IPS屏幕,可实现实时整机状态监控、视频播放等内容。另一大卖点则是将水冷头的线程巧妙的隐藏起来,带来更清爽、干净的视觉效果。

电源方面则是用了微星的旗舰级电源——,该电源采用了主动式PFC+半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结构,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并符合ATX 3.1和PCIe 5.1规范,最高能承受2350W的瞬时负载。

具体规格方面,其中单路+12V输出设计,其中+12V输出电流为额定83.3A,相当于999.6W功率;+5V与+3.3V输出电流均为额定22A,联合输出功率为128W;+5V待机输出则为3A,相当于15W功率。并且在供电保护措施上,拥有OCP/ OTP/OPP/SCP/OVP/UVP/SIP/NLO等保护功能,质保也高达10年,让用户放心使用。

显卡方面,我用的是影驰GeForce RTX 5060 Ti星曜NOX OC。该显卡目前的售价在4K左右,算的上甜品级显卡。规格方面,该显卡的核心代号为GB206-300,搭载4608个CUDA核心,具备34个光追核心(RT Core);144个AI核心(Tensor Core),核心基础频率为2407MHz,核心Boost频率为2632MHz,显存容量为16GB GDDR7,带宽为128bit,显存总带宽为448GB/s。借助DLSS 4.0可以轻松搞定2K分辨率下一些4K分辨率下的3A大作。

当然,其最大的特点还是外观设计。因为它采用了与影驰自家LUNA系列显卡一样的设计方案,搭载了一体式磁吸上盖,拆卸不需要额外的工具,就可以完成风扇和显卡本体的分离,清理灰尘也更轻松。

总结:

总体来说,作为一款以超频为生的主板,微星B850MPOWER的表现确实是令人眼前一亮,无论是做工、布局、性能表现等方面都出类拔萃,不仅体现微星在主板设计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也为AMD用户尤其是喜欢超频的极客玩家提供了更有质价比的选择。

来源:方方科技说

相关推荐